第148章修筑长城

西葫芦炒鸡 著    2715 字     发布

 

  

 

   陈叔宝的老爹知道后,立即派遣一位叫做樊猛的大将前去征讨。这个樊猛也算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将,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可以说,周老兄这次是碰到劲敌了!

  周法尚不敢怠慢,他综合双方的兵力情况,然后制订了一个极其精妙的作战方略。

  

  人如其名,樊猛真的很猛,他率领大军迅速渡过长江,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了周法尚的军队。正在这时,他收到了一封投降信,内容如下:“大家不愿降北,人皆窃议,尽欲叛还;若得军来,必无斗者,自当于阵倒戈。”署名乃是周法尚的一个部将!

  看完之后,樊猛非常开心,知道叛军已经起了内讧,于是立即率领大军急速前进,预备一举消灭周法尚这个逆贼!

  正如信中所说,叛军果然没有什么斗志,根本没经过什么战斗便都吓的往后撤去;唯一让人纳闷的是,并没有士兵前来归降!

  管不了这么多了,樊猛亲率大军继续追击。追着追着,来到了一个极为险要之处,而前面的周法尚军也不再跑了,而是列开了阵势!

  一种多年以来形成的直觉突然袭上这位南陈将领心头:中计了。

  果然,四面突然想起了喊杀声,接着无数支箭飞了过来!

  

  战斗结果可想而知,南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樊猛倒不失猛将本色,愣是凭借自己超强的个人武艺,率领部分亲兵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个猛人赶忙率领大伙儿向停靠船只的方向奔去,预备撤回江南。大家一路狂奔,总算是摆脱了追兵;可当他们满怀憧憬的跑到岸边的时候,却彻底傻眼了:船上全挂满了北周旗帜!

  一瞬间,南陈的士兵完全垮了,一个个全都乖乖做了俘虏。不过,伟大的樊猛却没有放弃,他找到了一条小渔船,自己划着回到了江南。

  此役,仅被活捉的南陈士兵就高达8000人。咱们的周法尚一战成名!

  可能有些朋友没有看懂这个过程,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具体的作战思路:预设伏兵,诱敌深入;占据船只,断其归路。

  

  后来,杨坚和尉迟迥打内战,周老兄也一个不小心掺和了进来(站在杨坚一边)。不过,他比较倒霉,由于守城人数太少(只有500人,而且都是些衙门当差的),城池被人家给攻破了。不过幸运的是,这位老兄率领部分骁勇之士杀了出来,算是保住了性命。

  内战结束后,周法尚受到了杨坚的重用,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平陈之役,周法尚主要跟着亲王杨俊混,基本上没发挥出来多大作用,属于“有劲没处使”那种!

  接下来的岁月里,周老兄当起了大隋的救火队队长,哪里有叛乱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不过,猛人就是猛人,所有的叛乱都被他手到擒来,真是一位标准的劳模。

  打到最后,大家都有一种可怕的幻象:周法尚如同天将,可千万不要去惹!

  有一次,岭南某地发生了一场较大规模的叛乱,周法尚奉诏进剿。叛军头领听说姓周的要来,二话不说,掉头就跑;不仅跑,而且还藏在各处山谷里。打不过,难道还躲不过吗?莫非的游击战法就是从此而来?

  这下子麻烦了,这不是耍无赖嘛,哪有你们这样搞叛乱的?!要是放在一个普通将领头上,也就只能领兵回去了,难不成还要率领大军进山去搜?

  事实上,周法尚也的确是领兵回去了,而且走之前还派遣使者到各地安抚了一通,俨然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叛军首领听说后,开心异常,赶紧整了一个盛大的欢庆酒会!

  正当大家喝的晕晕乎乎的时候,突然,外面喊杀震天。叛军首领忙问道:“怎么回事?”手下人答道:“周法尚杀回来了!”

  没错,周老兄用的这招就叫做“回马枪”。

  一场叛乱就这么被平定!

