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对峙

西葫芦炒鸡 著    2698 字     发布

咦?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李老儿怎么变的这么快?莫不是被二儿子这番豪言壮语给说动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李渊说的那几句泄气话绝不是其本意,而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激将法。话说,咱们的李老兄用这招也是情非得已,谁让裴寂这小子如此垃圾呢?而自己又实在不好意思主动要求儿子去收拾残局,便只好用上这一招了。

几天之后,李渊发出总动员令,召集起了关中地区的所有精兵,全部交由秦王李世民来统领!关于这支军队的具体人数,史书中没有记载,保守估计在5万。

经过十多天的准备,咱们的“超超级”猛人率领军队出发了!

没多久,大军来到了龙门境内的黄河岸边。

当时恰逢阴历11月中期(快到圣诞节了),天寒地冻,一片肃杀,黄河也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

凛冽的北风如同锋利的尖刃,肆意的割着战士们的手和脸,铠甲和兵器也随之发出锵锵的声音。李世民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握缰绳,静静地望着远方,有一些愁容、也有一些兴奋,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几分钟后,他发出一道命令:过河。

5万人马同时行动,一齐踏上了坚冰;马蹄声、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一部和谐的乐章!

很快,将士们全部渡河完毕。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是立即发动进攻,还是静待时机?

咱们的小李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山的军事形势,然后做了一个决定:进驻柏壁。柏壁,位于山西新绛西南,在浍州和安邑之间。

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且看当时的局势(附有地图):

刘武周占据晋阳,是宋金刚部的后援;宋金刚占据浍州,拥有全部精锐;二者互为犄角,不可轻动任何一个。而进驻柏壁,则可以有效威胁到宋金刚,只要能打垮或拖垮这支军队,刘武周也就不足虑了!

应该说,这绝对是一招妙棋。有多妙呢?妙到了很多人竟然不相信这是李世民一个人想出来的,非要说是出征前就已经制定好了的。对此,我不做过多评论。

曾有将领请求主动出击,李世民作了如下回答:“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利在速战;我军宜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冲其心腹,待其粮尽计穷撤退时,再行攻击!”意思很明显:耗,看谁耗过谁,俺是主场俺不怕。

也就是说,咱们的小李同学预备采取对付薛仁果的那一套,而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一套!

管用吗?老宋可不是小薛呀!

对峙

没错,宋金刚的确不是薛仁果,因为他比薛仁果更狡猾、更老道!

这位猛人得知唐军的军事行动后,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联合虞州一带的民军(被裴寂逼反的那支)、蒲州一带的王行本(尧君素的铁杆部下),对柏壁的李世民形成包夹之势。不过,这位老哥并没有妄动,而是跟对手一样采取了“静观其变”的策略。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英雄所见略同”吧!

不得不说,李世民确实碰到了敌手,而且是高段位、专业级的敌手。

头一个月,双方相安无事,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实质性的战斗。但期间却发生过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

有一天,咱们的小李哥领着一支骑兵队外出侦查。到达目的地后,他命令其他骑兵全都散开(应是为了扩大侦查范围),自己则带着一名亲兵到旁边的山丘上休息。可能实在是太累了,两个人竟然全都睡着了!

正在这时,一条蛇快速的爬了过来,并向那名亲兵的面部移去。亲兵一下子惊醒过来,一睁眼,大吃一惊:无数敌军骑兵正向这边围来!

这名亲兵赶紧叫醒李世民,两个人二话不说,立即上马疾驰而去。可跑着跑着,马却跑不动了,后面的敌军越来越近,情况十分危急!就在此时,牛逼的一幕出现了:李世民勒住战马、拿出强弓、搭上大羽箭,只听“嗖”的一声,对方小头目应声而死。其他敌军一看,全都吓傻了,哪里还敢前进半步!

第二个月,有一方出问题了。

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出问题的一方是李世民!什么问题呢?正是最最要命的粮食;由于处于对方的半包围之中,后勤供给难以保障,军中开始出现粮食危机,虽然还不是太严重。

怎么办?只能依靠就地征收了!

小李同学赶忙派人四处张贴告示,内容大体如下:我老李家缺粮了,希望大伙儿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帮我们渡过难关。落款:秦王李世民。

让人不可思议和无比惊讶的是,正是这么一些毫不起眼的告示,竟然起到了超级好的效果。本地及附近的老百姓一听说秦王有困难,立马将自己家的粮食全都捐出来了,就好像遇到困难的是自己的亲儿子!

好奇心比较强的朋友要问了:李世民的个人魅力真的这么强吗?说句实在话,我也有这种疑问。按照常理来说,才20来岁的小屁孩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魅力,即便他确实曾取得过一些军事成就;再说了,李世民并没有直接管理过当地,要说有什么“利民之举、好处”之类的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莫非是强征?纯属猜测,纯属猜测。

但不管怎么说,唐军的粮食问题暂时解决了!

搞定这件大事之后,李世民立即着手给对方制造麻烦:派出一支2000人的骑兵部队秘密前往浩州(位于西西部,今西汾阳市。

继续对峙

如前所述,一路狂奔的裴寂并不知道,山西还有一块地方没有落入敌军之手,这个地方就是位于山西西部的浩州。

而浩州守将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被捉住又逃了出来、命特硬的李仲文!没错,这位老兄又被李渊派了回来,而且摊上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协助裴寂。

度索原惨败后,李仲文带领自己的属下逃进了浩州城;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浩州城竟然成了他的福城、成了他的“自我正名”之城!失败,真的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你有没有一颗正确对待失败的心:如果消沉害怕,那就彻底成了失败的俘虏;但如果能屡败屡战,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王世充如此,李仲文亦如此!

之后的几个月里,李仲文凭借这座坚城击退了刘武周的无数次进攻,打的老刘同志一点脾气都没有。或许他不适合野战,但绝对适合守城战!

浩州城就如同一个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山西的地界上、钉在了刘军的心窝上,也钉在了宋金刚的粮食补给线上。

李世民之所以派出2000骑兵部队秘密来浩州,原因正是基于此:一则是增强浩州的防卫力量,二则是骚扰刘军的补给线。这一招,说句不好听的,确实很阴!不过,这也正好印证了一句话:兵者,诡道也。

2000骑兵打一场决战或许比较困难,但干掉后勤部队还是绰绰有余的。不久之后,效果便凸显了出来,因为宋金刚也开始出现粮食危机。

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老宋知道,刘武周也知道。

对此,老刘同志决定用武力予以解决,他派出了一支1万人左右的部队,预备拿下浩州城,彻底拔掉这个让人极度难受的钉子。可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因为李仲文再一次出色的守住了城池!

没办法,刘武周只得将粮食补给线往东移。他奶奶的,惹不起还躲不起嘛!为了以防万一,他打出了自己的另外一张王牌:曾在雀鼠谷击败李仲文的黄子英。

要说,这位黄老兄真不愧是一位杰出将领,他以自己的武功、谋略、大胆、细心、预判,接连数次瓦解唐军的骚扰,保证了这条新补给线的畅通,也解决了宋金刚的粮食难题。其中的精彩程度,足够写一部书的了。(《隋唐演义》怎么没写写这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