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腹背受敌

西葫芦炒鸡 著    2674 字     发布

李靖没有做丝毫停留,立即率领军队直抵江陵城下。趁着刚刚大胜的余威,这位老哥指挥大军顺利攻下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

所谓“水城”,顾名思义,就是有水的城,其实也就是停泊战船和训练水军的地方。不用说,唐军攻占水城,一定得到了很多的舟船。

如何处置这些东东呢?

李靖给李孝恭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请将这些船全部散放江中!”

小李同志听后,不自觉的张开了嘴巴,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出这里边的道道,可又不大好意思问。

其他唐将可没这么多小九九,他们纷纷说出内心的疑惑:“打败敌人所缴获的东西,应该充分利用,为什么要放弃呢?”

咱们的“战神李”尴尬的笑了笑,带有一丝歉意的解释道:“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军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统兵将领们很多都是大老粗,你得跟人家讲明白点)

意思大体如下:萧铣的地盘太大了,我们是孤军深入,倘若攻城不破,必定被人家的援军来个反包围,即使获得这些船也没什么用处;不如将它们散放江中,堵塞下游,援军见了,还以为江陵已被我们攻破了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疑兵之计”了。

不得不佩服的说:高,实在是高!

写到这里,估计有人要不满了:你小子马屁拍得够响呀,起作用了吗?还是看史书中的记载:梁之援军见到己方的舟船散落江中,还真以为首都出了大事,全都疑惧不前。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萧铣的军队人数虽多,但真正忠于自己、肯为自己卖命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属于那种“墙头草、有奶便是娘”类型的。

不久,唐军在李孝恭和李靖的指挥下,向江陵城发起了潮水般的围攻。

江陵城,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它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有“七省通衢”之称。据某些资料统计,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帝王之城!

可以这么说,江陵城或许在地理形势上比不上长安,甚至比不上洛阳,但却绝对配得上一个成语:坚不可摧。

换句话说,只要萧铣下定决心死守,唐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摆在李孝恭和李靖面前的,是一块真真正正的硬骨头,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凭借几万人马(而且还是水军)就想打下江陵城?嘿嘿,基本没门!

江陵城

但是,但是,但是……

为什么我要用这么多“但是”呢?因为下面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无语、太让人惊讶、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看着凶神恶煞、拼命爬墙的唐军士兵,文人萧铣的心理很快就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却是质的变化。他着急,他担忧,他害怕,他无所适从,他喊天不应叫地不灵,他自我感觉已是走投无路,于是他气馁了,于是他绝望了,于是他打算放弃!是的,你一点都没有看错,他真的打算放弃。

理由呢?

萧铣对群臣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不福佑我大梁,不能再支持了,若一定等到力尽而屈服,那会使百姓蒙受祸患。怎能因我一个人的缘故,而陷百姓于毁灭之中呢?”

Mygod!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爱民护民的仁义精神,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这更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感动吗?确实让人感动,尤其是在那个视民众为草芥的时代、那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

我相信,萧铣是发自真心的关心他的百姓的,绝对没有做作,更没有沽名钓誉。

但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要狠狠地鄙视一下。

萧老哥,您也太容易放弃了吧?作为乱世中的地方割据者、枭雄级的人物,最起码的素质应该是有的吧,比如百折不挠的韧劲!可您倒好,一遇到挫折,立马就怂了。(这里的“您”不是反讽,而是一种尊重)

为百姓着想,是没错,是很伟大,但也要分情况啊!

首先,您不是普通的民军小首领,您是坐拥南方大块土地、40万士兵的梁帝。民军小首领可以随便投降,但您绝对不能!

再者,当前面临的窘境真的不能克服吗?您真的确定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了吗?您就不能支撑个把月看看局势的发展吗?后来的历史表明,萧铣投降几天后,前来援救的梁军达到了10万!换句话说,如果萧铣能坚守几十天,唐军必定是腹背受敌。

最后,也是最让人气愤的,您怎么知道投降可以免除百姓的祸患?对方是如狼似虎的士兵,不是跟你一样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倘若他们来个屠城呢?即便不屠城,那来个大抢劫呢?老百姓不是照样遭殃!而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简直多的数不过来。

因此,萧铣选择投降,又是一步超级大臭棋。哎,这老哥真是一个臭棋篓子呀!

这个时候,恐怕有朋友要奇怪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阻止呢?对此,我也感到甚为不解,按照常理来说,如此烂的决定,不可能所有人都赞同啊!难道大家看到大势已去,全都在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不久,咱们的梁帝下了一道命令:开城门。

守城的将士们听到后,震惊不解之余,全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些可爱的战士们没有那么多的小算盘,他们只是想为大梁、想为皇帝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可这样的机会已经彻底没有了。

他们的泪水之中一定包含有两个字:遗憾。

接着,萧铣带领百官来到了唐军的营门,对李孝恭说道:“当死的,只有我一个人罢了,百姓无罪,希望不要杀掠。”果然是个正宗的好人啊!

李孝恭不置可否,赶紧带领大军进入了江陵城。

唐军诸将领看到大功告成,兴奋异常,一起请求道:“士兵们出来打仗不容易,应该有所奖励。”

意思再明白不过:老大,下命令吧,咱们开抢!

可怜的萧铣,好心的萧铣,现在你懂了吧,你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江陵城的百姓们,你们要倒霉

梁,落幕!

就在李孝恭马上就要下命令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做岑文本。

这位老兄一看形势紧急,赶忙过来劝说道:“隋无道,群雄并起,江南人民受苦不堪,王师到此,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实为去危就安。今若纵兵掳掠,不仅士民失望,且江岭以南无复向化了!”

意思大体如下:江南人民不愿意再受苦了,所以才投降。今天要是来个大掠夺,那些没投降的地方还怎么敢来归附?

听着像是劝说,实则是一种威胁!而且讲的有理有据,不由得你不听。这就是言语的魅力呀,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那是绝对不一样的。

李孝恭听完后,如醍醐灌顶,立即发出一道严令:若擅自劫掠,格杀勿论!

就这样,江陵城的老百姓躲过了一劫,不是因为爱民如子的好人萧铣,而是因为利益。这也再度证明了萧老兄的幼稚,说句难听点的,他甚至还不如岑文本。当然了,这个岑文本也非常人,后来颇受唐太宗重视,成为名重一时的人物。

不过,唐军诸将并没有死心,他们脑子一转,将目光对准了那些梁军将帅:“这些人抗拒我大军,罪大恶极,建议籍没其家财产,用以犒赏官军将士。”看来,大伙儿是铁了心要捞点油水了!而且说实话,这点要求一点都不过分;战场拼命是为了什么?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