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茂密

西葫芦炒鸡 著    2691 字     发布

这里有洞穴,洞穴里平地,生长着茂密的草木,方圆数百里,四面环山,仿佛世外桃源。母狼在这里生下十个孩子,阿史那是其中之一,经过数代繁衍,逐渐达到数百家,走出洞穴,臣服于柔然,被迁移到金山(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打铁,由于金山形状类似头盔,而俗称头盔为突厥,遂称之为突厥。

  二是出自索国。索国在匈奴以北,部落头领叫阿谤步,有十七个兄弟,其中一个名叫伊质泥师都,是母狼生的。阿谤步等人都非常愚蠢鲁莽,部落遂被他人灭亡,而伊质泥师都却比较聪明,能呼风唤雨,他娶了两个妻子,一个是夏神的女儿,另一个是冬神的女儿。她们为伊质泥师生下了四个儿子,长子讷都六居住在践斯处折施山,号称突厥。讷都六有十个妻子,所生的儿子都随母姓,等到讷都六死后,兄弟们相约谁跳得最高,即推举谁为头领,阿史那年龄最小,但却跳得最高,遂被兄弟们推举为主。

  三是平凉杂胡。《隋书》称,突厥祖先是平凉的杂胡,姓阿史那,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消灭北凉沮渠氏后,阿史那率领五百家投奔柔然,居住在金山。

  撇开神话因素不提,综合突厥起源的三种说法,大致可以理出如下脉络:突厥祖先为匈奴帝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后曾被灭族;后逃往高昌北山避难,国中有十姓,北魏灭亡北凉后,突厥依附柔然,被安置在金山南麓,成为柔然的锻奴。

  据《周书·宇文测传》记载,(西魏大统)“八年(公元542年)……转行绥州事。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乃于要路数百处并多积柴,仍远斥候,知其动静是年十二月,突厥从连谷入寇,去界数十里。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自是突厥不敢复至。测因请置戍兵以备之。”这是突厥出现在中史书中的最早记录。由此可知,在东西魏分裂前后,突厥族作为柔然的附庸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西魏大统十一年(公元545年),为了牵制柔然,西魏丞相宇文泰派人与突厥联系,第二年,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门给西魏进贡,也就是在这一年,铁勒(即高车)将要进攻柔然,阿史那土门率领突厥军队截击,大破铁勒军队,收降了五万余落。阿史那土门自恃强盛,又自以为与柔然有恩,遂向柔然可汗阿那瓌求婚。谁知阿那瓌听后大怒,让人将阿史那土门痛骂了一顿,说道:“你不过是我的打铁奴才,怎敢说出这话!”阿史那土门也勃然大怒,杀死了柔然来使,与柔然绝交,并派人前往西魏求婚。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宇文泰答应把西魏公主嫁给了阿史那土门,第二年,即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阿史那土门率军大破柔然。阿史那土门自称伊利可汗,皇室子弟称为特勒,领兵将领称为设,建立了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原。

突厥第一任可汗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门仅仅在位一年即死去,公元553年,其子阿史那科罗继位,被称为乙息记可汗,乙息记可汗阿史那科罗也仅仅在位不足一年就去世了,临死前,他没有把汗位传给儿子阿史那摄图,而是传给了弟弟阿史那俟斤(又名阿史那燕都)。阿史那俟斤号称木杆可汗,突厥在木杆可汗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史·突厥》称:“俟斤又西破嚈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至北海,五六千里。”

  第一任可汗阿史那土门还有一个弟弟,叫阿史那室点密,也就是第二、第三任可汗乙息记可汗和木杆可汗的叔叔,在公元556年率领十万大军西征,他先与波斯萨珊王朝的库思老一世结盟,共同攻打西域霸主嚈哒,并以阿姆河为界瓜分了嚈哒的土地,阿史那室点密也因此功而被封为西部可汗,名义上受东部总可汗木杆可汗的管辖,但实际上已取得了独立地位。此后,在阿史那室点密的努力下,突厥又与东罗马联盟共同对抗波斯帝国,势力越过阿姆河,延伸至里海一带。

  由于突厥第二任可汗乙息记可汗阿史那俟斤在位时间太短,儿子太小,在他死后就确立了兄终弟及的汗位继承原则,第三任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在位二十年,到他北周天和七年(公元572年)去世时,同样没有把汗位传给儿子阿史那大逻便,而是传给了弟弟佗钵可汗(名字不详),但这个时候,佗钵可汗的大哥、乙息记可汗的儿子阿史那摄图已经长大,佗钵可汗就以之为治理东部的小可汗,号称尔伏可汗,又以弟弟褥但可汗的儿子为治理西部的小可汗,号称步离可汗。

  第四任可汗佗钵可汗在位10年,到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去世时,继承就出现了问题:佗钵可汗没有兄弟了,而下一代的堂兄弟们都已长大,谁当大可汗就是个问题了——是回过头来让第二任可汗乙息记可汗的儿子阿史那摄图当呢?还是让第三任可汗木杆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大逻便当呢?佗钵可汗临死前只对儿子阿史那庵逻说:“我哥哥木杆可汗把汗位传给了我,我死之后,你应该避让阿史那大逻便。”由于木杆可汗在位时间很长且威望很高,又是直接传位给佗钵可汗的,因此,从佗钵可汗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是想把汗位还给木杆可汗这一系的,然而,木杆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大逻便母亲出身低贱,阿史那摄图在堂兄弟们中间年纪最长,也坚持说:“如果立阿史那庵逻,我就率领众兄弟服从,如果立阿史那大逻便,我就兵戈相向。”于是,突厥贵族在佗钵可汗死后竟然拥立了阿史那庵逻(因其在位时间太短,不算一任)。阿史那大逻便不服,总是派人来辱骂阿史那庵逻,阿史那庵逻无耐,就把汗位让给了阿史那摄图,至此,汗位又回到第二任可汗乙息记可汗一系了,但阿史那摄图为了安抚另外两个堂弟,分别封阿史那大逻便为阿波可汗、阿史那庵逻为第二可汗,他自称沙钵略可汗;此时西面可汗阿史那室点密已死,其子阿史那玷厥,号称达头可汗。

  在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看来,自己的父亲木杆可汗在位时间最长,又是他把汗位传给的阿史那庵逻之父佗钵可汗的,人家阿史那庵逻父子自愿把汗位还给我,与你阿史那摄图有什么相干!你却最终渔翁得利了!

  而在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看来,是自己的父亲乙息记可汗把汗位传给了弟弟、你阿史那大逻便的父亲木杆可汗,才有了木杆可汗传给佗钵可汗,现在既然要还,就得把汗位直接还到我这里来,我当大可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由于在汗位继承问题上的纠纷,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就与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和第二可汗阿史那庵逻有了隔阂,这种隔阂加上隋朝的离间终于酿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内斗: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军在白道之战中大破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败后,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听说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里通隋朝,不禁大怒,袭杀了阿史那大逻便的母亲,阿史那大逻便无家可归,只好西逃,投奔了西部堂叔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听说大怒,派遣阿波可汗率领十余万大军东进,与沙钵略可汗交战不止,突厥汗国走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