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感慨

西葫芦炒鸡 著    2629 字     发布

  骆宾王。

  骆宾王?!你就是那个整天忧国忧民,到最后还胆敢抵抗大圣皇帝(武则天)的骆宾王?宋之问颇感意外,在他的世界里,人,特别是我等贱民,是不能和权贵作对的,那个骆宾王空有一手好文笔,却不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最后沦落至此!

  天亮后,宋之问再来灵隐寺寻老僧,老僧已不知去向。

  故人已去,再无踪迹。

  史料记载,骆宾王是和徐敬业一起被杀的,证物是他的脑袋。我深信这是假象,唐中宗复位以后,仰慕骆宾王,派人搜集资料。负责搜集资料的官员在笔记中记载,徐敬业兵败之后,骆宾王跳水逃亡,并没有死。我们是相信官方记载,还是更相信私人日记?一切都已不再重要,我们宁愿相信,骆宾王化作老僧,到达了梦之彼岸。

  彼岸花世界,参坐悟菩提。

  那里没有那么多权贵和谄媚,也没有那么多纷纷扰扰,不再为才高位卑而惨惨戚戚愤愤不平,再也不必因受人诬陷而痛苦流泪。就让宋之问继续他那样的人生,若干年后,会有另一位轰动世界的诗人,踏着骆宾王的足迹,仰天大笑,壮怀激烈,搏九天云气,吞万里江山……

  当我们仰慕李白的时候,应该记住骆宾王这个名字,这个像蝉一样吸风饮露,孤独鸣唱的歌者。

  其他的,就让他去吧。

  其他的,还会继续,不会停止。

  【评论】

  时人对徐敬业的叛乱看法不一,其中有一种看法最为大家认同。陈岳评论说:

  徐敬业如果能用魏思温的策略,兵锋直指洛阳,不扯别的淡,专门以匡扶李唐为己任,纵然兵败山倒,也是忠义豪情,为后世敬仰。可他非要在淮河附近屯兵不前,这就是真想叛逆了,他不败谁败?!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徐敬业不去直捣洛阳,无非是感觉自己的军队数量完全没办法跟官军想比,想要等到力量囤积够了再往洛阳开去。且不管他是不是自个儿想当皇帝,但从他不听魏思温的建议上,他就吃了很多亏。关于薛仲璋、魏思温等人,从他们参与起兵那天起,惹出来的事儿就没少过。

  薛仲璋除了是徐敬业的左司马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内史裴炎,清正廉洁,秉性刚直,两袖清风,太后大封武氏的时候,他据理力争;武三思、武承嗣二人想要杀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才高位重),太后同意,裴炎又固争,太后不悦。裴炎给太后的印象是:治国良臣,性格刚毅,好像对自己有意见。对正在巩固势力的太后来说,灭掉一切反对派是她的重点,其他品质如不在配合自己的情况下发挥,有再高的质量也只是太后杀鸡给猴看的靶子。

  裴炎终于犯事儿了。

  薛仲璋,裴炎的亲外甥。

  薛仲璋谋反,裴炎自然脱不了干系。裴炎对外甥的作为非常生气,虽说太后主政,夺了李唐的权,但终究是兢兢业业,未来还是会把权利还给李姓的。朝廷血腥,但百姓过的是太平日子,你这个时候起兵,是来找死的吗?裴炎想来想去,他认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薛仲璋肯定是要死的,徐敬业起兵如能逼太后把朝政归还,岂不是一件好事?

  裴炎不替外甥说好话,但也不能参与诛杀他的讨论。

  原因是那么明显,但他给大家的感觉是:裴炎和薛仲璋是一伙儿的。

  太后何等聪明,她当然知道裴炎忠心耿耿,但她决定,还是要亲口问一下裴炎的感想。太后问裴炎:“徐敬业谋反,怎样才能平息?”裴炎答曰:“皇帝年长,不能亲政,才让这些犊子有借口起兵。如果太后归还朝政,叛乱也就不讨自平了!”太后从心底冷笑,表扬了裴炎。

  监察御史崔察是个识时务的人,当着裴炎的面儿,他上奏道:

  “裴炎受先帝重托,大权在握,如果没有异图,怎么会让太后归政?”

