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值得

西葫芦炒鸡 著    2621 字     发布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深秋,吐蕃围攻小勃律,小勃律向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求救:

  小勃律是大唐的西门儿啊大使!小勃律亡了,西域就成了吐蕃的了啊大使!再不来救我们就真的亡了啊大使!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小勃律,不错,还有个大勃律。

  这一大一小两国,位置就在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也就是克什米尔地区。吐蕃曾经写信给小勃律,说:“我不是攻打你们,我其实是借道过去,攻打四镇。”小勃律君主并没上当,这才立刻写信给张孝嵩。

  张孝嵩收到来信后,对情况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他遣疏勒副使张思礼率领蕃族、汉族步兵、骑兵,共计四千人,星夜奔驰,杀到了小勃律。此时,吐蕃大军正虎视眈眈地蹲在小勃律前头,想要一口吞下去。张思礼从背后杀入,杀得吐蕃措手不及,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此去几年,吐蕃再也不敢犯边了。

  阿拉伯没有了吐蕃的支持,也沉默了很长时间。

  这几场战役让苏禄明白,唐朝真的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好对付,与其费那个狼劲,不如乖乖听话,反正在西域,唐朝允许别人的自主权。

  

  两年后的开元十年(公元724年),阿拉伯换主,再派穆斯林攻打东拔汗那。苏禄奉命营救,攻打大食军队,大食诸将战死,大败而归。这场大胜,导致原先依附大食国的康、石等国纷纷转向,入朝参见李隆基。

  与此同时,阿拉伯对深入唐朝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了,阿拉伯往整个东部的扩张中止了二十年。

  

  

  故事回到长安。

  大食向东吞食西域的时候,宋璟也正在做他的工作。

  首当其冲的,还是钱的问题。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八月,官员的工资发不下来了。具体原因,是当初按照规定,为了遏制富人太富,朝廷强制富户出钱,用于官俸。如此,全国富户几乎全部破产,该富的不富,穷的还是穷。秘书少监崔沔上言,认为富户的钱也不是抢来的,州县的官员俸禄,不应当让他们倾家荡产支持,所以,最好能在百姓的赋税里头出,如果不够,就微微加一点。

  崔沔是在为谁说话?

  富人?

  非也。

  

  以前,外交上,一人常常炫耀:我们消灭了富农!

  别国领导人淡然望了说这话的人:我们消灭了贫农!

  

  虽然活在一千多年前,李隆基想必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和姚崇、宋璟商议过后,他决定废除让少部分人出钱供养的制度。

  宋璟认为,即便如此,也要先解决那个大问题。恶钱流通,已经成了社会毒瘤,在官府拿钱收购之前,是不是应该做点儿更绝的?李隆基认为此事靠谱,宋璟便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他提议,让州、府、县拿出存粮十万石,卖给民间,将民间的细钱恶钱全部笼络到一起,送到少府销毁。

  是日,李隆基下敕,命令按照宋璟的意愿实施了。然而,有些事情的发生,还是那么地令人猝不及防。

  宋璟和旱魃

  

  

  

  朝廷需要一些能人来中央工作。

  宋璟以识人著称,他上奏李隆基:“括州员外司马李邕、仪州司马郑勉,两人才华横溢,但性格多端,喜欢改变决策。如果全都引进,他们接着就会犯错。如果长期摒弃不用,才华也就浪费了,实在可惜,臣以为,最好授他们渝、硖二州的刺史。”李隆基同意了宋璟的想法。

  又一日,宋璟上奏:“大理卿元行冲素有才行,刚用他的时候,的确不辱使命。但时间长了,他的缺点才逐渐显露,处理事情为人诟病,臣请让他重新担任左散骑常侍,以李朝隐为大理卿。”李隆基同意了宋璟的想法,卢怀慎去世之前推荐的李朝隐,就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升到了中央。

  那么,李朝隐的河南尹由谁来做?

