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老油条

西葫芦炒鸡 著    2585 字     发布

  这群老家伙真够阴险的,这不是把祸水往杨暕身上引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们也没明说是杨暕干的,而只是笼统的说是杨暕身边的人干的。哎,为了平息皇帝的怒气,只好委屈二皇子了!

  杨广听完后,立即将全部怨恨转移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这个孽种,竟然故意让自己的老子出丑,真是不孝!(怎么不想想自己的水平呢?)

  旁边一位御史看到这一切后,猜出了杨广对二皇子的不满,于是非常聪明的做了一次顺水人情:“按照国家律令,县令不得离开治所;但二皇子违反法律,将一名县令带来参加围猎。”

  这下子要命了,杨广的满腔怒气一下子找到了出口,如火山喷发一般爆发了出来!他立即命令1000士兵前去搜查杨暕的府第,严令相关官员认真追究二皇子的所有罪过。

  一番查办下来,这个杨暕倒大霉了,他的丑事那是一大箩筐。现摘取几件如下:

  一是与大姨子有私情,而且还生了个女儿;

  二是让相面的给大姨子看相,而这个相面的说:“此人应当成为皇后。”

  三是用妖术诅咒前太子杨昭的几个儿子!

  平心而论,这几件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无非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但若是作为发威的借口,这些已经足够了。

  于是,皇帝杨广对自己的亲儿子下了狠手:将其幕僚全部撤走,诛杀了部分罪大恶极之人,赐死了那个大姨子。

  失势

  下完狠手之后,杨广紧接着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只剩杨暕这么一个儿子了,否则应当将其处死,陈尸于闹市以昭明国法!杨广真不愧是杨广,对自己的亲儿子竟然也能说出这种话,也真算是狠到家了。

  从此之后,杨暕的地位急转直下,一下子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而立太子之事,也就此搁置起来。

  自诩才华横溢的隋炀帝,也没能很好的解决国家的储君问题。假若隋朝不灭亡,也必然会在接班人一事上展开一场腥风血雨!

  让人无比诧异的是,御史大夫张衡竟然也被牵连进这件事情里来,甚至还被贬为了榆林,原因有点搞笑:杨暕违规带一名县令来猎场,张衡身为御史大夫没能及时举报!天,这不是故意找茬儿吗?你还别说,杨广真的就是在故意找茬儿!

  这个家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莫非吃错药了?这还得从一所宫殿的修建说起:汾阳宫!

  北巡归来之后,杨广在一次出行时相中了一块地方。此地乃是汾水的源头,有一个天然的大池,池边有一座破旧的宫殿。杨广被这里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了,于是便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豪华的新宫殿,以作为临时居住之所!

  正当这位老兄想要颁布诏令时,旁边的亲信张衡说话了:“连年繁多的劳役,百姓不堪其苦,希望陛下留意,稍稍加以减省!”

  杨广听完后,非常不高兴,等到张衡离开后,对身边的近臣说道:“这小子自以为老子是靠了他的计谋才得到天下,所以才敢对我如此放肆。”

  没过多久,就发生了“未及时举报杨暕”之事,杨广便借此机会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贬为了榆林。

  平心而论,张衡的那番话已经算是非常小心翼翼了,而且均为大实话,只要皇帝不是太愚蠢或者太狂妄,都应该仔细反省一下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张衡是铁杆亲信、是多年的老朋友呀。可惜,可惜,自负的杨广不仅不听,而且还故意打击报复!这该给朝廷百官一种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啊?!以后,谁还敢讲实话?

  高颎之死和张衡失势,在隋朝历史上不算什么大事,但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如同一种恶性肿瘤,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隋朝廷。从此之后,朝廷百官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再也没有人敢出来讲真话了!

  可怜的张衡,更为艰险的道路还在前面等着你呢。

  这边,杨广忙的不亦悦乎;那边,“双头蛇”裴矩也没闲着。他的任务就是重新开通西域,建立不世之奇功。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过两关:西和吐谷浑。

  先来说说。

  自从达头可汗逃奔吐谷浑之后(后来死于此地),阿波可汗的子孙开始逐渐强盛起来;到杨广时期,出现了一位比较杰出的首领处罗可汗。这位兄弟打仗的能力还行,但治理的本领就实在是太差了,因为他用了一个非常低能的方式:杀戮;只要哪个部族或附属部落敢不听话,就立即率军前去找麻烦。一段时间下来,搞的是离心离德,大家都群起而攻之!其中反抗最为激烈的是铁勒(同属突厥系,与突厥人习俗一样)。

  裴矩敏锐的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便想到了一个降服西的办法:外交。于是他立即命令一个叫做崔君肃的使臣前往西,去执行这一艰巨的任务!

  崔君肃到后,受到了极为傲慢的接待。原因很简单,处罗可汗还记着以前的仇恨呢;哎,这位少数民族兄弟确实是不懂政治呀!

  崔君肃看到这一情况后,也不着急,而是微微一笑,开始当起政治老师来:

  “本来是一个国家,却分为两家;每年互相交战,却是谁也灭不了谁,可见双方实力相当。

  但是,突利可汗率领他的百万之众,谦卑屈身,对大隋天子称臣,原因是什么呢?正是因为他切齿痛恨可汗,又不能独立制服,而想要借助隋朝的力量来灭掉您呀!

  大隋君臣已经接受了突利可汗的要求,眼看就要出兵了。不过您母亲(时在长安城)担心国家灭亡,每天早晚都守在宫门前,哭泣不止,跪在地上谢罪,请皇上派使者召见您,让您归服!我朝天子可怜您母亲,所以派我前来。

  现在可汗您的态度傲慢到如此程度,您母亲无疑犯了欺君之罪,她会在闹市被斩首。而我大隋的兵马也会和突厥一起,两面夹击您,贵国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为何还要为了一个臣服的礼仪,而使国家灭亡呢?”

  果然是高明,基本上达到了外交辞令中的最高境界。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崔君肃自始至终都没有替隋朝说过话,而是一直站在的立场上、一直在为考虑问题;与此同时,大隋的影子又无处不在。

  这种水平,即使放到现在的外交场合,都丝毫不落下风。

  隋朝,真的是人才辈出!

  通西域(一)

  处罗可汗或许算不上绝顶聪明,但是肯定不傻。

  听完这里边的利害关系,这位老兄立即回过神儿来;他先是对着崔君肃称谢不已,然后如同死了爹妈一样泪流满面。看得出,他是发自真心的归顺了大隋!

  为了表达一下诚心,处罗可汗派遣一名心腹跟着崔君肃来到了大隋朝廷,并且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稀有之物)。

  就这样,西突厥被轻易搞定!

  接下来,就该对付吐谷浑了。

  吐谷浑,原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著名的慕容家族)。后来因为兄弟相争和战乱而被迫迁徙到西部;经过若干年的扩张和发展,最终建立起了雄踞一方的吐谷浑汗国。势力范围主要在青海一带,首都名叫伏俟城(以西15里处,遗址现在还有)

  该国“汉化”较为严重,王公大臣的服饰跟中原差距大不,就连官职也多采用中原地区的制度。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有良马号为“青海骢”,即为我们常说的“千里马”;所产牲畜大多输往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