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斯杀

西葫芦炒鸡 著    2777 字     发布

  与此同时,长孙晟也成为了草原上的新传奇,曾经有一个突厥将领如此描述他:“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这种荣誉,只有史万岁能比得上;而能得到对手如此赞誉,古今将领又有几人?!

  杨广登基后,同样极为器重这位民族问题专家,并让他继续负责处理突厥事宜。

  汉王杨谅造反后,杨广派遣他出兵前往镇压,长孙晟却拒绝了,理由倒也很实在:他的一个儿子在杨谅军中!应该说,这一选择还是很明智的,算是主动撇清与造反军的关系吧,以免落下把柄、遭人猜疑。不过,杨广却表示了足够的信任!

  最终,长孙晟率军出击。不过,这位老兄并没有参与重大战役,主要是肃清了几处比较小的造反军据点。归京后,受封为武卫将军(三品武职)。

  现在,这位老兄也跟着皇帝杨广来“北巡”了!

  

  接到命令后,大隋第一外交官立即上路了!

  还记得20多年前吗?那时的大隋刚刚建国,那时的长孙晟才不过30来岁。

  正是在那时,咱们的杰出外交官第一次出使突厥;正是在那时,传奇正式开始。恍惚之间,20多年过去了,在这些史诗般的岁月里,长孙晟始终奋战在边疆、始终奋战在最前线,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一种比战争还具有杀伤力的方式!

  他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外交家。

  现如今,这位老兄已经是56岁高龄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长孙晟没有任何衰老的迹象,反而愈加精神矍铄!这是因为他心里一直都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对于他来说,年纪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真正的英雄又岂会在乎这些东西?如若不信,看看韦孝宽吧、看看尉迟迥吧、看看杨素吧,他们哪个人不是雄风不减?

  

  很快,长孙晟便来到了突利可汗的牙帐(老巢)。宣读完诏书后,两个老朋友便闲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咱们的外交官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问题:牙帐内长满杂草。严格意义上说,这不能算是一个问题,因为这在大草原上是很正常的,毕竟没有铺设地板。

  于是,长孙晟漫不经意的说了这么一句话:“这草非常香啊。”

  突利被搞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紧趴到地上闻了闻,然后摸着后脑勺说道:“一点都不香呀!”这个突利,真是够实心眼的,还突厥的老大呢,也不想想这话的隐含意思;不过,这也不能怪他,长孙老兄的话实在是太过隐晦。

  看到突利如此不上路,咱们的外交官只好干笑了几声,解释道:“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意思就是说:我们大隋天子要来了,你赶紧亲自打扫一下卫生,以表示表示崇敬之心!

  我晕,人家突利好歹也算是突厥的首领,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人家亲自下手吧?!难道长孙晟变的“骄傲自满”了?当然非也!事实上,咱们的长孙老兄这么做是有其深层次考虑的;这层考虑就是皇帝北巡的目的。皇帝为什么要北巡?前面说过了,就是为了耀武。如果连这个目的都达不到,那这场耗费甚大的北巡还有什么意义?不是白来了吗?

  而为了达到“耀武”的目的,只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这,就是其中之一!

  

  突利听完后,恍然大悟,说道:“罪过罪过;奴之骨肉,皆天子赐也,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我)不知法耳,赖将军恩泽而教导之。将军之惠,奴之幸也!”言辞极为谦卑;你很难想象这话竟然是从草原兄弟口中说出来的!想当年(南北朝时期),突厥人是多么嚣张跋扈;时移世易,没想到今天竟成了这么一幅模样。

  说完之后,突利可汗拔出佩刀,亲自蹲下来当起了除草工!那情那景,历史长河中又曾出现过几次?如果没有出现过,请记住这一次吧。

  草原上的其他贵族和酋长听说这件事后,也都争相效仿;突利的“除草”行为一下子演化成了整个草原的行为。据史书记载,几乎全部突厥人都投入了这一“毁草行动”。于是乎,一条御道修成了:长3000里,宽100步。没错,这条御道专门为大隋皇帝而修!

  杨广知道这件事情后,对长孙晟大加赞赏;恐怕连这个极为自傲的家伙都没想到,咱们的外交官会来这么一手。

  御道修成后,突利可汗还和老婆义成公主一起到榆林朝见了一次。

  

  

  皇帝杨广部署的第二件事,是关于50万军队如何进入大草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50万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处理不好,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先不说什么兵变之类的,要是突然遭到攻击怎么办?大家不要忘了,那可是人家突厥的地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保不准会有一些反隋的激进势力。

  其中有一位大臣提出了这么一个解决方案:把军队分为24军,每天派遣一军出发,相隔30里,前后旗帜可以互相望见,锣鼓号令听得清楚,首尾相连,千里不断;这样,阵势也会显得非常大。

  杨广听完后,微微点头。我个人也觉得这样子没有什么不妥,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

  正在这时,旁边一个大臣突然大声说道:“不可!”

  

  隋朝中后期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登场了!

  杨广前期的历史,其实倒更像是流水账。

  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闷,既没有权力争斗,也没有战场厮杀,基本上就是基建和巡游。

  大家要耐心等待,这算是大浪前的平静,好戏就快上场了!

  这个将领的名字,叫做周法尚。

  现在才让这位老兄出场,我还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因为他很早就已经成名了!只不过,他所指挥的战斗规模不是很大,也不是很重要,这才将其放到现在来讲,希望周老兄泉下有知别怪我呀。^_^

  周法尚,出生于将门世家,其父辈均为当时之豪杰,且都做到了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高职。或许是受家庭影响,这位老兄很小就对兵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真正到了手不释卷的境界。长大后,周法尚继承其父爵位,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时为南陈)!

  正当这位老兄预备大展身手之时,却不小心得罪了朝廷中的当权者。这个当权者非常阴险歹毒,向当时的南陈皇帝(陈叔宝的老爹)告了周法尚一状,说他有谋反的意图。陈叔宝的这个老爹本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心态,就把周老兄的全家都抓了起来,并且部署大军,准备前去攻杀这个“叛徒”。

  周法尚的属下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好兄弟,便一齐劝他归顺北周。周老兄不是那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人,可又实在不想束手就擒,于是内心犹豫不决起来,不知道该作何选择。说实话,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不反抗,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但要是就此归降北周,不就明白告诉天下人自己真的反了吗?

  正在这时,他的一个亲信对其说道:“乐毅所以辞燕,良由不犹已;事势如此,请早裁之。”意思很明显,现在这种形势,已经不容许再犹豫了,赶紧做乐毅一样的人吧!

  周法尚听完后,又沉思了一番,接着狠狠心下了一个决定:归降北周。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更何况还面对着那样一种严峻的形势;所以,我们不要对周老兄的这一举动做过多指责,毕竟人无完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王轨那样的英雄。不过,这也再次反衬了王轨的伟大之处!

  

  归降后的周法尚受到了北周皇帝宇文赟的热烈欢迎和丰厚赏赐,而且还获得了一个不小的武职;紧接着,被安置在了淮南一带,负责防守南陈。在投降者中,这算是非常高的待遇了!看来,宇文赟似乎和这个原南陈的将领很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