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话语权

西葫芦炒鸡 著    2791 字     发布

 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妖怪。

  话语权一向是掌握在胜利者的手里,我说你傻你就傻,你聪明也是傻;我说你聪明你就聪明,你傻也是聪明。

  现在看来,刘辩不傻,甚至也未必比弟弟弱,那么董卓为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废掉刘辩呢?

  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年龄问题,刘辩毕竟比弟弟刘协大五岁,马上就是成年了,如果不把他拉下来,这大欺小的游戏就不好玩了;更关键的是朝廷里拥护刘辩的大臣是大多数,根基深厚,皇帝长大以后,要想控制他们这就是世界性难题了,闹不好,脑袋就得搬家;而刘协才9岁,拥有先天(年龄)优势不说,而且在朝廷没有任何根基,如果立刘协当皇帝,那就意味着自己掌权的阻力会小N倍,再不济自己在朝廷里至少可以多混几年啊。

  我坚信,这就是野心家董卓废黜刘辩的真正原因和目的。

  另外董卓想通过这件事,向大家证明,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全天下都是我董卓说了算!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刘辩被废了,作为刘辩母亲的何太后日子也跟着不好过,好不容易干掉对手蹇硕让儿子刘辩当上皇帝,哪知道一会儿哥哥给何进折腾没了,一会儿自己宠信的宦官也给折腾没了。

  实在太乱了。

  身边的人纷纷离去,狼却来了。

  看来,政治的确不是大众娱乐活动,门槛高不说,风险也高,除开少数特别优秀的,如像什么铁娘子一类的狠角色,的确不适合女性参与。

  何太后当然不是少数派,所以悲剧不可避免。而她的悲剧在于不适合她的运动她偏要参与。

  现在董卓不会让她好过的。

  在董卓看来,如果这个何太后暗中联络大臣来对付自己,那就麻烦了。

  董卓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真正的法子只有一个,人消失了,就没烦恼了。不是一个人消失,而是让一家人全部消失。

  9月初3,董卓开始动手了,先是毒死何太后,接着杀死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事实说明,董卓同志虽然粗犷,但在排查安全隐患方面是很仔细的,活人跑不脱不说,包括死人也一视同仁,秋后算账,绝不放过。比如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勾结宦官,也被人从棺材里拉出来,重新剁了几刀。想盖棺定论,地下安息,没那么轻松!

  早知道如此,争权夺利为什么?

  

  人杀了,接下来董卓要改组政府了。

  首先是人事问题,别人不说,董卓是个喜新厌旧的人,自己在司空的位置上玩厌了,很快又换成了个太尉,不久,觉得当东汉的三公实在没啥意思,索性自己当上了东汉没有的官儿——相国。

  相国,就是丞相,资深的丞相。可别以为他是心血来潮,经过董卓这么一变,当于来了一次彻底的机构改革。汉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相当于现在的内阁,西汉的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政府总理,是有实权的;而东汉没有丞相,东汉的三公包括太尉、司空、司徒,虽然也享受丞相待遇,但实际上却是徒有虚名,真正的实权落入尚书台手里。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实权又落入到宦官,具体说是中常侍手里,尚书台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董卓把消失多年的老古董(相国)重新搬上前台,不是说他有多么浓厚的怀旧情结,而是他想借此宣示,从现在起,帝国重新恢复了丞相主政的传统,而我董卓已经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而实际上,通过此次对政府人事洗牌,整个东汉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他说了算、朝臣的任免他说了算、重大政策的制定,也是他说了算。除此之外,他这个相国而且他还享受了一些其他大臣没有的三种礼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在古代,大臣拜见帝王,不能随随便便,有一套具体礼仪,比方说要疾步行走,以示恭敬,要由侍臣报出他的名字,同时,由于秦汉时期的人们是席地而坐,因此入室须脱鞋,光着脚丫子,同时,为了提升皇帝的安全感,规定大臣不得佩剑。

  而董卓享受的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简单地说就是:拜见皇帝时近臣不必念他的名字,上朝可不用快步走,可以穿着鞋子,佩戴宝剑大摇大摆登堂入室。

    这三条是对功臣的最高礼遇,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不是大智大勇(比如萧何),就是大奸大恶(比如梁冀)。但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谁享受这种待遇,日子都不会好过。比如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待遇上提高了,看似风光无限,但却过得战战兢兢,最后还被多疑的汉高祖刘邦拉到监狱旅游一圈,进行风险教育。董卓不是功臣,他也想享受功臣待遇,其下场也绝不会例外。

  你可以猖狂一时,却无法猖狂永远。

  董卓是不会想到这些的,因为他目前一切顺风顺水的。

  他想当司空,当上了;他想当太尉,也当上了;现在他想当相国,也当上了。

  相当如意,但并不满意,因为他后来还当上了太师。

  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无私,董卓自己当了相国,也没废除三公制度,司空、司徒、太尉照常保留。

  有了相国,还有三公,虽然违反编制,机构显得些拥挤,但的确很需要——笼络人心的需要。

  当然,三公还是一如既往——没权。

  因为他虽然当上了相国,却有许多人不服。

  也难怪,董卓来自西北边陲,为人粗鲁,虽然成为帝国的实际老板,但他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就像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瞧不起外地人一样,他董卓是不受欢迎的。因此开始掌权的董卓决定伪装一下,和士人搞好关系,把自己打扮得无私一点,温柔一点,文化一点。比方说为党人彻底平反,比方说朝廷的人士安排问题,他就不搞家族式管理,他的亲属和部将都没有在朝廷里担任高官,而是大胆提拔士人。

  董卓是武将,自己不会理政,于是分别提拔杨彪、黄琬、荀爽等人担任三公。三人都出生于家庭背景深厚,都很有名,但董卓却对他们不怎么放心。

  董卓真正最欣赏的人也有:周毖、伍琼。

  他们都是京师的名人,其中周毖是他同事周慎的儿子,他还是董卓的凉州老乡,让他们和士人打交道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董卓对他们是非常信任的,比方说他们二位向他提的各种意见建议,董卓二话不说,一一照办。

  比如提拔韩馥为冀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孔由为豫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

  再比如对不识抬举的逃犯袁绍,董卓原本是要捉拿归案的,再剁上几刀的,但经二位的劝解,董卓立即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不追究对方的责任,反而给袁绍同志加官进爵。

  总之,经过二位的努力,新政府中又增添了许多名士的身影。那时,董卓庐山真面目还没彻底暴露,大家一听说有官做,就屁颠屁颠地赶来了。人读书都是为啥?学而优则仕!

  在董卓看来,我连自家人都没照顾,这样对你们够意思了吧?

  后来的事实说明,许多人都被他蒙蔽了。

  后来的事实说明,许多人也在蒙他,比如他最亲信的伍琼等人表面很听话,看似忠诚无比,却阴一套阳一套的,暗中积极帮助袁绍(琼等阴为绍)。

  还有一些人,给官儿也不干,比如之前的袁绍,再比如之后的曹操,实在比较有骨气。

  新政府(董卓的)成立了,按理要淘汰一批人,提拔一批人。比如汉灵帝组建的西园八校尉新军,董卓一来,就被裁掉了(实际上是吞并),原先任职的八校尉下课的下课,转业的转业,曹操同志也下岗待业,其实对于曹操同志,董卓是一直比较看好比较欣赏的,他知道曹操善于使用骑兵,特意在军队里给他留了一个骁骑校尉的位置,专门领导骑兵,也算专业对口,没把他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