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搞笑

西葫芦炒鸡 著    2580 字     发布

  

  于是,这个家伙毫不犹豫的给杨广写了一封信,大体意思如下:老哥,兄弟彻底服了你了,决定诚心投降,为了表达一下诚心,特将斛斯政(杨玄感之乱时投奔高丽,前有述)送回!

  

  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面对着这封乞降信,杨广高兴异常,竟然傻乎乎的相信了!真是脑子进水了,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情况、也不考虑考虑自己处于什么地位。即使真的相信,也要等对方拿出点真凭实据来才行呀,至少应该让对方派个王子、公主之类的人物来朝见一下吧!

  想当年,尤其是夺取太子之位和即位之初,杨广是多么的聪明和睿智;现如今,怎么一下子变成一个傻子了呢?!是真的被那句民谣“桃李子,洪水绕杨山”吓破胆了吗?

  

  于是乎,咱们的傻皇帝立即给前线的来护儿下了一个诏令:高丽投降了,回军吧!

  来护儿接到命令后,差点气晕过去。这位本来就有点急性子的老兄,恨不得痛骂杨广一顿。这样的狗屁命令,能听从吗?但是,这可是皇帝亲自发出来的呀,胆敢不从,那就是欺君罔上,后果只有三个字:掉脑袋。

  怎么办?

  来护儿真不愧是来护儿,做事就是果断。他很清楚,这个命令绝对不能听从,高丽这一招肯定是权宜之计,将来必定还会成为祸患。

  于是,这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杰出将领,把手下将士们全都召集了起来,然后发表了一通激动人心的演讲:“大军三出,未能平贼。此还也,不可重来。今高丽困弊,野无青草,以我众战,不日克之。吾欲进兵,径围平壤,取其伪主,献捷而归也!”

  是啊,打了三次仗、死了那么多的士兵,搞的国内民怨沸腾、义军四起。现如今,眼看着就要灭掉这个番邦小国,却因为对方的一封投降信而撤退,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唯有继续进军,彻底铲平这个小国,方能对得起阵亡的将士、方能给国人一个交代。

  将士们听完后,个个眼含泪水、情绪激昂。想想自己的家人、想想那些曾经战死的兄弟、想想征讨途中的艰难困苦,这一切难道不应该为之一战吗?

  

  但是,杨广派来的一名监军却坚决反对继续进军,而且以死捍卫皇帝的权威!

  来护儿慷慨的说道:“贼势破矣,专以相任,自足办之。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岂容千里禀听成规!俄顷之间,动失机会,劳而无功,故其宜也。吾宁征得高元,还而获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比较难懂,我来翻译一下:我一支军队足以干掉高丽;况且我大军在敌之首都,岂能听从千里之外的瞎指挥?我宁可攻破其国都、擒得高元,回去之后再受罚,也不能就此撤军!

  多么忠心耿耿的好将领呀!

  

  可这个监军也不是个一般人物,他没有再次劝阻来护儿,而是将目标转向了其他将领,并且以威胁的口吻说道:“若从元帅,违拒诏书,必当闻奏,皆获罪也。”

  大家可没有来护儿的觉悟,个个吓得脸色发白,于是便一起跑到了统帅那里,集体请求撤兵。来老兄一看这个架势,知道将领们已经没有心思打仗,便只好非常不情愿的说出了那个字:撤。

  

  就这样,“三征高丽”结束了!

  本来,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但却落得一个最可惜的结局:功败垂成。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从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开始,到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结束,历经两年之久的“三征高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隋王朝以巨大的代价换来了高丽王高元的一封乞降信、换来了短暂的和平。

  杨广应该心满意足了、应该死而无憾了,因为他自认为自己了却了一桩心愿、自认为自己降服了一个难缠的对手。我相信,这位老兄的心情是愉快的、是轻松的!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我们怕是难以体会得到!

  

  回到东都洛阳之后,咱们的皇帝没有停留,而是立即向长安城进发。来到这座久别的城市后,杨广马上做了一件事情:以高丽使者(送信的哥们)和斛斯政告太庙(杨家的祖庙)!

  什么意思呢?

  很明显,这是杨老兄在告诉自己的老爹杨坚:儿子已经降服高丽了,儿子已经做到了您老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儿子不比任何人差,儿子将来还会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就!

  紧接着,杨广下令杀了斛斯政。这里的“杀”,可不是简单的砍头了事,而是非常复杂的,给大家稍作介绍:缚其于格上,以车轮括其颈,使文武九品以上皆持兵斫射,乱发矢如胃毛,支体糜碎,犹在车轮中。最后,使百官吃其肉,有个别拍马屁的竟然吃了个饱!待遇一点都不比杨玄感之弟差呀。

  

  几天之后,杨广派使者给高丽王高元送去了一封诏书,大体意思如下:老弟抽空来一趟洛阳吧,大家好好聚聚!按照杨皇帝的想法,既然你小子都投降了,来一次洛阳应该没问题吧。

  高元这小子倒也没说不同意,但就是不动身(真是个人精)。

  杨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明白了一件事情:高元根本就不是真的投降,那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这一次该轮到咱们的大隋皇帝气的牙痒痒了,他马上下了一道敕令:将帅严整,准备第四次征讨。

  

  不过,这只能是杨广一厢情愿的想法了,因为此时已是天下大乱!大隋朝廷连自保都难了,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和兵力去教训高丽?!

  

  好了,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的民军情况(较有影响力的民军都包括在内)。

  1、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

  2、刘霸道利用豆子卤亢(今山东惠民)历朝多“盗”的条件,在那里竖起旗帜,其众达十多万,号“阿舅贼”。

  3、漳南(今山东武城)人孙安祖,自号将军,领数百人,入高鸡泊起义。

  4、张金称,聚众河曲(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一带)起义。

  5、高士达,自称东海公,聚众清河(今属河北)起义。

  6、扶风人唐弼,推立李弘为天子,自称唐王。

  7、延安人刘迦论,自称皇王。

  9、离石胡人刘苗王,自称天子。

  10、鄱阳人操师乞,自称元兴王。

  11、济阴(今山东曹县西)人孟海公,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占据周桥,进而攻克曹、戴两州,自称“录事”,盛时有众三万人。

  12、齐郡(今山东济南)人孟让,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揭竿。曾会合王薄长白山军,旋即转向江淮地区发展,有众十多万。

  13、东海(今山东枣庄)人李子通,出于长白山军,后单干。

  14、沧州阳信(今山东阳信南)人高开道,曾参加豆子卤亢军,后单干。

  15、北海郭方预、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勃海孙宣雅的起义。

  16、灵武人白瑜娑劫掠牧马,北连突厥,陇右多被其患,谓之“奴贼”。

  17、济阴孟海公起为盗,保据周桥,众至数万,见人称引书史,辄杀之

  18、彭孝才起为盗,有众数万。

  19、扶风桑门向海明亦自称弥勒出世,人有归心者,众至数万。

  20、杜伏威与辅公祏的起义。

  21、翟让的瓦岗起义。

  22、上谷人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燕。

  23、涿郡人卢明月的起义。

  24、齐郡左孝友的起义。

  25、东海彭孝才的起义。

  等等等等、、、、、、

  这些只是其中实力比较强的,若是再加上实力稍差点的,那恐怕要列两页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