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大将

西葫芦炒鸡 著    2705 字     发布

  厥的可汗为人幽默,他答应麴文泰派兵,也的确派了兵。可等人家侯君集领着大军渡过戈壁滩,屯兵高昌都城之下的时候,突厥的大可汗竟然卷着老婆孩子一溜烟儿往西狂逃而去,足足跑了一千多里地。

  此时最痛苦的当属叶护,叶护是可汗派来的,现在,可汗连唐军的人影都没见到就已经往西天方向逃去了,他该怎么办?可汗是为了逃命,他哪顾得上叶护如何如何。叶护该怎么办?叶护急出了汗,找到了该问题的答案——开门投降。

  麴智盛本不想投降,他知道西突厥的友军就在不远处的城池里看着自己,没事儿的。可是,没等侯君集过去打,叶护就已经开门投降,这让麴智盛大吃一惊,无奈,也开门投降。唐军刚开始打,就胜利了。这是侯君集的功劳,他采取的高歌前进是造声势,把所有敌人都吓破胆;而下一步,就是分兵。

  侯君集将大军分成几股,攻打不肯投降的城池,一口气打下二十二座,俘获八千零四十六户人口,共一万七千七百人。

  九月,侯君集虏着麴智盛和高昌群臣豪杰而还。大唐宴会三天,犒劳将士,将高昌置为州县。从此,大唐东到大海,西到焉耆,北到大漠),南到林邑各置州县。在这里面,最有名的当属安西都护府。李世民以高昌为西州,以浮图城为庭州,又将交河城设置成为安西都护府,留兵镇守。

  如此大喜之事,就该犒劳功臣。最高功勋者,便是总指挥侯君集和副总指挥薛万均。此二子破国而归,让李世民特别高兴。可是,就在他准备大赏功臣的时候,有人告诉他:陛下先别急着封赏,其实,侯君集和薛万均在高昌都干过见不得人的事儿。

  李世民闻言大惊,忙问其故。

秦王大将

  

  原来,侯君集攻破高昌之后,不能令行禁止,导致所收财物多为将士所盗。东西就放在那儿,想让人不抢容易,可想让人不偷,难。如果这样看,侯君集还真的挺冤枉,他仅仅是因为没能让手下收起自己的贪婪而已。可实际上,侯君集根本不是冤大头,他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经过一番盘问,李世民得知,将士们是在看见侯君集私自拿取珍宝之后,才放心大胆地对战利品动起了手脚。他们想,既然老大都拿了,我们拿点儿也是应该的,大家都是拜过小把的兄弟,谁都说不着谁。这样做,一发不可收拾,高昌国内财宝众多,却也经不起这么折腾。一番偷窃之后,所有值钱的、好看的物什基本上都被中饱私囊。

  现在弄清楚了,侯君集身为一军统帅,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用坏的行为带坏整个唐军,罪不容赦。于是,李世民下诏将侯君集等官员一并关押入狱,等候发落。

  值得庆幸的是,副帅薛万均成功躲避了这次处罚。

  此人身为武将,虽然有点儿惜命,但绝不爱财。但,子曾经说过,食色,人之性也。不喜欢这个,可以喜欢那个,薛万均同志在高昌犯的事儿就比侯君集更不光彩。侯君集等人刚刚被收押,就有人把薛万均告上了法庭,罪状是私通高昌。私通也罢,勾结也好,反正通敌是大罪过。于是,证据被交付到了大理,大理寺的官员一看,竟然是一个女人。很明显,薛万均在高昌玩儿女人玩儿出事儿来了。

  于是,薛万均私通高昌妇女的罪名就在朝廷上传开了。

  这些家伙,都得问罪。

  侯君集平时嚣张惯了,他下狱那会儿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高兴。可口才帝中书侍郎岑文本却为这么一个家伙鸣起了不平。他上疏说:

