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小混混

西葫芦炒鸡 著    2712 字     发布

 

  不同的是,街头的小混混除了偷鸡摸狗、调戏妇女外,是玩不出多大名堂的,但曹操同志就不一样了,他除了有一个了不起的爷爷,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这样的家庭背景,想不嚣张都难啊。

  曹操的品行还是让有些人看不惯,比如他的叔叔,为了挽救这个桀骜不驯的问题孩子,常常自告奋勇地跑到他父亲那儿去告状。

  告状起多大效果不清楚(以曹阿瞒同学的一贯表现来看,估计接受点家庭暴力是免不了的),但副作用却极为明显:曹操很讨厌这个叔叔,两人关系紧张。也难怪,自古以来,打人小报告的行为都是归为叛徒、间谍一类,都是不受欢迎的。

  曹操决定给叔叔一点颜色瞧瞧,武力对抗是万万不敢的,但其它的歪脑筋还是可以试试的。

  他用的法子是装病——抽风,而且配以痛苦不堪特写镜头。

  侄儿抽风,好管闲事儿的叔叔赶紧去告诉曹嵩。曹嵩赶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曹操同学活蹦乱跳,哪里像个病人的摸样?

  曹操后发制人,我没事啊,叔叔不喜欢我,他才巴不得我中风呢。

  反间成功!

  这样看来,曹操同学从小还极有表演天赋呢。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曹嵩原本就对弟弟经常告状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下曹嵩同志再也不相信弟弟的话了。

  其实早曹操10岁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胆子特大的人。

  有一次他在老家的涡河里游泳,不巧遇上一条蛟龙(应该是水蛇一类的东西)。此时,曹操显示出他过人的胆量,不但不逃跑,反而主动出击,与蛇共舞。

  水蛇眼见讨不到什么便宜,只好溜走了。

  曹嵩拜曹腾为干爹后,曹操也和父亲一起搬到京师洛阳,开始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后来,曹操和袁绍认识了,俩人逐渐成为要好的朋友。

  当然,要指望两个纨绔子弟在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可能的,搞点恶作剧倒是蛮在行。

  有一次,曹操同袁绍一起去观看别人的婚礼,看着人家闹热,两人也想帮着添把火——打算将新娘子抢走!

  不图别的,就为刺激,找个乐子,娱乐一把。

  这可是高难度任务,要知道,抢人老婆,坏人好事历来都是被人切齿痛恨的,何况参加婚礼的亲友团人数众多,要是人家被抓住,喜剧就悲剧了。

  天大的困难也难不住这两个机灵鬼。

  他们先溜到主人的花园中藏起来,等天黑尽了,猛然放声大喊:“有贼,快抓小偷啊!”

  声东击西,效果不错,参加婚礼的人们纷纷从房内跑出来,曹操乘乱钻进房内,拿把刀子将新娘劫持出来。

  玩大了,那就赶紧跑吧。

  也许是由于做贼心虚,袁绍慌忙中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中,怎么也爬不出来。还是曹操同学脑瓜活络,急中生智大喊道:“小偷在这里!”

  这时袁绍同学也顾不得疼痛,从灌木丛中一跃而起……

  由此可见,曹操的胆略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综合那天晚上两人的表现来看,曹操胆大、灵活善变,当仁不让是首犯,而袁绍的表现实在不如曹操那么出彩,也就是个从犯,但千万不要以为袁绍同学胆子不如曹操。

  那要看什么时候。

  有段时间,曹操和袁绍为一些事情关系处得很僵,袁绍决定给曹操一点颜色看看。考虑到自己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赢的实际情况,袁绍决定玩点阴的——派出杀手去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和我过不去,就让你吃飞刀!

  不愧是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的高干子弟,连思维方式也异于常人。

  刺客领命出发,从窗户外向曹操的房间里甩来一把飞刀!

  低了!

  没关系,低了咱就那就再补一刀!

  高了!

  原来曹操早已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身体状态,趴在床席上,终于化险为夷。有如此精准的算计,袁绍只有吐血的份儿。

  小时候玩不过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长大成人的袁本初同志也一直玩不过诡计多端的曹孟德,实在郁闷之极。最后还是官渡之战帮他解脱了——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真是个克星啊!

  爷爷曹腾同志圆滑,老子曹嵩同志腐败,根据遗传学推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儿子曹操同志应该……应该不是什么好鸟。

  根据遗传学优生优育理论,应该是如此。

  从小时候来看,的确如此。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成年后的曹操也应该如此。

  错误。

  事实上成年的曹操,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是能臣,是实干家,也是英雄,作风比较正派,方式也比较激进,要说什么政治野心,那简直就是没影儿的事情。

  在当奸雄之前,曹操是英雄。

  但正派并不意味着老实,其实曹阿瞒同志打小都是一个无比狡猾的人。自古以来,官场上混的老实人都是走不了多远的。个别能力特别拔尖的,运气特别好的,能混上丞相位置也就阿弥陀佛了,比如诸葛亮、比如鲁肃、比如荀彧。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小时候是小滑头,长大是大滑头,人老了也是老滑头,不然早就被同道中人给玩死了。

  人不但要有真本事,还得滑来滑去的,才能在江湖中立足,不容易啊。

  现在就说说曹操同志是怎样走上仕途的吧。

  由于曹操从小不务正业、诡谲奸诈,是个问题孩子,大一点又是个问题少年,长大后更是个问题青年,不爱死读书,也不爱读死书,太不符合时代潮流,因此,从小看大,他官二代(应该是官三代),除了吃喝玩乐,把家败光外,今后不会有多大息。

  但也有人看好曹操,觉得假以时日,他一定是个栋梁之才。

  其实,以曹操同志的家庭背景,入朝为官那是小菜一碟。

  在东汉,要想当官容易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说它困难其实很容易;说它容易,其实很困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选官制度的问题。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四个时期的变化:秦朝以前实行贵族世袭制,秦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贵族世袭制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接班。老子是什么官爵,儿子今后接班还是什么官爵,一个金饭碗,世世代代传下去,慢慢吃利息。

  进入隋朝,隋文帝同志开创了伟大的科举制,科举制简单地说就是考试制度。形式上有点类似于当今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想当公务员,光靠老子的身份就想吃白食,蒙一个官做是不行的,肚里没墨水更是不行的,无论阿猫阿狗,一切在考场上见,让成绩说话。

  汉朝既不是世袭制也不是科举制,有自己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说白了就是推荐制度:太守、州牧、九卿等二千石以上高级领导干部看谁有才,看谁顺眼就把他作为孝廉或者秀才推荐给朝廷,经过上级考察合格后出来做官。

  光忙着推荐别人,自家的孩子咋办?

  放心,这点朝廷早就为你们考虑好了——任子。

  凡是任期满三年的高级领导干部(二千石)的公子哥儿可以走绿色通道自动获得晋级资格,连一般待定、考察程序都免了,这种人性化的照顾措施叫任子。

  因此,曹操那样的高干子弟,完全可以在体制内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然后坐上官场直通车,当个幸福的官二代、富二代,别人只有眼睛冒火的份儿。

虽说有优惠政策,但令人奇怪的是,曹操似乎并不想走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就业,成年的他,不再斗鸡遛狗,开始结交天下名流。

  

  曹操明白,靠走后门得来的乌纱帽,是没什么含金量的,也是为士人所鄙弃的。即使依靠任子当官了,那些士人照样敢骂你这个关系户没文化。

  真正受大家尊重是那种经过正规途径(被人察举)步入仕途的官,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