  

  杨广登基后,周法尚负责镇守定襄。

  皇帝北巡,所经过的路线靠着定襄比较近,这位老兄便来到榆林朝见。

  当皇帝杨广和众大臣商议“50万大军如何进入突厥”的问题时,周法尚恰好就在旁边。于是,这位老兄便喊出了那两个字“不可”。

  对此,杨广有些不太高兴:你小子没看到老子已经点头同意了吗?还在这里瞎掺和什么?不过,咱们的皇帝还是比较有涵养的,便顺口问道:“为何?”

  周法尚回答道:“军队绵延千里,不时被山川所阻隔,若突然遇到不测,队伍就会四分五裂。倘若中间遭到攻击,首尾未知,再加上道路险阻漫长,就会导致难以相救。实乃取败之道也。”

  杨广听完后,感觉也有点道理,毕竟他也是带过兵的人,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就语气很冲的问道:“你说怎么办?”

  周法尚不敢怠慢,赶忙回答道:“结为方阵,四面向外进行防御,六宫及百官家属都在方阵之内。若有变起,受敌一方立即抵抗,并从阵内派出奇兵,冲出阵外奋力攻击;以车为壁垒,再摆设钩(钩子)阵;此与守城的道理是相同的。若战而捷,抽骑追奔,或战不利,屯营自守;臣谓牢固万全之策也。”

  杨广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等到听完之后,竟然拍案而起,并且大声说道:“好!”能得到隋炀帝如此赞誉,整个大隋朝还真是找不出几个。既然有这么个人才在旁边,若是不用岂不可惜?于是立即拜周法尚为左武卫将军(禁卫军高级将领)。

  从这次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周法尚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杰出的将领,而且是一位心思缜密、遇事三思、有头脑的将领。这条堪称经典的方略,很好的解决了50万大军行进中的问题,几乎可以使隋军立于不败之地。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给咱们的周老兄下一个定论:一代谋将!

  

  

  皇帝杨广部署的第三件事,乃是一场盛宴!为什么突然摆盛宴?莫非有客人来?没错,的确是有客人来,而且还是大数量的。多少人呢?说出来吓你一跳,竟然多达3500名!

  这些客人其实不是别人,正是原先一直跟大隋打交道的草原各部族酋长、首领。

  杨广宴请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耀武和炫富。“耀武”就不说了,带着他们到军营里转转就行了;“炫富”就更简单了,“拿钱砸”就可以了。史载,仅突利可汗一人就获得了杨广20万段丝帛的丰厚赏赐!

  草原的兄弟们性格朴实、也很够意思,他们非常感激大隋皇帝的慷慨,于是纷纷献上自己家的好东西作为回报:牛羊驮马。

  

  细心的你应该能够觉察出来,杨广的这次“盛宴”有着更深一层的目的。

  50万大军进入大草原后如何吃饭?这同样是一个大问题。很明显,若是从国中运送粮食过来,会极为不方便,且耗费巨大;万一粮道被某些反隋势力切断,处境将会骤然变的非常危险!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咱们的杨广便有了这样一个天才般的想法:以丝帛换牛羊。比起粮食来,牛羊这种活物显然要方便的多。

  咱们的隋炀帝完美的实现了这一方案,还顺便做了一次乐善好施的超级大富翁!这,就是能力。

  

  

  皇帝杨广部署的第四件事,乃是修筑长城:西起榆林,东到右玉(山西大同往西一带)。为什么要修筑这段长城?当时的突利可汗对大隋忠心耿耿,没有任何反叛的迹象;而经过多年大战,突厥也已经见识了隋朝的强大,可谓服服帖帖;种种事实都说明,根本没有必要再修这个长城呀!

  不仅我们这么想,就连一向自保的国务院总理苏威也是这么想;这位老兄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雄起了一次,极力进行劝阻。

  就这样,修筑长城一事被搁置了起来!

  

  但事情很快就发生了转变,急速的转变:高颎和贺若弼诽谤朝政,被抓了起来,苏威也牵连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