  高昌昏迷,陛下令君集征讨,胜利之后回师没几天,您就把功臣全都关了起来。君集等人的确有罪,但陛下您这么做怕会是让四海之人以为您只盯着别人的错误看,却对人家的功劳一律忽略。想想汉朝的李广利、陈汤,再想想晋朝的王浚,隋朝的韩擒虎,他们大胜的同时也都有罪,人主却认为他们有功,全都给予封赏。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就是说明了将帅之臣之中,廉洁奉公的少,贪婪奢求的多。所以,黄石公(张良的老师,神仙)在《军势》上说:“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急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

  有欲望,才能有闯劲儿。君集等人就是这样的人!我希望陛下将他们的功劳看得更重,将他们的大错看得更轻,让君集等人重新入朝。他们虽然不是清贞之臣,却也是贪愚之将,我们得到的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努力的大将,总胜过剩下一堆心怀怨恨的匹夫。陛下这样做,虽然委屈了法令,却能彰显道德。君集等人虽未受到惩罚,但他们的错误却愈发地成为人们的焦点……

  搞了半天,岑文本不是求情。

  李世民览罢,释然,将侯君集等人放了出来。薛万均的命不如侯君集的好,但也不赖,也有人替他求情,替他求情的正是当时很受宠的魏征。大理寺拿着那个高昌妇女要跟薛万均当面儿对峙,好让薛万均下不来台。这种情形很讨厌,就好比小三儿跟媳妇儿碰一块儿,让你选到底要谁一样,十分要命。

  正急得不知所措,魏征的一份谏书摆到了李世民面前,救了薛万均一命。谏书上说:

  臣听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现在让大将军和亡国的妇女对簿公堂,把隐私都说出来,实在会起到非常坏的作用。想想看,如果确有此事,我们除了把大将军杀了,还能得到什么?如果是假的,岂不寒了天下将士的心?怎么办都不好,不如不办。当年秦穆公饮盗马之士,楚庄王赦绝缨之罪,到了比尧、舜还要贤明,比这两位还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的陛下身上,我想,您一定会给与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马屁拍得那么铿锵有力、抑扬顿挫,那么思国思君、忧国忧民,实在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李世民看罢,大喜,将薛万均放了。

  出征高昌的将士,犯错的还有没犯错的,基本上都没受罚,但有一个人很是例外。此人是行军总管赵元楷,侯君集手下一员大将。他拍马屁的手段太低劣,以至于史书上都将其作案全过程记录下来,用以警示后人。以下是摘录并翻译他作案的全部内容:

  在出征高昌的过程中,侯君集所骑的马突然生病了。马头上肿起来一个大包,继而流脓。侯君集拍着马背叹息,此时,赵元楷同志站在一旁,满目苍凉地望着马头,比侯君集还心疼。赵元楷殷勤关切地问过该马的病情,内心非常急切。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动作。

  赵元楷同志用手竖起了中指(或者食指?),小心翼翼地将指头放在了马头的脓包上,沾足了臭脓,然后做肃穆地拿到鼻子跟前嗅了嗅。满目哀愁地望了大马一眼,整过过程持续了十秒钟。

  于是,回朝之后,他遭到御史弹劾,左迁括州刺史。

  大唐御史不是吃素的,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话说回来,对于赵元楷这个人,许多人还造出来另外一段故事。

  故事说他在贞观六年的时候曾经办过一件非常半调的事情——逼着老百姓穿着单衣出去迎接圣驾,还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随行官员,让李世民一顿臭骂,随后因为害怕,郁郁寡欢,没几天就死了。

  这个故事,非常具有故事性,可惜是假的。或者说,整体事件是假的,但前半段故事是真的。他拍马屁的水平差在官界十分有名,时常因为拍得太明显而被别人嫌弃。不记得是某学者还是某本书籍上说过赵元楷,说他贞观六年被李世民吓死,这显而易见是错误的。该同志贞观十四年都还在舔脓,贞观六年怎么可能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