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闷闷不乐

西葫芦炒鸡 著    2609 字     发布

  是的,就是吃上两口,因为第三口还没吃,韩休的谏疏就已经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言终,谏疏已至)

  李隆基从没这么痛苦过,有一回,他照着镜子闷闷不乐。左右瞧出李隆基的心事,就问他:“韩休为相,陛下可比以前瘦多了,怎么不把他赶跑?”此时,李隆基长叹一下,云:“我瘦了,肥了天下,这是社稷之福。萧嵩奏事,常常和朕想的一样,等他走以后,我就考虑着为啥我不能立刻去做,人家倒提醒我。韩休经常在朕面前力争,他在,我寝食难安,他走,我还能睡个好觉。”

  “我用韩休,不为我自己,为的是社稷!”

  

  李隆基即将堕落之时,能有此等觉悟,真是大唐的福气。

  萧嵩,你觉得呢?

  我觉得韩休很欠扁!

  那你怎么办呢?

  他争,我也争!

  

  那日,韩休与萧嵩真的就争起来了。不过镜头中,韩休明显占据了上风,把萧嵩驳斥得狗血淋头。

  李隆基很生气,让两人退下。不久,萧嵩又杀了回来。他这次回来,是想通了,他不跟韩休一般见识,他准备提前退休。李隆基怪问:“朕还没讨厌你,你怎么忽然就要走?”萧嵩忽然哭了起来:“臣可是受了皇上的厚恩,富贵荣华,不等陛下讨厌臣,臣可以从容而退;等陛下讨厌臣,臣再辞职,臣这颗脑袋都保不住,哪能全身而退!”

  萧嵩哭得老泪纵横,李隆基也跟着伤心起来。他挥了挥手,说:“卿先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

  

  几天后,萧嵩被罢为左丞相,公平起见,韩休被罢为工部尚书,不再参与宰相讨论事宜。补任者,是京兆尹裴耀卿,还有前中书侍郎张九龄。张九龄回来了,他正遭遇母丧,如今起复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

  一切都那么正常,裴耀卿和张九龄友善,一起劝谏,在宰相位上一定能干出一番成就。李隆基的选择,对了。

  

  这一年,是李隆基的奋斗年。

  天下被分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四道、黔中、岭南十五道,各安排了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是中丞掌管,其余全部由朝廷选择有能力的优秀刺史领导统筹。另外,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采访使一定会去巡查。

  有紧急情况,各道统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裁决事务,先斩后奏。

  

  因为连年丰收,太府的财物都已经快发霉了。太府卿杨崇礼,在太府干了二十年,从开元初就在位置上干,一开始没人瞧得起他,等到这个时候,财货堆积如山,他们也不得不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和宇文融不同的是,杨崇礼同志已经九十多岁了,他不爱搜刮,每年却也能为府库存数百万贯钱财。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杨崇礼以户部尚书的官位致仕。

  李隆基问宰相们:“崇礼的几个孩子,有谁能继承父业?”

  “崇礼有三个儿子,慎馀、慎矜、慎名,都是廉洁勤恳的人,而二子慎矜最为优秀。”

  李隆基大喜,擢杨慎矜为监察御史,同管太府出纳;以杨慎名摄监察御史,管含嘉仓出给。两兄弟不辱使命,十分称职,为人称道。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正月,李隆基巡幸东都,宰相也都跟着过去。可有一件事情让人家很烦恼,那就是,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张九龄同志还没来报道。宰相张九龄,从韶州奔来拜见李隆基,一开口就提出为母亲守丧结束再回朝。孝子张九龄的恳切,对李隆基重用他的决心没有丝毫影响。

  他让张九龄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回来当他的宰相。

  还有很多事在等着呢!

