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预料

西葫芦炒鸡 著    2682 字     发布

 

  杨玄感还是没有做任何评论,而是说道:“再说说下策!”

  这次轮到李公子皱眉了,不过他还是将下策说了出来:“挑选精锐士卒,日夜兼程而进,偷袭占领东都,以号令天下。只恐怕我们造反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东都已经加强防守。如果率兵攻城,百日之内难以攻克,全国援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其结果就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李密三策”。只要对隋唐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都应该知道这三条计策!它们充分展现了一代猛人李密超人的见识和谋略;无论将其放在哪个时代,都堪称一流。

  那么,这“三策”究竟哪一个更可行、哪一个更适合当时的形势呢?让本人先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各位,献丑了,^_^!

  

  首先来看看上策。我认为,该策突出了一个“奇”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擒贼先擒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当时和后来的局势来看,杨玄感能“鼓动”起来的人员大概在5万左右(战术素养比较差,算不上真正的军队);假若他真的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北京城(也是一座坚城),但接下来的形势却绝不是李密所说的那样。事实上,造反军极有可能立即陷入南北夹击的境地:北有皇帝亲率的大军,南有长安城和东都洛阳派出的援军,甚至来护儿也会立即前来参与平叛!

  另外,李密着重说了一下高丽方面的情况,认为对方会掺和进来,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高丽方面只能够做到自保了,哪里还有什么实力主动出击呀?!

  所以说,李公子的上策绝非上策,但也并非不可取,它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征高丽的军队很容易崩溃,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崩溃、在南部援军赶来之前崩溃。只要皇帝亲率的这支大军崩溃,造反事业也就成了!

  

  再来看看中策。我认为,该策突出了一个“稳”字。只要能越过城池、出其不意拿下长安城,局势的发展就基本上如李密所说的那样子了,只是会陷入遥遥无期的内战泥潭,但这对造反军是有利的;即使最后不成功,也够杨广这小子受的了!

  另外,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关中地区也确实是一个“避风港”,可以很好的避开东部地区的大乱。不过,卫文升也并非什么善类,想要攻克长安城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最后看看下策。不用过多解释了,该策已经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我就不再废话了!

  

  综合而论,李密的上策乃为中策,中策才是真正的上策。不过,这些都是我“事后诸葛亮”的看法,权当是意淫了一把吧,你可以直接忽略!大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

  

  

  咱们的杨玄感听完李密的“三策”后,说道:“非也非也!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如果攻取之,必能扰乱皇家军心。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夺取,怎能显示我军军威?!您说的下策,正是上策。”

  果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很显然,杨老兄不是酒囊饭袋,而是有着自己的思路和考虑,并且果断否定了李密的上中二策。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杨公子不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人,所以他第一个否定的就是李密的上策,只不过碍于朋友的脸面,所以才没有讲出来。

  再者,对于“闺蜜”的中策,杨老兄是赞成的,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与其长途奔袭去夺取长安城(坚城一座),倒不如直接攻克离的很近的洛阳城。在他看来,“攻长安”和“攻洛阳”的难度系数是一样的,既然都一样,为何不选择攻洛阳呢?

  只不过,杨玄感忽略了致命的一点:东都洛阳地处中原,交通发达,援军很容易赶来;而长安城却在千里之外,消息也比较闭塞,只要扼守住潼关,援军想来就非常难了!

  

  但很可惜的是,李密也没有看到这一点,而是默认了杨玄感的战略思路。(李密可能看到了,但为什么没有坚持呢?)

  在路上

  

  战略部署已经定下,接下来就要看执行了。

  

  兵贵神速,杨玄感立即率领大军向洛阳方向进发,前锋乃是其弟弟杨玄挺。

  准确的说,这支叛军跟王薄等造反军差不多,没有弓箭、没有盔甲,只是拿着一柄单刀和用柳木做的盾牌,条件相当简陋。难以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怎么能跟那些装备精良的政府军相抗衡!这不是典型的“鸡蛋碰石头”吗?!

  但有一点、最为关键的一点,却是政府军士兵所没有的:士气。是的,这些穿的破破烂烂、手持单刀的战士,个个斗志昂扬、奋发向上,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和打败暴君的决心!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领兵将领。

  

  走在路上的时候,杨老兄也没有忘宣传工作,而他的宣传口号简单而实用,正如他的性格:“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文化,听不进什么大道理,但对这句话还是非常明白的:杨公子是一国之部长,家里富得流油;这样一个人尚且能造反,我们还坐在家里等什么?!于是乎,跟从前来的人如同农村中的“赶集”一样,每天多达数千人。

  

  

  东都洛阳方面很快就得到了杨玄感造反的消息。

  负责镇守洛阳的樊子盖大为吃惊,立即部署军队加强防御,并派出了两支精锐大军前去平叛。搞笑的是,其中一支军队还没有看到叛军的影儿就溃散了;另一支军队由一名叫做裴弘策的人率领。

  

  这个裴弘策也算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将领,他在另一路已经溃败的情况下,依然奋勇前进,碰到了杨玄挺率领的叛军前锋部队!

  当时的杨玄挺只有不到2000人,装备奇差;而裴弘策则有8000人,全是精兵,且有很多贵族子弟跟从。两相对比,似乎胜负已定。

  可让人不解的是,双方刚一接战,政府军的精锐们便垮了,而且垮的非常彻底,仅铠甲武器丢弃了一大半。

  细想起来,这里边当然有杨玄挺的指挥之功,但更多的则是政府军士气上的问题。很简单,他们已经厌恶了长年累月的打仗、已经厌恶了皇帝杨广、已经厌恶了这种自相残杀!一支失去了“士气”军队,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败退之后的裴弘策非常郁闷,他赶紧收集散兵,重新列阵等待,预备来一场痛痛快快的决战,至少不能上演上一次的情景吧!

  可是杨玄挺却没有给他机会。这个“官二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丝毫没有辱没其老爹杨素的威名。他率军追上来之后,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让士兵们坐下来休息;不是短暂的休息,而是长时间的休息!

  政府军士兵们本来严阵以待,但却始终看不到对方有任何行动的意思,慢慢的便放松下来,包括裴弘策自己。可就在这时,杨玄挺一马当先率领将士们杀了过来!

  结果,政府军再次大败。

  

  剩下的事情就比较枯燥了,裴弘策吓得哪里还有反抗的勇气,一路狂奔,逃回了洛阳城,跟着他一起回来的只有十几个人。其余将士也想逃回城去,可却被杨玄挺截断了道路,于是便干脆投降了叛军!不过,这里边有一批人并不是真心投降的,比如许多贵族子弟,他们只是迫于形势而已。

  

  不久之后,杨玄感亲率主力来到了洛阳城下。

  此时的造反军已经达到了5万多人,而且武器装备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杨氏兄弟个个能征善战,李密等人更是天下少有的奇谋之士!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能顺利拿下东都洛阳,天下就真的要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