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纳谏

西葫芦炒鸡 著    2733 字     发布

”唐太宗说:“这一教训过去不久,我们应当牢记在心啊!”一次,唐太宗说:“梁武帝君臣只会清谈,侯景之乱,百官连马都不会骑;梁元帝被北周军队包围,还在讲解《老子》,群臣身穿戎装听讲,教训太深刻了。朕喜欢的只有尧、舜、周公、孔子之道,把这比作是鸟有翅膀、鱼有池水,没有了这些,就死掉了,一刻钟也离不开啊!”

与此同时,唐太宗即位之后,还非常重视探讨为君、为政之道。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一月三日,唐太宗设宴款待群臣,席间,演奏《秦王破阵乐》,唐太宗说道:“朕昔日受命专门负责军事,民间遂创作了此曲,虽然没有文德的雍容,然而,大业由此奠定,我不敢忘本。”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连忙说:“陛下以神武平定天下,靠文治岂能与之相比?”唐太宗说:“靠武力平定大乱,守住大业则要靠文治,用文用武,全在乎时代不同。你说文不如武,这是不对的。”封德彝忙叩头道歉。闰三月二十日,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从小就喜欢弓箭,自以为已经谙熟了其中的奥妙,前不久,我拿了十几把好弓,给做弓的工匠看,可是,工匠却说:‘这都不是好材料做的。’朕询问原委,工匠回答:‘木料的中心不正,它的纹理就时常倾斜,这种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却不直,因此说不是好弓。’朕听后才恍然大悟。朕以武力平定天下,用过的弓实在是太多了,可是,我却仍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何况我当上皇帝时间很短,明白的治国道理肯定比我对弓箭的知识要少很多,我对弓箭的知识尚且有缺失,更何况是治国的道理呢?”从此以后,唐太宗下诏命令凡是京师的官员只要是五品以上的,都要在中书内省轮流值班,每次召见,唐太宗总要下令赐座,详细询问宫外的情况,了解百姓们的疾苦以及国家政策上的失误。六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与侍臣们讨论周朝和秦朝国运长短的原因,萧瑀回答:“商纣王是个无道昏君,周武王发兵征讨;周朝没有罪过,而秦始皇却灭掉了六国。虽然二者都得到了天下,但人心所向却并不相同。”唐太宗说道:“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周朝得到天下之后,推行仁政,而秦朝得到天下后却更加推崇诈术和暴力,这是二者国运长短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夺取天下时,还可以采取非常手段,但取得天下之后,就应该推行王道了。”

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样才能称为明君?什么样称为昏君?”魏征回答:“君主之所以能贤明,就在于他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之所以昏聩,就是因为偏听偏信。《诗经》说:‘古人说过,还需问问割草打柴的。’昔日,尧舜治理天下,住的房屋开了四个门,听取、观察四方的事物,所以才无所不知,像共工、鲧这些人无法蒙蔽,奸佞之人也不能迷惑。秦二世却把自己藏在深宫之中,远离臣民,偏信赵高,结果等到天下崩溃了,他还浑然不觉。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各地变民攻城略地,他也毫不知情,所以说,君主能够做到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那么,朝廷上的贵臣就难以蒙蔽君主了,这样一来,下情也一定能够上达了。”唐太宗非常欣赏魏征说的这些话。他又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君臣治理国家,总是不如前代,这是什么原因呢?”王珪回答:“前代的帝王治理国家主张清心寡欲,崇尚无为而治,把老百姓们的愿望和想法当成是帝王自己的心思,到了近代,君主想的只是要损害百姓利益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任命的大臣已不再是满腹经纶的儒学大家。汉代的宰相没有一个不是精通经书的,如果朝廷遇到疑难问题,都能够引经据典进行处理,所以,百姓们人人懂得礼仪,国家也随之太平,到了近代,重视武备,轻视儒生,还有以刑罚来治理国家,儒家的行为规范受到损害,淳朴的民风也随之变坏。”唐太宗非常赞同,从此以后,对于通晓儒学又兼具治国的实际才干的官员,往往会得到破格提拔。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让人印象深刻,但历史上建立如此丰功伟绩的君王也不是没有,唐太宗之所以被人称为君主的楷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那种孜孜求治的激情、从谏如流、见善思齐的胸襟。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但每个人也都自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有的人自以为自己是几近完美的,自己的存在有存在的理由,因此,谁都愿意听到别人的赞美,增加自我的信心和存在感,当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否定评价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感到不舒服,如我等凡夫俗子尚且如此,对于至高无上的君王做到从善如流更是难上加难了。天下事说起来容易,轮到自己亲身去做就难了,因此,不论唐太宗本身是出于什么心态努力做到从谏如流、见善思齐的,但他毕竟做到了这一点,这本身就非常难得。他能做到,大家却做不到,他就可贵,就是榜样。纵观中史上的君王,包括近现代,在虚心纳谏这方面,唐太宗确实是“一人而已”!包括后世曾经评价过他的人也无人能够望其项背。这就是楷模。

沧海横流,文治武功,转眼即逝,唯独唐太宗给后世留下的这种精神财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瑰宝!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询问萧瑀:“隋文帝是个什么样的君主?”萧瑀回答:“他能够约束自己,遵从礼仪,勤于政务,每次上朝,都忙到天黑,五品以上的官吏都能与他一起坐谈国事,侍卫们也是轮流吃饭,虽然他不是一个仁爱开明的君主,但也说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了。”但唐太宗却持不同的意见,他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人性格明察秋毫,但内心却不开明。内心不明,就会观察不清;太过苛察,就会满腹疑虑。再加上他是欺负孤儿寡母而夺取的天下,总是担心群臣内心不服,不肯信任百官,事事要亲自决断,虽然费心费力,却未必事事合理。群臣明白他的内心,也都不敢直言,大家只不过是顺从旨意、照章办事而已。我就不是这样。天下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千头万绪,必须要予以变通处理。只有把事务交给群臣研究,由宰相斟酌,考虑稳妥之后,再上报给我决定,下令执行,岂能让皇帝一人日理万机、靠自个决定呢?况且,就算一天决断十件事情,五件不行,处理正确的固然好了,但错误的又该如何?一天天下来,错误堆积如山,国家怎能不灭亡?哪能比得上任用大批贤能之臣,皇帝只需依法监督呢?”遂下令各部门一旦发现政令不妥的,不得只管执行,要尽到臣子们的责任。

说到唐太宗,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他的求谏、纳谏。

唐太宗面容威严,前来觐见的百官在他面前往往会紧张得手足无措,更不要说进谏了。唐太宗意识到以后,每次接见群臣,总是刻意表现得和颜悦色,以期能听到群臣的劝谏,进而了解到朝政的得失。他曾对朝廷重臣们讲:“人要想看清自己,就必须要有一面镜子;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必须要靠忠臣。假如君主自认为自己非常圣明,臣下也不敢进谏,要想国家不败亡,能成吗?到头来,君主丧失了自己的国家,而臣子们也不能保全自己的家庭。像隋炀帝君臣们就是不远的例子:隋炀帝拒谏饰非,非常残暴,臣下不敢说话,致使他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虞世基等人也被处死。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你们以后发现对百姓不利的措施,一定要极力劝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