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门神

西葫芦炒鸡 著    2633 字     发布

至于区域,可谓遍布全国各地:北至马邑(今山西朔县)、榆林(今内蒙托克托西南)、上谷(今河北易县)、渔阳(今河北蓟县),南至高凉(今广东阳江)、苍悟(今广东封开)、信安(今广东肇庆),东自吴(今江苏苏州)、余杭(今浙江杭州)、海陵(今江苏泰州),西至武威(今甘肃武威)、金城(今甘肃兰州)、平凉(今宁夏固原)、灵武(今宁夏灵武)。

  

  这么大一个烂摊子,杨广兄,你准备好了吗?

英明”决策

  

  我们可以确定以及肯定的说,杨广没有准备好,因为史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帝)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意思就是说,咱们的皇帝每晚都睡不好,经常做恶梦,而且还说梦话,要好几个女人哄着才能睡得着。

  可怜的隋炀帝,竟然被吓成这个样子,一点不像咱们印象中的那个“暴君”!可话又说回来了,能沦落到这步田地,怪谁呢?难道不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

  不过,杨广终究是杨广,他虽然害怕、他虽然睡不着觉,但绝对不代表这位老兄就此束手待毙!好吧,你们这帮贼人、不识好歹的家伙,看老子不杀光你们。

  于是乎,咱们的大隋皇帝调兵遣将,开始了全国性的大镇压活动!

  

  但有一个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个人就是庾质(两次劝阻不要亲征高丽,前有述)。这位极有远见的“江湖术士”力谏道:“三次征讨高丽,民实劳弊,陛下宜镇抚关内,使百姓尽力农桑,三五年间,四海稍丰实,然后巡省,于事为宜。”

  真的是太正确了、太及时了;这个庾质确实不是一般人物,绝对能比得上高颎这样的良相。大隋在当下的任务,的确应该是休养生息、劝课农桑,以恢复元气、争取民心!倘若能按照庾质的办法干个三五年,我相信,杨家朝廷还是很有希望存在下去的。

  

  但是,杨广却对这个正确意见非常不屑,甚至有些不高兴。他高傲的认为,这纯粹就是向那群乱民低头,是向天下人承认自己无能。靠,老子怎么可能做这么丢脸面的事情?

  让人欣慰的是,庾老兄勇敢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以生病为由要求回家种地。杨广一看这小子要撂挑子不干,也来了气,竟然命人将其抓了起来!

  最后,庾质可怜的死在了狱中。

  哎,如此正确的意见都不能被采纳,大隋真的是日薄西山了!杨广啊杨广,你是在为自己做棺材、挖坟墓呀。

  

  不过,由于杨老兄的“英明”决策,天下倒真的是越来越热闹了!正所谓“各路英雄齐聚首,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用说,最先与民军接战的正是王世充!原因很简单,自从这小子干了那件有损阴德的事情后(坑杀降兵),江南的民军就没有停止过反抗。

  老王凭借着自己的“淮南兵”,屡战屡胜,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也更加赢得了皇帝杨广的信任。正在这个家伙洋洋得意之时,一个信息传来:齐郡(今山东济南)人孟让率众10余万向江淮地区(王世充的老窝)进犯!

  王世充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率军回援。双方在淮河附近遭遇!

  

  孟让仗着自己人多势众,骄横的对手下说道:“姓王的只是个小文官,安能将兵!老子今天就生擒了他,然后鼓行入江都!”

  可天有不测风云,恰在此时,民军缺粮。孟让只得派遣将士四处劫掠,以解燃眉之急。民军本来就素质不高,这下子可乱了套了,根本无法成为整齐的队列!

  王世充当然看在眼里,他怎么能错过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立即率领全军发起了冲锋。民军死的死、逃的逃,仅首级就被砍了上万个,孟让只带了十几个骑兵仓皇而逃!

  

  第一轮较量,民军败北。

  

  紧接着,第二轮较量开始!此轮的主角正是一代强人张须陀。

八风营

  

  摄于张须陀的淫威和疯狂镇压,大地的造反运动本已经进入低潮。但是,由于大隋皇帝杨广接连发动了“再征高丽”和“三征高丽”,山东的老百姓迅速掀起了一波新的反抗浪潮。一时间之间,民军四起,各地烽火不断!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是左孝友和卢明月。

  左孝友主要在山东烟台一带活动,兵力在10万左右;卢明月主要在山东一带活动,兵力也达到了10万之众。两支民军遥相呼应,声势颇大,打的当地官员东奔西窜!

  关键时候,还得依靠强人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须陀再次上场了。

  

  经过战争的残酷锤炼和自己的辛苦摸索,这位天生的军事家自创出了一种新的阵法:八风营。关于这种阵法,《隋书》中只是提了一下名字,并没有详细的说明,《资治通鉴》甚至连名字也未提!我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除了一些小说家的胡思乱想外,并没有可信的记载。由此可见,这种阵法已经失传了,就如同国历史上的很多著名战阵!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隋军方阵”:最外围为战车,配有鹿角(专门对付战马);中间为步兵和弓箭手;最里边为骑兵。大英雄达奚长儒以2000兵力战10万突厥骑兵,靠的正是这种方阵!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八风营”一定是脱胎于“隋军方阵”,并经过了许多改良,以专门对付战斗力不强的民军。

  

  张须陀对付的第一支民军是左孝友。

  过程很简单,这位猛人先是以“八风营”进逼民军的老巢,然后切断对方逃跑的路线,逼迫民军在不利的形势下决战。在这种近乎“关门打狗”式的打法下,左孝友光荣投降!紧接着,张须陀又镇压了其它几处比较小的民军。

  此役,咱们的张老兄名声大振、威震东夏!杨广高兴之余封了他一个长长的官职: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张须陀对付的第二支民军是卢明月。咱们的张老兄甚至没让弟兄们休息,便一路来到了民军的驻扎地(太过轻敌和冒险了)。

  这个卢明月不同于左孝友,还是很有能力的。他知道姓张的不好对付,便选择了一处有利地形、筑起了一道栅栏,预备打持久战!

  效果是明显的,甚至说是立竿见影。

  由于官军在来之前没有得到有效的补给,所以很快就没粮了;想要进攻,又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

  官军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时,张须陀的大多数部下力劝退军,希望等休整之后再来战!

  形势极其危急,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张须陀苦苦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对将领们说道:“贼见兵却,必轻来追我;其众既出,营内即虚,若以千人袭营,可有大利。此诚危险,谁能去者?”

  果然是猛人,这就是传说中的“败中取胜”了!古之名将,能做到这一点的还真是没有几个。单凭这一点,张须陀就不愧为一代名将的称号了!

  

  可让他郁闷的是,众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没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险。不过,这也怨不得他们,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必要非得干这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吧;更何况,还有更为保险的一条路:退军!以“八风营”的威力,安安稳稳的撤退应该不成问题。

  张须陀看到大家的表现后,一脸的气愤和无奈。正在这时,两名小将应声而出:我哥俩愿去!

  张老兄听完后,一阵惊喜,回头看时,原来正是自己最为心爱的两员小将:罗士信和秦叔宝。

  

  “门神”兄上场了!

  正是“少年英雄终出场,纵横天下谁争锋”!

  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