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掌管机密

西葫芦炒鸡 著    2621 字     发布

少数民族将领可以镇边,但一定要有盘根错节的脉络延伸至朝廷,去担任文官才可以。这一点,李世民做得非常好,李治做得也非常好。阿史那三人当中,最后一位阿史那承庆就是少数民族将领中入朝为宰相的典型,只不过后来的情况不太一样了。历史上叫承庆的人很多,现在有个光禄卿卢承庆,在未来,还会出现个阿史那承庆。

  这段故事,还要留到以后说。

  其他人都封官儿了,沙钵罗呢?

  这个问法有问题,沙钵罗是可汗名,现在该叫阿史那贺鲁。贺鲁现在跟李治混了,李治把他当果盘儿供在太庙拉风一把之后,就该以叛乱罪(死罪)杀了他。可是,临刑前,贺鲁对萧嗣业说:“我本是亡虏,为先帝所容忍,先帝待我不薄,我却辜负了他!今日之败,是上天的愤怒。我听说中行刑肯定是在市场上的,我希望能将我杀死在昭陵之前,也不负先帝对我的恩重如山!”

  李治听讯,哀怜,赦其死罪。

  西突厥所有种族部落均成为唐朝都督府(共六个),所有附属国全部置办州府,向西一直到波斯(朗),一并归入安西都护府管辖。可惜的是,沙钵罗的承受能力明显比颉利低,被赦免后没多长时间,就郁闷而死,葬于颉利墓旁。

  李杜争端

  李治文治武功,都不如李世民。但偏偏是他享受到了有史以来唯一一段主上受人钳制(老臣之后是武后),臣子分外给力的时代。在战争上,苏定方完胜西突厥,随后,龟兹(音:求慈,今敦煌)内乱被唐军摆平。五月,李治以龟兹为安西都护府的中心,又措置西州都护府,用以镇住高昌故地。

  六月,营州都督程名振受到了李治的表扬。

  程名振同志除了有个营州都督的官衔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让人注意的官职——东夷都护。程都护是老将了,早就在隋末的时候就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立下了不少战功。六月份,一份报告提交到了李治手中,深刻阐述了对于高丽渊盖苏文(泉盖苏文)的几点认识。李治一琢磨,既然这样,那就打吧。

  于是,派给程名振一个帮手。

  这个帮手,就是威震天下的左领军中郎将薛礼,薛仁贵!

  首先,程名振和薛仁贵二人领着几个兵杀到了赤烽镇(辽宁海城),拔之,斩首四百余级,俘虏一百多人。

  然后,高丽方面表示不能示弱,渊盖苏文派大将率领三万大军堵住程名振进路。这个大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豆方娄。

  最后,程名振方面表示敌军人数太多,自己手头又没几个兵,所以干脆用刚刚赶来的契丹兵打吧。

  结果,程名振大破豆方娄,斩首两千五百级。

  好了,事情到此打住,我只是为了说明一下外围战况而已。在战争上取得骄人成绩的李治,不免会有一种和老爹平起平坐的感觉。但是,治国不光是靠打仗,还要靠内政。内政方面,李治搞得怎么样呢?历史告诉我们,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靠”,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我靠”,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靠!靠!!靠!!”,四个字,一塌糊涂。

  就在程名振和薛仁贵在外头拼死拼活打仗那会儿,人家李治把中书令杜正伦给气死了。在开始说明情况之前,有必要对杜正伦进行一下正式介绍。

  【杜正伦】

  杜正伦,出生在长安,相州(河北)洹水人。隋朝时,两位杨姓皇帝非常重视举秀才,天下获得秀才称号的也就那么十来个,杜正伦家就出了仨。这事儿可比一家三兄弟都考中北大还牛逼,想想招生人数,再想想一个朝代是多长,就会明白杜家的得意之处了。所以,在当时,人们都十分佩服杜正伦家。

