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冤枉

西葫芦炒鸡 著    2640 字     发布

其实李靖是冤枉的,他根本没有让士卒抢东西,几万人都是见证者。对此,所有人都感到无奈,怨不得别人,这是李靖自身性格造成的。李靖此人在战场上口齿伶俐,头脑迅捷,厉若雷霆,而在朝堂辩论上却是个闷葫芦。当李世民责怪他的时候,他早就知道是有人谋害自己,却不肯说出来。我认为,估计他是想到了“越描越黑”这样的词语。

  其实,李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越描越黑的故事就在他眼前闪亮,仔细回想一下吧,出师未捷被软禁的李渊同志,曾经多少次向杨广表白过自己的真心,到最后还不是让他李靖给打了小报告;再想想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刘文静同志吧,对别人的诬告和他的辩解,李渊回应说,文静此言,罪名昭昭矣。多么可怕的现实,功高震主,主要弄死你,想不死都难。

  于是,李靖就憋着不说话。

  到最后事情弄清了,的确是有人暗示萧瑀,糊弄着他让他跑去找李世民告状。这事儿到最后,李世民找来李靖说:“靖兄,之前是有人谗毁你,现在朕已经明白过来了,哥哥莫见怪啊!”于是,又赐绢两千匹。李靖称谢,李世民苦笑。

  别看李靖性格深沉,人家可是大唐猛将中不可多得的双面手,出将入相,无人能及,这件事可以从下面一个决定中看出:

  自杜如晦病逝,右仆射无人。八月,以李靖为右仆射。

  李靖的智谋天下无二,满脑子都是好点子,可谓是惊世奇谋。这下他可以有啥说啥了吧?然而,当上右仆射的他此时却显现出了另一半光景。史书载:靖性沈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似不能言。李靖与宰相们一起参议朝政的时候,还是不说话。或者说,有话憋不出来。

  我原本可以这样说:虽然李靖是个闷葫芦,但还是凭着他卓越的才华当上了右仆射,以后论事都用笔写,不带说话的。

  但是,我依然坚持真理:虽然李靖当上了右仆射,但还是因为性格沉厚说不出话来,所以只能用笔上书,不带说话的。

  李靖不太爽,萧瑀也不怎么样。

  为了确保太子能够学到更多东西,李世民让前太子少保李纲为太子少师,让御史大夫萧瑀为太子少傅。这两者的境况现在有点儿不同。李纲上了年纪,腿脚不好,李世民专门赐给他一个步舆,让他坐车到庭。步舆,就是今天的轮椅。他以后上朝可以坐着轮椅,乘到阁下,然后再让人扶到禁中。每次到了东宫,太子都要亲自拜谢。

  李承乾处理政务的时候,李世民安排李纲和房玄龄当助手。相比之下,身为太子少傅的萧瑀处境就不太乐观。

礼仪之邦

  

  早些时候,萧瑀参与宰相议政,言辞激烈,就连房玄龄这样的才子都说不过他。李世民也倒喜欢听他的看法,但由于他的建议都比较偏激,所以很多都不予采纳。这段时间,忧郁的萧瑀同学变得更加忧郁了,因为皇上已经完全不听他的了。

  这实在不能怪李世民不听谏,要怪就怪萧瑀自己。这段时间闲的地老天荒的萧瑀同学先后把房玄龄、魏征、温彦博告上了法庭,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萧瑀告的没错,这些人的确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就比方说魏征曾经推荐过自己的亲戚,房玄龄因为怕媳妇儿发飙就不敢回家,温彦博的统计表格被属下填错。总之,全都是小错,无关痛痒。但到了喜欢鸡蛋里头挑骨头且富有强烈正义感的萧瑀那里,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他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着帝国的未来。

  皇上,你管还是不管?萧瑀表情果决地问。

  这件事情要查清楚再问。李世民示意萧瑀先回家歇歇,于是如是说。萧瑀一肚子不满地走了,等待李世民对魏征的处决。然而他又等了个地老天荒,皇上还是没下达处罚决定。李世民才不想过问这些芝麻谷子的破事儿呢,面对萧瑀坚决的弹劾,他保持了少有的沉默。这下萧瑀不高兴了,心想:我说错了吗?

  魏征、房玄龄、温彦博他们有没有错?

  有错。

  有错该不该查办!?

  该。

  那位什么皇上还护着他们!?

  因为所以,自然原理,不解释也可以。

  听完这种的解释,萧瑀若有所思,继而若有所失。他真的好难过好伤心,打参与朝政以来,他的意见和建议多数都被李世民忽略,日子过得很不舒服。受不了被冷落的感觉,萧瑀同学上书一封,自愿退出御史大夫的行列,只担任太子少傅,不再过问朝政。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萧瑀这人,有原则,有正义,有道理,有脾气,什么都有,就是没心眼。他先是被封德彝等老家伙当过枪使,后来又被路人甲、路人乙挑拨,现在没人搞他,他自己倒不乐意干了。李世民看着朝堂之下文武百官,感觉有点儿疲劳。百官衣服共一色,这是几千年来的规矩。李世民决定改变。

  从武德四年李渊下诏颁布衣服诏开始,帝王和百官的衣服有了定式。

  李渊的衣服诏除了规定皇帝的着装外,还列出了群臣穿衣注意指南。群臣礼服有10种,朝堂上的大员官服颜色没有区别。对此,八月份,李世民下诏:

  以前穿的衣服没有任何差别,从今天开始,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四品、五品官员穿深红色;六品,七品穿绿色;八品穿青色;至于妇人参拜所穿,皆从其丈夫。

  李世民的这个举措被有些人指责说是“创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我也这样认为,就好比奥运会要分个金银铜三个等级,球队要穿不同队服一样,的确很森严,也的确让人产生了色差攀比心理。然而我认为,李世民此举只不过是为了更加容易区分品阶职权而已,并不是为了别的。如果这件事上李世民有点儿小幽默,那么,接下来,他的举动更加具有喜感。

  首先,他让所有边境官员不去阻挠流民迁徙,爱来来,爱走走,同时下令开荒。这次开荒对国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两个地点,一个是费州,一个是夷州。

  费州,江南之地,今天的贵州;夷州,江南之南,今天的台

  所以说,台是唐朝的一个州而已。

  其次,教化。李世民对教育一丝不苟,他曾经也对魏征同志抱怨过这件事情说:“现在天下初安,大乱之后,怕是百姓难以教化。”魏征不同意李世民的观点,他认为:“久安之民骄奢,骄奢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就好比饿人吃什么都香一样,现在这种情况再好不过了。”

  李世民对魏征的看法感到很新奇,不过当时有一名名叫封德彝同志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说:“战乱之后人心狡诈,所以秦严苛律法,汉采用霸道,就是因为教化不成才这样的,我们也应该这样办!魏征书生一个,不识时务,如果听信他的虚言,国家必败!”

  魏征反驳说:“三皇五帝教化子民,难道都是一路太平过来的吗?照封德彝所说,古人淳朴,今人讹诈,几千年过去了,现在的人还不早就成妖精了?人主如何能治!”好凌厉的剑锋,李世民笑了,魏征赢了。

  于是,李世民着手教化,广设学校。

  第三,减轻刑罚。当初李世民为了体验一下刑罚的残酷性,亲自跑到施刑的地方去观看。赶巧那天犯法的那人应该承受趾刑,也就是削掉一只脚。李世民看后,郁闷了老半天,后来对刑部说:“以后这个剁脚的刑罚就免了,实在是残忍。”后来,他又颠颠儿跑到法律顾问那里参阅法典,免除了几十条死刑定罪,由死刑改为无期。

  随后,喜感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