  

  张九龄悲伤地回家收拾包袱去了,赶回东都上任。他不知道的是,在东都等待他的,是一重又一重的考验。

  张九龄认为,眼下最要紧的危险,不是契丹动乱,也不是獠人造反,而是恶钱泛滥。重新上任,他便为李隆基提出了一个建议。这是张九龄的头一个比较大的建议,那就是,开放钱禁,允许私人铸钱。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此时的资货巨多无比,而钱不够用,属于通货紧缩。

  另外,恶钱泛滥,屡禁不止,劳废百姓,不如不禁。

  兹事体大,从长计议。

  好友裴耀卿先跳出来反对:“一开此门,怕小人放弃农业,追逐利益,恶钱泛滥更甚!”秘书监崔沔反对:“钱主要是用来流通的,不是牟利的,放纵私钱,又有什么作用?”右监门录事参军刘秩也反对:“人富贵了,奖赏他他也不会奋进,反而借用以往的钱财,做更加贪婪的事;人贫苦了,威禁他你也禁不住,人总是要吃饱饭才能干别的事。如果允许了私钱铸造,贫困者必然是受富人雇佣,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为了说明情况,借以恐吓李隆基,刘秩最后补上一句:

  “汉文帝时期,吴王濞富埒天子,这就是铸钱能给我们带来的后果!”

  

  李隆基快哭了,人主最怕的事情,就是有人比他拥有更多的东西。于是,宰相张九龄的头一遭建议,因大家的纷纷反对而作罢。

  还有一件事忘了说。

  张九龄任相,从一开始就特别诡异。因想要为母亲守丧,被李隆基多情,他仓促上任,刚回到洛阳,秦州(甘肃天水)就发生了里氏不知道多少级的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整个州都被震塌了,房屋全部被毁,死亡四千多人(简单推算,相当于现在的十五万人)。李隆基震惊,专门让萧嵩去赈灾。

  张九龄从一开始就有厄运,这个岭南(广东韶关)出身的人才,在众人艳羡而又古怪的眼光中,成为了中书令。这是李隆基的一次人员调整,当然,裴耀卿也升职了,成为了侍中。和他们一起升职的还有一个人,从原来的吏部侍郎转任黄门侍郎,又从黄门侍郎转任礼部尚书,同门下中书三品。

  他也成了宰相。

  他叫李林甫。

福祸相依

  

  

  风。

  冷风。

  冷风吹。

  蛋。

  坏蛋。

  大坏蛋。

  

  甫。

  林甫。

  李林甫。

  山。

  禄山。

  安禄山。

  

  张九龄、李林甫、张守珪、安禄山,原不可能有交集,但还是有了。

  故事,还要从张守珪先生说起,他是一个功勋卓著的武将。

  

  张守珪,陕州河北(山西平陆)人,威武健壮,慷慨节义,人都爱和他来往,因他骑得一屁股好马,射得一手好箭,所以在军营中一路晋升,直到当上了平乐府别将,他的上司,是当时镇守北庭的郭虔瓘守。

  当时突厥正入侵轮台,势头正猛,郭虔瓘奉命支援,半路上猛不丁就碰见了突厥的大股部队。突厥人碰见这么一支小分队,大喜,开始围攻。张守珪力大无穷,左右战士随他苦战,斩首千余级,生擒颉斤一人。张守珪因杀人无数,博得领导赏识,开元初年,幽州刺史卢齐卿尤其看重他,引他同榻而坐。

  曰:

  不出十年,子定当节度此州,成为国家重将,我们同僚,指日可待!

  不久,张守珪就成了建康军使。

  

  十年后……

  王君吷被灭后,河西震恐,李隆基下诏,以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张守珪同志娶了瓜州,先不去剿匪,而是督导大家烧制特大砖块,用于巩固城墙。据说,外城刚放上最后一块砖头的时候,胡虏的几万仁兄也刚好杀到城外。

  河西守军和百姓纷纷失色,他们见识过这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十小时后,胡虏被张守珪杀得满地找牙,河西欢呼。

  十天后,瓜州成为了都督府,张守珪成为了瓜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