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栋梁

西葫芦炒鸡 著    2710 字     发布

    

  但是,聪明狡猾的裴蕴很快就抓住了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突利可汗的入朝”(前有述)。没错,“杂技”表演这个主意就是裴蕴提出来的,而且是他一手操办的。

  

  一个人的一生总会有一次机会,就看你有没有把握它的能力。

  事实证明,裴蕴确实是一个做事干练的人,他牢牢的把握住了这次不是机会的机会,杂技表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杨广非常满意,直接将其升为户部侍郎,一个拥有较大实权的职位。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或许就是自己的人生顶点了;但对于裴蕴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

  

  新官上任的裴蕴没有闲着,而是立即开始了一项浩大的工作:检索貌阅。

  何谓“检索貌阅”?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相貌查户口!这项工作有两个猛人也干过,他们就是高颎和苏威。如果你记性够好,应该还记得,这项工作其实跟“均田制”的推行有直接的关联。只有户口属实,才能有效的推行均田制、才能有效的遏制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

  当时的大隋承平已久,人口增长很快,很多百姓故意隐瞒年龄(够年龄才有义务缴税),以此逃避租税。裴蕴原先担任地方官时,便对此情况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

  针对这一问题,裴蕴向皇帝杨广提出了一个解决之道:“将所有人的相貌都画下来,以验明老少;若有不真实的情况,则治当地官员的罪;允许百姓相互高发,告发成功后,令被告之家代输赋役。”

  具体过程,我们不再赘言。

  

  最终,这项基础性工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史载,检索出了641500人口。

  杨广知道后,开心的说道:“以前户口虚假不实,现在户口都确实了,这都是裴蕴的功劳。古语云,得贤而治,验之信矣!”

  

  毋庸置疑,摆在裴蕴前面的,是一条真真正正的光明大道!

  史载,检索出了641500人口。

  

  关于这一点,大家也不要觉得数字不对

  因为很长时间不搞户口普查,就会出现有些人死了,结果还在户口上;有些人出生了,结果没给上户口。

  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一出生就必须有个身份证号码,要联网。

  所以,这个数字倒也是很正常,是比较实在的。要是检出个几百万,那才是有问题了,那就是明显作假了!

  何况,那时候的总人口最多不超4500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裴蕴是一个人办事认真的人,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是一个难得的栋梁之才。不管是哪个时代,不都缺乏这样的人才吗?

  但是,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却改变了他的世界观,改变了他为人处世的方式;这件事情就是张衡的失势。一个御史大夫、一个昨天还权势盛大的人,只因为一句话、一句顶撞皇帝的话,而瞬间被贬出京城,这堂课实在是太生动了、实在是太深刻了。

  裴蕴看着这一切,内心逐渐起了质的变化;他非常清楚,要想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就不能重蹈张衡的覆辙,绝对不能!

  

  由于“检索貌阅”的成功,不久之后,裴蕴被升为御史大夫,接替刚刚离京的张衡。就这样,这位老兄完成了人生的飞跃,从一名不起眼的京官一跃而成为皇帝的心腹亲信!

  上任之后的裴蕴,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处处逢迎谄媚,一下子沦落为一个典型的“佞臣”,坚决的贯彻着“两个凡是”:凡是皇帝认为对的,就要坚决拥护;凡是皇帝做得事情,就要坚决叫好。对于这一点,史书中也给出了精彩的阐释:“裴蕴善于观察逢迎皇帝的心意,凡是皇帝想要加罪的人,他就曲解法律条文网罗罪状;凡是皇帝想要赦免的人,他就附和旨意,一定寻找出从轻的条款。就连刑部和大理寺都不敢与他争论。裴蕴机警善辩,口若悬河,当时之人无法对其提出诘问!”

  是啊,裴蕴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能力,办起坏事来才会更加有破坏力。薛道衡就是一个典型的牺牲品!当然,还将会有更多的人成为牺牲品。

  可怜可叹,一个本质并不坏的人、一个本可以为国家做更多贡献的人,就这样废了!

  

  究竟是谁的错呢?究竟是谁将他变成了这样一个人?是杨广吗?又或者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表面上看,的确是杨广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导致了他的转变。

  但从本质上来说,事情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它反应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当时的吏治已经非常的败坏,人人只为自己考虑,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官场风气。出现这样的局面,跟杨广天天在外面瞎逛有直接关系,他哪有时间去管理这样的“小事”?!

  不得不悲观的说,大隋表面上强大,其实骨子里已经变得腐朽不堪了。

  

  

  讲完了裴蕴,最后说说虞世基。

  虞世基,出生于南方官宦世家。这是一个从小就非常安静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年纪轻轻就已是博学多才,因此颇受当时之人推崇。

  有一个很有权势的人听闻其名声,便派人召唤,希望能进府一见。虞老兄却非常有个性,愣是没理他。后来,两个人在一次大会上巧遇,这个有权势之人竟然一见如故,对旁边的朋友说道:“乃绝世之才也!”不久之后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了这个年轻人。虽然史书中没有说起虞老兄的相貌,但由此我们可以猜出个大概,虞世基一定是风度翩翩、貌比潘安!

  后来,这位老兄在南陈做官,职位一直都不是特别高。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虞世基确实是有才,他曾经给陈叔宝写过一篇《讲武赋》,全文洋洋洒洒1000字,引经据典、对仗工整、华美大气,绝对是难得的上乘之作!现摘取几句:“裁应变而蛇击,俄蹈厉以鹰扬;中小枝于戟刃,彻蹲札于甲裳;聊七纵于孟获,乃两擒于卡庄;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振川谷而横八表,荡海岳而耀三光;谅窈冥之不测,羌进退而难常。”

  南陈灭亡后,虞世基同样没有得到隋朝重用,只是做了一个级别更低的小文官。当时的他,非常贫穷,只能靠替人写字来养活家人、维持生计。对此,咱们的虞老兄相当郁闷,于是便做了一首五言诗,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凄苦。没想到的是,这首诗竟然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进而影响到了吏部某些官员。没过多久,竟然被提拔为内史舍人(六品)!

  幸运之神就这样降临在虞世基头上,最起码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可惜的是,这首诗却未能传世;我本人相当的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首诗呢?!

  

  杨广登基后,虞世基逐渐开始飞黄腾达起来。原因很简单:他有文才,皇帝也有文才,两个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处起来亲切。时间不长,被提升为内史侍郎。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连升三级”的故事,虞老兄稍微差一些,是“连升二级”。

  就在这位老兄眼看着就要实现“连升三级”的壮举时,一个噩耗传来:其母去世!

  这就没办法了,按照旧俗,虞老兄只好乖乖的回家奔丧去了。不过,虞世基却是一个真正的大孝子,因为太过悲伤而哭的死去活来,也不吃东西,最后瘦的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架子。更严重的是,他竟然没有了做官的欲望!

  知道此情况后,皇帝杨广不愿意了,赶紧下了一个诏令,将这个孝子召了回来。

  

  勉勉强强回京后,咱们的虞老兄竟然因为身子太虚弱而无法站立。杨广只好命令侍卫搀扶着他,并且非常心疼的下了一个诏令:你得吃肉,必须的!虞世基估计是又想起了自己过世的老母亲,哽咽不止,哪里吃得下!

  没办法,杨广只好自己当起了说客:“以后还有重任相托,当为国惜身!”而且反复劝说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