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投降

西葫芦炒鸡 著    2653 字     发布

  第二天,可怜的、无计可施的小薛同学开城投降。

李世民“一战定西秦”,为我们献上了第一道经典大餐。其中既有消耗战、闪击战,又有伏击战、夹击战,还有步骑兵协同作战,几乎处处都闪耀着卓越的军事思想!

有将领曾疑惑地问道:“您舍弃步兵不用,又没有攻城器具,仅依靠轻骑直捣敌城,我们都认为不可,而最后竟然成功了,是什么缘故呢?”

李世民回答道:“宗罗睺所率领的骑兵基本上都是陇外之人(应是青海和甘肃交界一带),将领骁勇、士兵凶悍;我虽运用计谋打败他们,但斩首俘虏并不怎么多。倘若延缓,这些人进入折墌城中,再加以抚慰,就不容易攻克了;若紧急追击,这些人就都会散乱归还陇外,城中必定虚弱。薛仁果吓破了胆,没有时间计谋,这就是我能够取胜的原因!”

大家听完后,全都心悦诚服。

不久之后,李世民押着薛仁果等人回到了长安城,然后在市集上将其斩首。曾称霸西北的薛氏家族就此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历2帝,共2年。真的是“兴也倏忽、败也倏忽”啊!

平心而论,薛氏父子是有机会的。但不知为何,这爷俩老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难道真的是祖上没烧高香?

灭掉薛氏家族后,李渊大为开心。他破天荒的搞了一场盛大的酒宴,以犒劳获此大功的西征众将士。

紧接着,咱们的李老哥追赠刘感为平原郡公,以表彰其对大唐的忠勇;封秦王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这个职位类似于国家的军队总司令兼N个地区的军政长官),以表彰这个好儿子的伟大功勋。

话说,好事也成双!

就在李渊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有一名使者从东方赶来。

换姓:李世绩

这位使者的名字叫做郭孝恪,乃是徐世绩手下第一谋士,而他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送一封信给李密。

李渊知道后,很是奇怪,就派人问道:“先生只是来送信吗?”

郭孝恪倒也爽快,便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

李密西奔后,徐世绩一时无所属。

就在这时,一个人从长安城赶来,并带来了皇帝李渊的一封劝降信;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征(当时还只是一名无足轻重的小喽啰)!

徐世绩看完信后,内心一阵绞痛,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瓦岗,对于咱们的小徐来说,那就是第二个家呀,能不难受嘛!

接着,这位小哥做了一个痛快的决定:归顺李唐。放眼天下群雄,也就李唐还能拿的出手了!什么王世充呀,萧铣呀,窦建德呀,顶多也就是跟自己在一个数量级上。

下定决心后,徐世绩极其仁义的想到了前主子李密,然后对心腹郭孝恪说了这么一番话:“魏公已归大唐,如果我自己上表向唐主献地,是自邀功劳而彰主公败绩,还是把土地人口军人数目造册,总启魏公,让魏公自献。”(真乃义士也)

听完郭孝恪的叙述后,李渊又惊又喜,一张老脸乐开了花,并对旁边的人感叹道:“世绩不违背仁德,不邀功请赏,是个纯正的臣子!”

说完之后,立即下了一个诏令:赐姓李氏。

就这样,徐世绩摇身一变成为了李世绩。

朝中群臣知道此事后,全都非常开心,只有一个人除外;不用说你也猜出来了,这个郁闷的人正是魏公李密。

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这位老哥刚来到关中地区时,所受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现举一例:李渊曾专门派使者前来迎接慰劳,而且场面宏大。

对此,李密极为高兴,对属下牛逼哄哄的说道:“吾所举虽不就,却是恩结百姓;山东连城数百,以吾之缘故,当尽归顺。同窦融相比,功劳也不算小,难道不给一个台司(宰辅重臣)来干干吗?”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李老兄到达长安城后,大唐皇帝李渊却只是封了他一个虚职:光禄卿,并赐爵邢国公。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史书中也没有任何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渊绝对不敢重用这么一位“大鳄”级的人物!

李密表面上虽什么也没说,但内心却极为不满。只不过,这个家伙隐藏的好,没有让外人看出来。

攻克折墌城后,李渊曾恨恨的在大殿上说道:“薛氏父子杀我士卒甚多,一定要全部诛杀其同党来告慰亡魂!”

群臣听完后,全都选择了沉默。为什么不沉默呢?难道忘了那一两万尸体组成的山了吗?

但李密却勇敢的站了出来,劝谏道:“薛氏父子暴虐残害无罪之人,这是其灭亡的原因,陛下又何必怨恨呢?心怀归附的民众,不可以不安抚。”

李渊一听,觉得在理儿,便放弃了这一荒唐想法。同时,也在内心深处对李密敬佩有加:果然是强人呀,难怪能够独自对抗大隋正规军!

但敬佩归敬佩,李渊终归还是没有重用眼前这个猛人。还是那句话:太强悍了,不敢用呀!

李世民领兵快回到长安的时候,李渊曾经派遣李密前去迎接。

“绝世二李”终于碰面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可惜,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一处安静的房舍里。

两个大猛人仅仅互相寒暄了几句,就分开了。

李密给李世民留下什么印象,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李世民却给李密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对此,史书中有详细的记载:

李密先是震惊叹服,接着对人说了这么一番话:“真是个英明神武的主子,不如此,凭什么平定祸乱呢?”

飞鸟出笼

迎回风光无限的秦王后,李密又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直到郭孝恪的到来。

当这位曾经的瓦岗老大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无尽的后悔;TMD,当时自己怎么会选择投降李渊呢?为什么就没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倘若能够投靠徐世绩,自己不还是魏公吗?

哎,郁闷,郁闷,真的是太郁闷了!

真应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选择,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会做出那个正确的选择;如果非要给这个选择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永远。”

不久之后,李唐举行盛大的酒宴。

李密作为国家的光禄卿(掌管酒膳之事),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组织操办的责任!对此,咱们的李老哥悻悻不快,跟王伯当抱怨道:“身为大丈夫,却做此类琐事,难道不是一种羞耻吗?”

王伯当也有些看不过去,便以同情的语气回答道:“天下之事全在您的掌握之中,绝不会长久这样。”

李密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一个谋略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大概几天之后,这位老兄向皇帝李渊上奏道:“臣空受荣誉和宠爱,安坐京师,却不曾为国家尽一点力。崤山以东的地方,大多由臣的老部下所控制,臣请求前去招降安抚!”

李渊一听,大为开心,当即做出了答复:好。

但其他大臣却极力反对,个别的甚至专门跑到皇宫里来劝说:“李密为人狡猾、反复无常,如今派他出去,便如同放虎归山,一定不会返回了。”

李渊却不这么认为,他自信的说道:“帝王自有天命,不是他小子能够取得的。倘若叛变离去,就像拿草箭射向草丛中罢了!”

众人一听,只好乖乖的闭了嘴。既然皇帝不急,自己急有个屁用呀!

临出发前,李渊特意准备了一份薄酒,并将李密喊了过来。两人四目相对、深情对望,如同两个即将分别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