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圈套

西葫芦炒鸡 著    2675 字     发布

  

  

  六月,癸未,哥舒翰召杜乾运前来,找了个借口斩了,如此,杨国忠不得不行动了。

  

  他让人上告李隆基,说崔乾祐在陕郡,兵不满四千,全部羸弱无备。李隆基大喜,他认为潼关一直以来就没什么危险,所以下令,让哥舒翰不要在潼关守着了,去陕郡打那些弱兵。此等极度脑残的想法,得到了哥舒翰的极力反对。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均认为,,专门骗没脑子的人。

  郭子仪上奏这是安禄山故意下的圈套,以为潼关大军无论如何不可轻易离开,而他和李光弼,可以覆灭范阳,那么,安禄山也就完蛋了。

  但杨国忠反对他们的意见,他用十分镇定的口气对李隆基说:“谁知道到底是安禄山更危险,还是哥舒翰更危险!”

  

  李隆基信以为然,督促潼关方面立刻开拔。

  

  哥舒翰不得已,抚膺恸哭。

  第二日,他引兵出关。

  

  三天后,哥舒翰在灵宝西碰见了崔乾祐的军队。崔乾祐占据险要,南面是山,北面是河,狭长道路长达七十多里。

  第二日,官军与崔乾祐会战。

  崔乾祐在险要地点藏了伏兵,而散兵弱卒不过万人,就在路上弱智似的来回晃悠。官军窃喜,王思礼等人将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将馀兵十万在后,哥舒翰领三万大军登上河北面的高坡瞭望,鸣鼓助势。

  

  交战开始了,官军大胜猛追,中了埋伏,死伤无数。又因道路狭窄,刀枪棍棒一律用不得,而车马也都堵住了,只能等人来杀。贼军往路上射箭扔石头,又派来无数草车,借着山风呼啸,点燃以后,推到了唐军前头。

  唐军自乱阵脚,被烟熏得睁不开眼,又怕贼军来杀,互相用短刀乱砍,自杀无数。这时候,有人说贼军就在外围,于是,弓弩手开始发射弓箭,一连射了一下午。等到了傍晚,才知道贼军根本就没有,只有自己人,可惜的是,箭都用完了。崔乾祐的精锐从南山绕到唐军屁股后头,杀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唐兵惶恐逃窜,互相踩踏,跳河淹死无数,前军大败,后军也跟着崩溃。

  

  二十万大军,死了90%。

  杨国忠很满意,因为哥舒翰也得死。

  哥舒翰带着麾下一百多骑兵逃到了山西,准备从这里渡河入关。后头跟着的步兵也从这里逃亡,关外的防御沟堑,宽两丈(6.6m),深一丈(3.3m),慌忙逃命的人互相拥挤,掉下去被踩死的又有几千,死尸填满了沟堑,士卒踏着战友的尸体,得以入关,二十万大军,到最后还剩下8000人。

  辛卯,崔乾祐进攻潼关,顺利拔取。

  

  哥舒翰死定了,因为潼关失守,会成为他的责任。

  大军覆灭,也是他的责任。

  

  杨国忠觉得自己证明了什么,颇为得意。

  但眼下,谁能挡住贼军呢?

  潼关已经失守,哥舒翰到了关西驿站,张榜收拾余众,决心与贼军誓死一战!

  

  蕃将火拔归仁等人,领着百馀骑围住了驿站,他走进驿站,对哥舒翰说:“贼至矣,请公上马。”

  哥舒翰出去,见众人跪在了自己面前。“哥舒公以二十万大军打了如此败仗,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况且您没看见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吗?请公东行(投靠安禄山)!”哥舒翰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火拔归仁,众人见他不从,纷纷凑过来,抓了哥舒翰就往东去了

  

  贼将田乾真正好杀到了此地,见哥舒翰和众人,都绑了送回洛阳。

  安胖子终于以胜利者的身份见到了这个以前和自己作对的哥舒翰,他问:“你以前小瞧我,今日如何?”