  太后大惊,她不敢相信裴炎这样的人会有异图。也罢,让肃政大夫和侍御史去查查到底有没有这件事情。具体情况也就不说了,反正裴炎被押入大牢。在阴冷湿臭的牢房里,人们见识到了一个辞色不屈的伟丈夫。有人劝裴炎服软,说点儿好听的,这样好歹能保命。裴炎反问道:

  宰相下狱,哪有活下去的道理?

  我知道有这一天,我不怕死。有的人一生卑躬屈膝,为了那点可怜的残羹冷炙唯唯诺诺;有的人一生忧国忧民,在众人不解的眼光里,从容地走上正义的路途,慷慨赴死!裴炎就是这种忧国忧民的人,他是朝廷中难得的能臣,更难得的是,他一路反对着皇帝和皇后,太子和太后,走到宰相的位置。

  靠的是什么?

  人总有善良的一面,他们敬佩裴炎。帝王并不喜欢挨骂和指责,但他们知道,拥有一个敢于站出来反对自己胡作非为的大臣是多么重要。但现在不必了,太后烦了。很多人为了裴炎,甘愿冒着被株连的危险替他说话。

  上朝,凤阁舍人李景谌率先跳了出来,可惜他这次说话,是想要整死裴炎的。李景谌言辞凿凿地证明裴炎谋反,还列举了他的一些反常举动,譬如不参与杀自己亲外甥的讨论。太后微微点头,表示痛心,她已经派人去查了,的确如李景谌所言,证据确凿。想活下去的人,就不能替裴炎说话。但出于公心,刘景先(即刘齐贤,避李贤讳改名,宰相)和凤阁侍郎胡元范站了出来。

  “炎,社稷元臣,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

  太后听罢,呵呵一笑,说:“裴炎谋反都有证据了,爱卿不知道而已。”刘景先面红耳赤,语调铿锵地说:“如果说裴炎的所作所为是谋反,那臣等也是谋反!”太后表情凝滞,忽然释然,安慰二人道:“朕(注意这个字)知道裴炎要反,也知道你们不反。(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

  刘景先站出来后,朝中文武百官站出来证明裴炎不反的非常多,太后一律不听。

  几天后,这群人和刘景先、胡元范一并下狱,刘景先被贬,胡元范流放致死,其余人等一律惨遭虐待。帮裴炎说话的人下狱之后的几天,李景谌被提拔到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位置上。裴炎终还是被打成了谋反,这一天,他被拉到了都亭。临刑前,裴炎望着自己的兄弟,说出了藏在心底很久的话。

  垂拱而治

  

  你们的官禄,都是靠自己的打拼得来的,我没有出一点力。今日,我裴炎遭人陷害,流落至此,实在可悲。我要走了,死得其所,只是,真是舍不得你们!(兄弟官皆自致,炎无分毫之力,今坐炎流窜,不亦悲乎!)

  裴炎慷慨赴死,轰动洛阳。

  太后下令籍没其家,负责查抄裴炎家的官员来到了裴炎家里。当朝宰相,官拜中书令,像这样的人,家庭大堂应该奢华,最起码要入一般人的眼。可查抄人员翻遍了裴炎家,竟然悲哀地发现,裴炎简直就是一个穷鬼!别说金银珠宝,丝绸布帛,就连明天的饭食都不知道放在了哪里。

  不苟言笑的裴炎,被查抄的时候,没有一分钱的贪污。

  裴炎家教甚严,却为族人敬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的弟子也是个顶个敢说真话。太仆寺丞裴伷先,没有受裴炎任何私携,靠自己能力当上寺丞,这一年,他才刚刚十七岁。裴伷先的伯伯被斩以后,这个孩子再也坐不住了,他写了一封太后最感兴趣的密信,送到了太后面前。

  太后看罢,有些感慨。

  于是召见,劈头便喝:裴伷先,你伯父谋反,你还跟我废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