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害怕

西葫芦炒鸡 著    2751 字     发布

  一段时间之后,大隋和突厥交恶。

  面对突厥骑兵的屡次骚扰,咱们的大隋皇帝才再次想起了这位杰出的将领。换句话说,王老兄是沾了突厥人的光,才再次被起用!哎,因对手的存在而存在,反过来又去打击对手,人生真是有意思呀。

  

  猛人就是猛人!

  走马上任后的王仁恭表现出了相当强悍的一面,经常领着几千士兵与突厥人鏖战。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老兄竟然取得了很多次胜利!当然了,失败的次数也绝对少不了。

  对此,远在东都洛阳的杨广也是喜忧参半(不容易啊,竟然还在担心着边境的事情)!用吧,不太放心;想换掉吧,又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想来想去也没找到解决的办法,只好将就着继续用了。

  李渊担任晋阳留守后,与王仁恭精诚合作,才算是稍稍改善了一下该地区的局势,取得了几次不大不小的胜利。不过,被动挨打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不,突厥人又来进犯了。

  

  没办法,李渊只好派遣副留守高君雅率领几千士兵前去支援。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李老兄还是懂的。

  几天之后,战斗结果出来了:隋军大败!按说,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双方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

  可皇帝杨广不愿意了;这位老兄一怒之下下了一个诏令:免除李渊和王仁恭的官职,押往扬州治罪(当时的隋炀帝已经“三下扬州”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渊大为恐惧,心里一下子乱成了一团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靠,这可怎么办?

  正在这时,李世民和裴寂来了!

山雨欲来

  

  这哥俩一进门就摆起了“龙门阵”、唱起了“双簧”:“如今皇上昏庸、国家动乱,尽心效忠没有任何好处,这个诏令就是明证。事情已经非常紧迫,应该早定大计!况且晋阳兵强马壮,储备的军需物资非常多,以此起事,何愁不成功?!”

  李渊一听,狠狠地点了一下头。他娘的,也只能如此了;与其坐等被杀,还不如豁出去得了。姓杨的,这可是你逼我的,别怪老子不忠不义呀!

  于是乎,李家父子立即开始了秘密的准备工作。

  

  极富戏剧色彩的是,当所有工作进行的差不多时,皇帝杨广派使者送来了一封慰问信,大体意思如下:前几天的那个诏令不算数,是我错怪了表哥;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千万别往心里去。

  看完此信后,李老兄着实被感动了一把,起兵的事情便搁置了起来。还是那句话,对于李渊来说,“起兵造反”始终是危险系数最高的选择、始终是排在最后一位的选择,能不走这条路就尽量不去走。

  哎,最郁闷的当属李世民,我估计这孩子有“撞墙”的冲动。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用“好事多磨”来安慰一下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灵了!

  

  这段小插曲结束后,李渊又顶住了很多人的压力,坚持没有起兵。

  但这种坚持没能维持多久,因为一个人的被杀;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密搭档:王仁恭!

  

  应该说,这位王老兄在马邑干的并不好(军事除外),尤其是在“为官”方面。

  首先,他收受贿赂、处事不公,搞的属下怨恨连连。

  再者,遇到灾荒年份,他不敢开仓赈济,以致于百姓怨声载道,从而大失民心!

  联想到这个人以前的表现(名声很好,前有述),真的要发出一声感慨:有些人是会变的。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责备这个曾经的好人;在那样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操守依旧呢?

  

  迫于军事上的巨大压力,王仁恭曾破格提拔了一批当地的豪杰之士;其中有一个叫做刘武周的人。

  刘武周,出生于马邑的一个地方豪族;勇猛异常、慷慨大方且喜欢行侠仗义,是一个“乔峰”式的猛人。这位老兄曾在杨义臣手下呆过,也曾经参加过与高丽的战争,但都没能取得多么突出的战绩。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返回家乡后,刘武周被象征性的封了个校尉(低级军官)的武职。

  

  王仁恭来到马邑后,刘老兄才算是“拨开云雾见太阳”,终于受到了重用。这个强人也没有辜负顶头上司的信任,多次立下大功!

  后来,王仁恭脑子一发晕,派给了刘武周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率领亲兵防守刘家内宅。什么意思呢?我简单分析如下:当时已是天下大乱,老王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害怕仇家前来寻仇,才不得已想出来了这么一个昏招。

  

  事实表明,这个办法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安全,反而将他彻底打入了地狱!

  马邑兵变

  

  何谓内宅呢?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晚上睡觉的地方。

  刘武周能得到这么一个任务,可见被信任到了什么程度。换句话说,王仁恭已经完全把刘同学当成了自己人、当成了自己家的一份子!

  

  刚开始的时候,刘武周感恩于这份信任,真正做到了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认真,让他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到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女人,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一个很年轻的女人、一个很渴望得到爱情的女人。这个女人没有名字,乃是王仁恭的一个小妾。

  接下来的故事非常俗套,但却千百年来一直上演着,现在依然如此。

  没错,这个故事有一个极为贴切的名字:偷情。

  随手就能拿来用的东西,总是引不起人们太大的兴趣;而“偷”来的东西,却可以让一个人兴致盎然,甚至不惜丢掉性命。“偷情”即是此类典型!

  

  当时的老王,已经快要60岁了。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不可能带给这个小妾幸福和“性福”了。这对于一个已为的年轻女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那种寂寞的感觉、那种独守空房的感觉,又有几人能体会得到?

  于是乎,这个女人的内心深处便逐渐萌生了一些不安分的想法。

  就在这时,刘武周闯进了她的视线、闯进了她的生活。这个男人浑身散发着刚猛的气息,也散发着致命的诱惑,不正是自己梦中的那个情郎吗?

  没多久,两个人便眉来眼去起来!由此看来,刘武周也是一个多情的“色”种;美女一勾搭,自己就上钩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对寂寞的男女便偷偷的办了苟且之事。当然了,咱们的老王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对刘同学信赖有加!

  

  但是,刘武周却害怕了!

  这个家伙琢磨来琢磨去,也没琢磨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正当郁闷恐惧之时,眼前突然一亮:他娘的,杀了姓王的,不就全都解决了嘛!现如今,天下大乱、民军四起,老子也干脆起兵做皇帝得了。

  想到这些,刘武周精神为之一振:对,就这么干了;与其作为奸夫而死,还不如豁出去干一番大事业!

  紧接着,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开始了精心的准备。

  

  几天之后,马邑一带开始流传一段话:如今闹饥荒,饿死的尸体满路都是,而王仁恭却关闭粮仓不肯赈济抚恤;作为本地父母官,应当如此吗?

  老百姓听了后,全都非常愤怒,恨不得拔了这老儿的皮!

  

  又过了十几天,刘武周生病了,而且是大病。

  由于这小子属于当地豪族,再加上为人不错,所以前来探望的朋友非常多。可令众人奇怪的是,刘同学精神很好,哪里像是生病的人?!个别聪明的人已经看出了端倪:要出大事了!

  果然,刘武周对大伙儿说道:“如今形势危急,大丈夫岂能坐等被饿死?仓库里堆满了粮食,谁肯与我一起去取?”

  在场之人早就对王仁恭极为不满,便全都答应前往;其中有很多是老王的部下。

  

  紧接着,刘武周率领几名心腹赶往王仁恭办公的地方。

  当时的老王正在批改文件,所以没有抬头,随口问道:“有何事?”

  刘的一个心腹快步奔上前,挥刀砍了下去。只见血喷如注,一颗人头咣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