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冲锋

西葫芦炒鸡 著    2726 字     发布

搞笑的是,这位老哥还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今众心甚锐,此天赞我矣,因此决战,必将大捷。”狂晕,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凌敬知道后,毫不退缩,全力争论,但终究还是未能“拧过大腿”。

窦建德的爱妻曹氏,一个女流之辈,也过来劝说:“凌敬之言可从,大王何不纳也?请自滏口之道,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以自救,此则郑围解矣。今顿兵虎牢之下,日月淹久,徒为自苦,事恐无功。”

老窦听后,脸上有点挂不住,便厉声回答道:“此非女子所知也。且郑国悬命朝暮,以待吾来,既许救之,岂可见难而退,示天下以不信也!”

哎,怎么说呢?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位暴汗的夏王了:傻逼。如果说上一句话还能称作是理由的话,这句话就只能算是恶搞了!历史上本已有个宋襄公,亲爱的老窦呀,你又何必跟他去抢那个称号呢?“蠢猪式的仁义之师!”

战前

不管是对还是错,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就要拿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实现它。

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信念。

其实,决定没有对与错之分,而关键看执行。一个好的决定,如果执行不力的话,到头来也不过是垃圾一堆;一个看似差的决定,如果执行得当,也同样能够取得不凡的效果。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所以,我认为,只要做出了决定(或许是错的),就应该勇敢坚定的走下去,不要有丝毫的退缩,更不要半途而废。

能够占据几乎整个河北、能够拥有数十万军队、能够打败宇文化及,凡此种种,无不证明着一件事情:窦建德绝非等闲之辈,绝对有着常人所不及的能力和智慧。

或许在我们后人看来,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以其谋略和胆识,谁又能料到会不会创造第二个奇迹呢?(第一个奇迹是打败薛世雄)

几天之后,夏军侦察兵送来了一条极为关键的情报:唐军正在黄河以北放牧马匹,而且数量巨大。

老窦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敌方战马缺乏喂料,决战的时刻快到了;只要唐军再次大规模放牧,便可趁机发起猛攻,一举拿下虎牢!

应该说,这是一条相当不错的计策,充分考虑到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情况。但可惜的是,此策刚一成型,就被一个人全部偷听了去。

这个人是谁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他就是唐军安插在夏军之中的间谍。战争从来不缺乏腥风血雨的打斗,但也不缺乏惊险刺激的谍战,此处便是一例。

李世民得知夏军的“阴谋”后,内心一阵激动;他明白,破敌的良机来了!经过短暂的思考,咱们的小李哥决定来一招“将计就计”。

第二天,他亲率骑兵来到黄河以北,赶着上千匹马进行放牧,声势颇为壮大。等到天黑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的快马返回虎牢。

窦建德很快就获悉了唐军的行动,他大喜过望,立即发出了一道命令:“全军列阵,决战。”

统一进程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战,开始了!

唐军:士兵总人数在1万左右,包括玄甲军以及后来的增援部队,全部是唐军精锐中的精锐,士气旺盛,战斗力强。领兵将领均为当时名将兼猛将,随便拎出一个来都能独当一面。总指挥是“超超级”猛人李世民。

夏军:士兵总人数在10万左右,士气低迷,战斗力远不及唐军。领兵将领没有什么名气,且自私贪财,压根儿没法跟唐军的猛人们比。总指挥是窦建德。

总体来说,唐军的优势在“精”,夏军的优势在“多”,算是平分秋色吧!

虎牢大决战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时间过的很快,李唐已经建国四年了)农历五月初二清晨,夏军在虎牢关外的汜水东岸布阵,北依大河、南连鹊山,正面宽达20里,并擂起千面大鼓向唐军挑战。

李世民在汜水西岸列阵等待,他登上一处高地,瞭望对方阵型,然后对属下众将说道:“贼起河北,未尝见大敌,今度险士嚣,令不肃也;逼城而阵,有轻我心。待其饥,破之果矣!”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小李对老窦的这番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的确,窦建德自起兵以来,还真是没有遇到过强悍难缠的对手(薛世雄太倒霉,不算),唯一一个就是幽州的罗艺,而罗艺只不过是一个势单力薄、割据一隅的小寇而已。对付这样一个顺风又顺水的家伙,李世民采取的策略简单而有效:等!

不一会儿,窦建德派出来一支200人的死士,涉过汜水,明目张胆的向唐军耀武扬威。李世民轻蔑一笑,命令手下200名普通士卒向前与之“嬉戏”。

双方在汜水岸边展开一对一的厮杀,最后竟然打了个平手!夏军的这200人应该是老窦手中的王牌,属于皇帝贴身护卫级别的;而唐军的这200人却仅仅是随机指定的普通士兵,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由此可见,唐军士兵的战斗力已经牛逼到了什么程度!

窦建德一看没占到什么便宜,心里有点火。

这时,郑军使者王琬出场了,此人乃是王世充兄长的儿子,颇为老王所器重。这位小王同学骑着隋炀帝的青骢马,穿着光鲜锃亮的铠甲,飞马来到两军阵前进行炫耀!至于目的,搞不清楚,难道是为了让对手眼馋?

李世民惊讶的对众人说道:“果然是一匹良马呀!”(哈哈,还真有眼馋的)

旁边的尉迟敬德听后,单膝跪地:“臣请求夺取此马。”

李世民爽朗一笑,说道:“怎能因一匹马,而失去勇猛之士?”

可还没等他说完,尉迟敬德已经和两位手下策马飞驰而去!

但见大地扬起一片尘土,三骑径直冲向王琬。小王一看,心中大惊,急忙催马往后撤退;或是由于太过害怕,这位老兄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尉迟敬德不依不饶,竟然一直追进了夏军军阵里边。夏军士兵担心伤着王琬,不敢随意放箭,只得无奈的看着两个人玩“捉迷藏”游戏。

没多久,尉迟敬德追了上来,只见他虚晃一刺,轻轻松松的将王琬擒入怀中。紧跟着,这位黑煞星牵着青骢马,疾驰而归,竟然没有一个敢阻拦的!

看着尉迟敬德近乎神一样的勇猛表现,唐军士气暴增,李世民也是大为开心。接着,这位小哥派人赶赴黄河以北,调回那1000匹已吃饱喝足的战马。

两番折腾下来,时间来到了中午。

夏军士兵又累又饿,竟然来了个非常搞笑的举动:集体坐在地上。干嘛?休息!我晕,这什么体质啊,也太差了吧,才他娘的仅仅半天而已。哎,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了:无语。

很明显,时机已经成熟,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为了保险起见,李世民决定先试探一下,他点出一员大将和300骑兵,然后做了如下吩咐:“请公出敌阵的西边,若贼人严整不动,则速回;若贼动,则发起强攻。”

此大将领命而去,率兵直趋敌军军阵之西。

一切如李世民所料,夏军果然出现了动乱。

小李微微一笑,然后披挂上马,接着大吼一声:全军出击!

此时,黄河以北的战马刚好返回。

于是乎,1万名唐军战士跟着自己的统帅渡过汜水,向对岸的10万夏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决战收尾

面对着如狼似虎的唐军,尤其是唐军精锐骑兵,夏军士兵明显处于下风,阵型很快就出现了局部的松动。

搞笑的是,在如此不利的局势下,窦建德的指挥却发生了严重的失误。这位老哥比较爱惜自己的身体,他没有像李世民那样亲自迎击,而是急匆匆的后退到了一处斜坡附近。那意思仿佛在说:弟兄们,给我顶住,我在后面保护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