  哥舒翰此时的想法,多半是愤恨李隆基的无故怀疑,想活命,绝不可回长安,李隆基不杀他,杨国忠也会让李隆基杀他。如今,却只能留在洛阳了,以后再做其他打算,先活下去再说。他一下伏在地上:“臣肉眼不识圣人。如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留臣,让臣尺书招慰,不日就都拿下了。”

  

  安禄山大喜,以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

  转脸,他指着火拔归仁说:“你背叛主上,不忠不义,拖出去斩了!”

  

  哥舒翰真的给诸将写招降信了,可是每个人都回信训斥了他一番,骂他不仁不义,对李隆基不忠。事已至此,安禄山冷笑,他就知道哥舒翰糊弄他,于是将他囚禁在苑中,让人严加防守。

  潼关败了,河东、华阴、冯翊、上洛防御使纷纷弃郡逃走,所在守兵也都弃城而去。

  

  哥舒翰派去长安的通信兵把潼关失守的消息告诉了李隆基,李隆基不在意,没召见哥舒翰的使者。他认可杨国忠的良好建议,让李福德等人,领着训练了几天的监牧兵(就是那三千童子)奔赴潼关,一旦到了,就发平安火(平安火,三十里一道,第一处点亮后,第二处高台可见,然后再点亮,一直到长安城内,传到皇宫)。

  平安火到了半夜都没来,李隆基这才感到大事不好,忙问发生了什么。

  第二日大早,他召集宰相商议,杨国忠本就是剑南节度,早早安排好了蜀地的兵马,所以,他提议让李隆基逃奔蜀地。

  

  次日,杨国忠才在朝堂召集百官,这千人的壮观人员,都是杨国忠千辛万苦选出来的“中才”,一直以来都盛赞杨国忠体恤这帮满脑子粪团的优秀策略。杨国忠问计,百官一个个低头不语,吓得汗流浃背,有的还哭了起来。会议到了最后,杨国忠做出了总结:“我告安禄山反已经有十年了,圣上不信。今日之事,不是我的错!”

  于是,他让国夫人、国夫人入宫,劝李隆基赶紧往蜀地逃。

  而长安城内,有司官员有钱,先行逃亡,府库被抢。

  士民惊慌不已,该跑的都跑了,市里头萧条,残破不堪。

  

  有腿的赶紧跑,没腿的赶紧爬,百万民众包袱流星地往城西便桥方向逃去。此情此景,不由得皇宫内不着急,大明宫、旧皇宫、掖庭、后宫,都乱了套了,东宫也唧唧歪歪在开会。李隆基件事情不好,慌忙召开紧急会议,他登上勤政楼,下制,说是要御驾亲征。然而,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信的。

  是啊,连李隆基自己都不信,老天爷也不信,没兵,去送死吗?

  善后处理是这样的:以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灵昌崔光远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将军边令诚掌宫闱管钥。托以剑南节度大使颍王璬将赴镇,令本道设储偫。(剑南要提前做好接受准备)

  

  这天夜里,李隆基下暗旨,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六军,厚赐钱帛,选闲厩马九百多匹作为逃跑工具。一夜整顿完毕,黎明时分,李隆基和杨贵妃,杨贵妃姐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一干亲近宦官、宫人往延秋门走去。中途路过库藏的时候,杨国忠请李隆基烧掉,并说不能留给贼军。李隆基愀然作色:“贼军来了,找不到珍藏,肯定下去搜刮百姓……打开吧,让他们看见!不要让他们害我的百姓!”

  周围无不动容,杨国忠在那无奈地叹息。

  清晨,又是上朝的时候,在此之前前一天,那些被杨国忠选出来的“能臣”,一个个都跑掉了,只留下了约莫十分之一的人。

  

  正是这十分之一的人,趁着黎明也跑得差不多了,但这一大清早,还有人集合在朝堂,等待上朝。

  可这帮忠诚、不惧死亡的大臣却瞧见,三卫仪仗俨然站在那里,还能听见铜壶漏声(也有可能是僧一行所作的点钟)。夜色已经快没有了,清晨的雾霭颇有些刺骨凉气,大门一开,官员却看见宫里头的宫女逃窜一般往外跑,有抱着玉枕的,有背着包袱的,还有的什么不带,提着裙子就往外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