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巅峰的瓦岗

西葫芦炒鸡 著    2728 字     发布

经过连番恶战,费青奴光荣战死。

  

  此役,瓦岗再次取得大胜。

  

  王世充逃回营地后,悲痛不已、连连落泪,为阵亡的好兄弟费青奴。好好安息吧,哥哥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几天之后,越王杨侗再次派遣使者前来慰问。

  王世充这次没有多想,而是借机提了一个要求:经过多次作战,士兵疲惫不堪,已经损耗的差不多了!

  越王这孩子倒也通情达理,立马满足了老王的要求:我现在把东都的兵权交给你,希望你好自为之。

  就这样,王世充因祸得福,幸运的成为了洛阳城的No.1。

  

  不过,咱们的老王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庆祝了,他立即调兵遣将,将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派上了场。靠,他娘的,老子豁出去了,不成功便成仁,就不信打不过李密这个疯子!很明显,费青奴的死已经让王世充彻底丧失了理智,在他心中已经只剩下了两个字:复仇。

  

  最终的决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经过一番积极的调遣,王世充的总兵力再次达到了顶峰:保守估计有10万人;主要以效忠朝廷的地方军为主,乃是杨家朝廷最后的家底!

  没办法,中央军已经损耗的差不多了,只能由这些地方军来撑门面了。另外,随着费青奴的阵亡,无比善战的淮南兵也基本上被打残了。

  老王同志报仇心切,再次主动发起进攻!

  

  老规矩,在这场大战开始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

  官军:总兵力不低于10万,战斗力较强;缺点是士气比较低落,各军之间磨合不够,令行难以统一。

  瓦岗军:总兵力不低于8万,战斗力很强;缺点是刚经过一场内讧,人心有些散乱。

  综合而论,双方是半斤对八两,实力相差并不明显!

  

  或许是由于准备不足、或许是受“火并事件”的影响,瓦岗军很快就败下阵来。

  王世充没有追击,命令大军在洛水北岸驻扎下来。

  双方隔着洛水再次展开了对峙!

  

  一晃,10多天过去了。

  咱们的老王先急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缺粮!

  没错,瓦岗军有着充足的粮食供应,根本不怕这种阵地战;而官军却怕,而且是非常的怕。

  怎么办?

  王世充狠了狠心下了一个命令:各军自建浮桥,渡河攻打贼军!就是这条看似毫不起眼的命令,最终要了大伙儿的命。

  

  刚开始的时候,官军进展非常顺利,个别部队已经成功渡过了洛水。有一位叫做王辩的猛人甚至于攻破了瓦岗军设置的栅栏!

  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咱们的老王同志却误以为王辩中了埋伏、打了败仗,竟然命人吹响了收兵的号角。

  这下子热闹了,渡过河的士兵纷纷往后退,与正在渡河的士兵挤在一起,真的是前进不得、后退不行。大多数浮桥因承受不住突然加重的重量,断裂开来,无数的士兵掉落水中!

  

  李密是谁?当然不会放过这一绝世良机,立即率领五百敢死勇士发起了冲锋。

  

  战斗过程可想而知,官军将士不是被砍死就是被淹死,洛水为之不流!史载,仅淹死的士兵就有1万多人。

  更可惜的是,很多杰出的官军将领也死于乱军之中,比如王辩、杨威、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等。

  

  其中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叫做魏德深。

  如何当好一名地方官?

  

  比起战场上的那些风云人物来,魏德深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因为他仅仅是一名小小的一县之长。但比起那些砍砍杀杀的猛人来,他又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他取得了一项令当时和后世之人无法企及的成就:为政清平宁静,不严而肃!

  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看看这个小人物是如何做到的。

  

  魏德深,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曾干过一些书记员之类的工作,后来调任某地做县长。

  “征高丽”开始后,苛捐杂税种类繁多,征税的使者前后百端,而且纲纪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百姓不堪负担,许多人就此被迫走上了盗贼的道路!

  面对这一极其严重的情况,魏德深既没有抗拒捐税,也没有强行征敛,而是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有无相通。什么意思呢?且听我慢慢道来: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穷人和富人,穷人肯定没有多余的钱来交税,但富人却可以;咱们的老魏同志便劝说富人拿出一些粮食来接济已经交税的穷人,以便让大家都能渡过难关!

  有人要问了,富人不都是坏人吗(为富不仁)?富人和穷人不是两个阶级里的人吗?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富人之所以会“为富不仁”,绝对跟当地的大环境有关,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优秀的管理者,富人为什么要为富不仁呢?至于分阶级的想法,就不用我做过多批驳了吧。

  此法推行后,很快就收到了奇效。当地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魏德深的治理艺术可见一斑。

  

  不久之后,天下大乱,盗贼蜂起。

  魏德深的上司是个窝囊废,接连几次征讨,结果全都失败,而且每次都将器械武器等丢失殆尽。没办法,此人便想出来了一个歪招:各县必须按时制造好器械武器,否则以军法处置!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也为了免于受罚,绝大多数县长只得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将工匠全部集中在厅堂,命令衙役轮流监督,昼夜修造。

  唯有魏德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工匠们可以随意选择场所进行修造,只需尽力即可,完不成也没关系。另外,老魏同志还多次告诫衙役:不必比其它县造的多、造的好,从而无谓增加百姓劳苦!

  有趣的是,工匠们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尽心竭力,竟然提前完成了任务。

  神奇吗?的确神奇,但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爱民者,民恒爱之。

  如此一个好官,老百姓怎能不爱戴呢?即使是在乱世之中,即使是在那样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

  

  后来,魏德深将要被调到其它地方任职。当地百姓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朝廷闻知此事后,又将咱们的老魏调了回来。当地百姓闻之,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瓦岗军兵临东都后,魏德深领兵千人前往支援。

  不久,老魏的那名窝囊废上司带领全省投降了李密。得知这一消息后,战士们思念自己的亲属,于是经常走出洛阳城门,面对家乡的方向放声痛哭,然后再返回城内!

  有人看到这一情景后,于心不忍,便劝说道:“不如也投降吧,何为自苦如此。”

  这些战士全都流着泪回答道:“我们与魏大人一同前来,怎忍心舍他而去呢?”

  

  最终的决战,魏德深不幸阵亡。当地的民众直到现在还在怀念着他!

  

  不知不觉的想起来了一句话: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那些一心为民的人,将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

  瓦岗巅峰

  

  看到众多大将一个一个挂掉,王世充脑海里闪过几个字:大势已去。

  完了,这下子是真的完了!朝廷的最后一点家底也被自己败光了。

  没办法,这个家伙只好率领残余的士兵向北逃去。

  当夜,狂风突起、大雨滂沱、气温骤下(恰好是正月),无数士兵冻死在路上。史载,被冻死的人数达到了1万!

  几天之后,历经千辛万苦的老王才终于来到了河阳一带(今河南孟州市,属于朝廷控制范围,离东都比较远)。

  

  由于败的实在是太惨,王世充内心极为恐惧:他娘的,这可绝对是杀头之罪呀!

  怎么办?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咱们的老王想出来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好法子:亲自将自己绑起来,然后主动向越王请罪!我估计,这小子的如意算盘是这么打的:若是朝廷宽恕,可以证明自己的忠心和悔过之心;若是朝廷治罪,干脆也造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