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不敢喘气

西葫芦炒鸡 著    2577 字     发布

跟随他的左右臣下大气不敢喘,唯有李宪面不改色:“陛下在复道偷看别人的过失而杀了他们,臣怕以后人人不安。况且,陛下讨厌把粮食扔到地上的人,是因为食物可以养人;今日因食物杀人,岂不是颠倒了根本?”李隆基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只是想杜绝奢侈浪费之风而已。

  面对李宪的劝谏,他又能怎么做呢?

  杜绝浪费很必要,此事传出去就好,从善如流很必要,那就从善如流,两不误。于是,他站起身来,做幡然醒悟状道:“没有你,朕差点就滥刑了!(微兄,几至滥刑。)”于是下令释放卫兵,李隆基表示哥哥李宪做得太对了,为了增进感情,特宣布今日不醉不归。

  酒场上,李隆基解下自己的红玉带,连同自己的宝骑,一起赏赐给了李宪。宋璟相信李宪推荐的人选,所以才有了上面的故事。

  

  物极必反,泰则否来(没写错,不用提醒我)。

  侍中宋璟认真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有李隆基的支持。但他得罪了不少人,许多并不冤枉的罪犯,无数次申诉,被他驳回。最后他烦了,将那些有罪但不停申诉的人交给了御史台。宋璟对负责最终决盘的中丞李谨度说:“认罪的,不再申诉的就放回来,御史联合审查后有罪,但还申诉的就直接收入大狱。”

  一般人看来,这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但那些有罪想赖账的就不这么认为了。怨愤的人越来越多,本来有的刑期就短,有的甚至只是打二十大板,事情完了以后,就开始想尽办法为自己报仇。此时的长安,和开元初年有些相似,大旱了一场,据民间传说,还有旱魃出没。

  

  旱魃到底是不是个传说,本人保留意见。

  史书多次提到这种东西,据李世民的文学馆学士孔颖达说,旱魃瘦小,身长二三尺,身上有毛,没有衣服,眼睛顶在头顶上,行走如风,但凡千里的大旱,都有它的出没。然而还有人说,旱魃其实是人死以后,僵尸变成的,尸体初变为旱魃,再变成犼。纪晓岚笔记上说,距离他那个时代(清朝中叶)的所说的旱魃,都是僵尸变的,如果能掘出坟墓,烧掉它,接着就会降雨。

  那日,李隆基看戏,戏台上有一个瘦小的人就扮演了旱魃。旱魃靠近李隆基的时候,李隆基问:“你怎么会出来的?”

  “多亏了相公。”

  “怎么说?”

  “含冤者三百多人,相公全都打压,所以我不得不出!”

  

  奇怪的是,旱魃没有挨批;更奇怪的是,李隆基信了旱魃的话。

  宋璟、苏颋二人,正在努力工作,因为江、淮两地的恶钱最难根除,他们派了监察御史萧隐之当使者,去收纳恶钱。因为萧隐之做事急躁,打扰了百姓正常生活,所以百姓很反感他。百姓不知道的是,现在恶钱的流通,会导致未来经济的崩溃,但百姓是不管这些劳什子的屁话的,大家只知道没钱不吃饭的道理。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萧隐之也该被贬了。

  几天后,李隆基就找茬将宋璟罢为开府仪同三司,罢苏颋为礼部尚书。新上任的是京兆尹源乾曜,以他为黄门侍郎;并州长史张嘉贞,以他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从那以后,没人再跟恶钱较劲,恶钱再度泛滥,交易受到沉重打击。

  ……

  旱魃除了导致干旱,还能导致经济崩溃。

  

  一个多月后,源乾曜就代替了宋璟,成为侍中,而张嘉贞则成了中书令。源乾曜还算公允,也是个铁面无私的人。但新任中书令张嘉贞就不那么让人喜欢了,他办事强干,但他有一个要人命的缺点,那就是从不听别人的劝。中书舍人苗延嗣、吕太一、考功员外郎员嘉静、殿中侍御史崔训,都是张嘉贞引进的,这四人全在中书省,大权独揽。

  有人说:“令公四俊,苗、吕、崔、员。”

  这就说明,虽然张嘉贞刚愎自用,但他选拔的人才还都是不错的。但张嘉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小节,譬如个性和准则,会影响到这个人的一生。张嘉贞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

  他刚刚上位,就和同僚产生了矛盾。第一个矛盾很快到来,朔方大使王晙与中书令张嘉贞不和。

还没想好题目呢

  

  

  朔方大使王晙对突厥、铁勒的降户很紧张,他认为,这些人虽然受降,但仆固都督勺磨及硖跌部落散居在受降城侧,肯定不正常。王晙分析,他们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在等援兵。怀疑突厥毗伽已经要行动,伺机攻陷降城。王晙给李隆基提出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别废话,直接杀了勺磨等人。

  密奏一上,有人对情况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在所有受降的部落中,那些降户有很多都散居降城之侧,不听从安排。如果放任这种情况,城池就成了突厥和其他部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了。李隆基下令,让王晙亲自主持这次谋杀活动。

  生性豪迈的王晙接到命令,立刻行动,大摆筵席,请来勺磨等部落的领袖,山吃海喝。勺磨是那种有场必赶,有肉必吃,有酒必喝,有光必沾的人。他领着几位领导来到了王晙的宴席上。

  他们看见王晙在笑,也就笑着迎了上去。

  大使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都督客气……

  王晙话音未落,早就埋伏在四周的精兵拿着大刀就砍了上来,将勺磨等人当成了生肉,剁成了肉泥。离这里不愿的降户还等着后头来兵,却听说领导人被当成了下酒菜,也都慌张起来,河曲(山西、陕西、交界地)降户见情况不妙,居住在城侧伺机攻入的也都不攻入,改拔腿就跑了。

  

  坑爹的行动到了这个地步,勺磨死了,他底头的人跑了,其他人呢?

  你有没有跟其他部落降户打个招呼?

  拔曳固、同罗散居在其他降城的人们骂娘之声不绝于耳,但他们更多的是害怕,等王晙回头跟他们算账,岂不完蛋?散居大同、横野的部落不知道怎么办好,每日惶恐不安。此时,有一人挂帅出使,面对野性十足的部落大众,他只带领了二十个人,表情镇定无比地前去抚慰。抚慰降户不是轻松活,弄不好就会惨死。

  但这位仁兄似乎毫不惧怕,面对别人的阻拦,他总是一笑置之。

  

  并州长史、天兵节度大使只带了几个人,就想去帐下抚慰降户?副使李宪(皇兄)知道降户摇摆不定,不能轻易相信,飞书一封,快马送到了大使的手中:“大使此去,可得回还?”大使回信:

  吾肉非黄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

  署名:爱你的张说。

  

  张说来了,他和手下谈笑风生,有礼有节地持节抚慰,晚上睡觉,就睡在降户中间,连防备都没有。

  拔曳固、同罗虽说是民风彪悍,但像这样的英雄豪杰,他们一万个佩服。降户们开始安定,他们更愿意相信张说。突厥已经没有机会从山西下手了,在张说抚慰完降户后,他们在甘州、凉州等地进犯,击败了河西西节度使杨敬述,把契苾部落弄了个天翻地覆,抢走了无数牛马和财宝。

  这是张嘉贞惹的祸。

  

  王晙曾经上奏,请求西发拔悉密部落,用他们除去西部困扰;东发奚、契丹,除去东部困扰。至于掩袭突厥毗伽可汗的时间,就定在今年秋天。毗伽震恐,但毗伽的军师是个极度聪明的人,他先安慰可汗,告诉可汗其实不用怕。然后开始详细分析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