  李世民筹建文学馆的时候,杜正伦顺利杀入。

  贞观元年,魏征上表举荐杜正伦,李世民听谏,擢升其为兵部员外郎。有人说,已经很厉害了,贾政混了几十年才混得个工部员外郎,杜正伦是个书生,上来就当了个员外,了不起啊!可还有人说,李世民没看中杜正伦,原因就是……

  杜正伦是记载李世民起居的,他必须将李世民的一言一行全部如实记载下来,而且这东西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不能看的。某日,李世民对杜正伦说:“朕坐朝,不敢多说话,一定是有利于人民事情朕才敢说。”杜正伦提示李世民道:“臣当的是左史,陛下说错一句话,不单单损害百姓的利益,还损害了您自己的利益。臣秉笔直书,是要给千万年以后的人看的。”李世民大悦,赏赐杜正伦彩缎二百匹。

  升官儿,从从(没重复)五品的员外接连升到正三品的中书侍郎。

  李世民喜欢和书生谈论天下大事,他置办的酒席有四位常客,他们分别是:韦挺、虞世南、姚思廉、杜正伦。

  某次,李世民突然问了一个特别刁钻的问题:“我听说就算是神龙也是可以驯服的,但龙颔上有逆鳞,但凡抓着的都必死无疑,人君也有!”四人都是饱学之士,哪能不知道李世民话里头的意思。逆鳞者,龙脖子上逆着生长的鳞片,有碰着这种鳞片的人,下场就是死。李世民后边说人君也有,意思就是君主和龙一样,有碰着君主痛处的人也会必死无疑。

  却听李世民接着道:“你们经常摸我的逆鳞,朕知道那是为了国家危亡!朕想到你们是一片赤胆忠肝,所以今天请你们来一起开心一下!”于是,赐敢于直言的四人金帛,但数量有别,说话又直又狠的得到的多,平日里较少提建议和意见的得到的少。又有一日,李世民下诏,让杜正伦当太子左庶子。

  此时的太子,是李承乾。

  李承乾小时候乖巧,长大了乖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李承乾连德高望重的人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杜正伦?李世民也觉得杜正伦镇不住李承乾,就对他说:“我儿年幼,没有功业,我常常每件事都教育他。现在他监国了,我和他不能朝夕相见,所以安排你辅佐他。要谨慎,多鞭策!”

  后来李世民觉得话没说到位,再度跟杜正伦说:“朕十八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人间真情虚伪,酸甜苦辣无所不尝。等到即位,处置完一件事,一定要等谏言,等到之后才能释然,更何况太子生在深宫,什么事都不知道!人主不可以自骄自满,如果藐视任何谏言者,天下就再无人肯说实话了。所以,朕孜孜不倦的不是武功,而是让臣下敢于直言。爱卿要把这话渗透给太子,希望能对他有点儿帮助!”

  于是,封杜正伦为南阳县侯,兼任太子左庶子。杜正伦出入两宫,掌管机密,以办事牢靠著称。

  可惜,杜正伦碰上了李承乾。李承乾不服管,杜正伦上谏,不听。杜正伦无奈,旁敲侧击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告诉他说:“太子亲近小人,爱卿可以旁敲侧击,他再不改,你就告诉我。”从那天开始,杜正伦整天提着脑袋伺候太子,玩儿命上谏,却怎么也管不住。杜正伦发飙,把李世民的原话告诉了李承乾。

  李承乾心想:哟,敢拿我爹吓唬我,行,小子儿,让你爹等着给你收尸吧!

  于是,李承乾奏表李世民,李世民一听,怒了。他责备杜正伦说:“你怎么把我交代给你的私话泄露出去了?”杜正伦说:“我循循诱导,太子不听,拼死上谏,太子还不听,所以就拿陛下的话镇他,希望他能回到正道上来。”李世民不爱听到这种狡辩式的解释,怒气不消,贬杜正伦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