  宋璟认为,陆象先最合适。

  陆象先宽容,从不把杂事放心上,也绝不允许手下为非作歹,他当河南尹,东都左右,可以无忧矣。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四月,祁国公、开府仪同三司王仁皎薨。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丧礼,但他的儿子王守一不同意。

  王守一是驸马都尉,他妹妹就是李隆基的大媳妇。

  简单说,是李隆基的岳父死了。

  他上书,要求王仁皎的坟头要筑高五丈一尺,因为当年窦太尉就是这么干的。李隆基批准了,但这对注重礼节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不能容忍的。那么高的坟头,先不说压过所有有功之人,但论别人嫉妒他后代,就会有人把他们家给弄垮。不管怎么说,违反规矩的事情,是不可以被容忍的。宋璟、苏颋上谏:

  一品官员坟高一丈九尺,就算前朝的开国元勋,坟高也只有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头,已经有人容不下了,只是当时没人固争,怎么今日又重蹈覆辙?当年太宗嫁女,财礼超过长公主,魏征进谏,太宗采纳,文德皇后(观音婢)也对魏征的看法多加赞赏。陛下放着好的不学,怎么去学韦庶人?韦庶人把他父亲的坟墓弄成酆陵,这就是她遭难的原因之一。陛下想想,以皇后父亲的尊贵,想要让坟墓高大并不难。但臣下再三劝谏,就是为了成就中宫的美德。今日所为,当传无穷,永以为法,可不慎乎!

  李隆基听懂了,他忽然笑了笑:“朕整天想的就是如何以身作则地影响臣下,更何况是妻子呢?朕不敢自私!这事是别人不敢说的,爱卿能固守典礼,以成朕美,垂法将来,朕由衷高兴。”

  于是,赐璟、颋绢帛四百匹。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五月初一,日食。

  对今天来说,不管何种天象,都只是观察和庆功的仪式;对于李隆基,天象就成了反思自己的典礼。日食当天,李隆基诚惶诚恐地穿着素服,屏退佣人,减去御膳,让中书、门下官员去大狱探查冤情,开仓赈济穷人,劝课农桑。李隆基如此勤恳,可几日后,宋璟站在了反对他的一面。

  陛下勤劳体恤,此为苍生之福。然而臣听说,日食修德,月食修刑。亲君子、远小人、绝女谒、除谗慝,这才是所谓的修德。君子耻言浮于行,如果陛下真的能推心置腹地去做,不必下这么多制书。

  李隆基接受了宋璟的意见。

  

  宋璟一心一意好好工作,和姚崇不一样的是,他没有意识到,纵然是好好工作,也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满。

  不满的人,肯定是利益受到牵扯的人。有人开始找宋璟的麻烦,因为有一个叫宋元超的人,在吏部放言,自称是宋璟的叔叔。宋璟的得知后,未等旁人多说,第一时间给吏部发牒:“元超,璟之三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璟不敢隐藏他和我的关系,又不愿意以私害公。之前没有说,现在他既然想要通过我得到优待,就该依照律法,改正错误,请注销他的候选资格吧!”

  此事未久,宁王李宪上奏,请授选人薛嗣先小官。事情下发到门下、中书二省,宋璟提出反对:“薛嗣先已经两轮海选斋郎(他是吏,不是官,六轮过后才能当官),虽然没有授官的资格,但因为是懿亲,可以稍加宽容。景龙年间,常有斜封官。明君当朝,此事一定要杜绝,行一赏,命一官,都必须是按照功劳和才能给的。薛嗣先是姻亲不假,但他不为屈法,请陛下容吏部商议,不必下敕到门下、中书。”

  宁王李宪,是个很难得的人。

  

  深秋,一日,正是吃饭的时候,卫兵吃完饭,剩下的菜和饼直接扔掉。此事被李隆基看到了,大怒,让人先抓了几个卫士,然后回到殿里开会,决心要杖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