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功劳

西葫芦炒鸡 著    2667 字     发布

魏征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突厥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以抢劫为业,中原百姓恨之入骨。现在突厥灭亡,陛下不忍杀降,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回归故土,不能留在中原。戎狄很讨厌,弱的时候就降附,强的时候就叛乱,几百年来都是如此。现在降者有十多万人,几年之后,他们的人口就会成倍增长。如在中原,必为腹心之疾,到时候后悔莫及。晋朝初年,胡人杂居中,郭钦、江统皆劝武帝驱之塞外,武帝不从。二十年后,胡人所居之地频起叛乱,最后裂土成国,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请陛下明鉴!

  听了魏征的意见,温彦博认为:

  我觉得安排在河南、河北都不好,有违物性,根本不是存养的长法。不如学习一下汉朝建武年间安排匈奴的方法,部落全部存续,依照旧俗,让他们回到塞下最好。王者心存万物,天高地远,厚德载物,不舍秋毫。现在突厥穷困而投降我朝,怎么就冷眼相看呢?孔子说:“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如果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皆成吾民。到时候选出酋长,让他们保护大唐,畏威怀德,何患之有?

  ……

  分析以上建议,可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首先,朝中有识之士所思甚好,就是有一点脑门儿集体短路:塞外无人,则可无患。有草原,有河流,人自然而然会往草原去的,塞外依然可以有人。人,可以是东斯拉夫人,也可以是超级赛亚人。

  其次,李百药、颜师古等人的意见都提到分离实力,但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阿史那依然可以卷土重来,麦当娜也可以席卷漠北,横扫诸个部落,成为新一代戎狄头子。窦静是个粗人,说话口无遮拦,但计谋很不错,但用宗亲的方法取得关系,依然会不得人心,不关突厥百姓的事儿。而魏征,从历史教训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反对,却没有解决方案。

  最后,温彦博用的是强大的文化攻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温彦博认为,戎狄,不修文化的戎狄来抢东西,脸不红心不跳,打了败仗不觉得害臊,违反合约不觉得可耻,如果不去拥抱,去感化,去用廉耻之心温暖,未来一千年,一万年,突厥还是突厥,而不会融入华夏。有了产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了教育,让礼义廉耻和温良恭俭成为突厥百姓的习惯,未来谁还会干抢劫的勾当?

  更重要的是,温彦博的方法能够兼容并蓄,让突厥依然有自己的民族性格。

  经过慎重考虑,李世民采取了温彦博的方法,将突厥余众安排到了塞下。东自幽州(东北辽宁),西至灵州(宁夏附近),营盘广大。将突利故所划分为四个州,又把颉利的故所分为六个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统一管理。

  五月,以突利为顺州都督。李世民对突利说:“你是我哥,我是你弟,我有话直说。你的祖先投靠了隋朝,隋朝把他立为大可汗,掌握整个北荒之地,后来你父亲始毕却成了隋朝的边患,天理难容,所以你们才会亡乱至此。我之所以不立你为可汗,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你成了都督,应该遵纪守法,不可再掳掠抢劫。这样不单单是为了中原安定,也是为了保全你们宗族。”

  几日后,以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另外,加封阿史那思摩为右武侯大将军,又为开州都督,统领颉利旧众。至于李世民为和对阿史那思摩如此特别,完全是因为此人的忠诚。颉利从富翁变成破落户的时候,所有人都背叛了他,唯有阿史那思摩跟随,到最后竟与颉利一起被抓。李世民就喜欢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阿史那思摩的额外封赏。

  除了颉利、突利、阿史那思摩、阿史那苏尼失等重要人物外,其他突厥酋长全部被封为将军、中郎将等官职。五品以上的有一百多人,和朝内大臣数量相当了。你想想,被俘获的突厥酋长现在成了朝廷大员,数量竟然跟朝士相当,这究竟是唐朝的朝廷,还是突厥的朝廷?

  很明显,这是唐朝的朝廷。大唐胡气甚重,对此,李世民说,不论你是胡人,还是汉民,是新人,还是旧人,是老是少,都是我大唐子民,既然都是自民,自当同等对待!

  讨论完这么大的一个议题之后,李世民安静了。他让朝内所有经尚书省判决不服的案件全部交由太子处理。太子李承乾目睹了颉利入宫,对突厥人颇具好感,特别是他们那毛茸茸的服装,还带个大球,敲着大鼓,吹着牛皮,真好玩儿。

  可现在不是玩儿的时候,时年十二岁的李承乾要做的事情就是裁决政务,这是李世民交待给他的任务。李承乾天资聪颖,八岁那年就被李世民扶上台面处理朝政,颇得大臣美誉。为了锻炼李承乾的行政能力,李世民将尚书省不能处理的事情全部交给了他,实在处理不了的再由李世民处理。

  李承乾聪明,但再聪明他也是个小孩,这不,有一件事情他就处理不了了——李靖贪渎。

  这事儿是可爱的萧瑀同学挑起来的。

  御史大夫萧瑀同志在战后又冒了出来,此次他状告李靖的罪状是:李靖破颉利牙帐,御军无法,突厥珍物,虏掠俱尽,请付法司推科。

  推科,问罪,意思就是往火坑里推。

  这件事儿,李世民必须出来说话了。为了不让萧瑀捅娄子,李世民特别交代他万不可入省弹劾,否则我跟你急。在李世民感觉来说,此时定有蹊跷,说不定萧瑀这家伙又让人当枪使了。于是,诏令李靖觐见。李靖到来,李世民厉声责问,李靖顿首谢罪。

  你问一个人罪过,那个人顿首谢罪,是不是就说明他承认错误了?

  当然是了。

  可实际情况是李靖根本就没抢东西,他不是那种人。那么,他为何伏地谢罪,他有什么难言之隐?猜对了,李靖的确在隐瞒一些东西,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一段旷世奇缘说起。

  其实,李靖是为了虬髯客。

  李靖的妻子名叫张出尘,也就是名闻天下流芳百世的风尘三侠之一红拂女。她原是杨素府中一歌妓,此人芳华绝代,貌美如花。杨素引见李靖之时,两人才开始相知。后红拂女与帅气而又高大的李靖相恋相爱,直到如今。野史之中的虬髯客,其真实名字为张行三,也喜欢红拂女,后从军李靖帐下,乃自绝于张出尘,与李靖夫妻义结金兰。

  李靖率兵攻打颉利的时候,张行三率领五千人从侧翼搅扰,突厥军大乱之后,张行三管不住所率士卒,士卒争抢财宝,张行三无力回天。此事原本只有李靖知道,却不知为何走漏消息,被朝中嫉恨李靖者得知,故而撩拨萧瑀。萧瑀大脑短路,上奏状告李靖。

  李靖堂堂铁血汉子,金兰之交,绝非苟且!他决计不肯把张行三供出。

  李靖自知张行三败露则会人头落地,而自己有大功,功过相抵,可免一死。于是,这才有了刚才那出戏。其间可歌可泣之故事,一如传奇!

  读过上面的事情,请问你对李靖的看法如何?

  答:我感觉靖哥哥好英俊,纯爷们儿,为了兄弟,两肋插刀!

  嗯,很不错,但不要太过激动,因为上面的故事是我编的。

  那么,李靖真的让人抢东西了?没人知道,反正李靖磕头谢罪了,就当是有呗。等着挨罚吧!李世民看着唯唯谢罪的李靖,叹口气说:“隋朝史万达破贼有功,没有得到赏赐,还因罪致死。可是朕不这样办,朕要记上你的功劳,赦免你的罪过!”于是,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加食邑五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