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奇迹

西葫芦炒鸡 著    2676 字     发布

  

  

  接下来,咱们可爱的杨谅果然采取了“割据”的策略!他将主力部队分为几股,分别派往各大战略要地进行防守。

  战争迅速来到了相持阶段!

  这也间接宣告了一件事情:汉王杨谅,已经距离失败不远了。

  

  主力部队先休息休息,咱们再来说说其它几路军马的情况。

  应该说,造反军打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尤其是一个叫做乔钟葵的将领。这位老兄骁勇善战,接连攻占了不少地方,最后来到了代州地区(山西忻州一带);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叫做李景的政府军将领!

  

  李景,一个长的又高又壮的人,一个曾生活在名将影子中的人。之所以说他又高又壮,是因为这位老兄的确是高大威猛,而且一身的肌肉,杨坚就曾经专门让他脱下衣服来查看,并为此唏嘘不已。

  之所以说他生活在名将的影子中,看过他的履历你就明白了。

  东征伐齐,他跟着宇文邕;内战,他跟着韦孝宽;平陈之役,他跟着王世积;平定江南叛乱,他跟着杨素;征高丽之战,他跟着高颎;而且还曾跟着史万岁打过突厥。这样的人生经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另外,李景还是个武林高手,尤其擅长射箭。有一次,他负责守城,敌人蜂拥来攻,这位老兄登上城楼,拉弓射箭,竟然百发百中,令敌人为之丧胆!

  

  现在,李景终于可以独自一个人面对考验了、终于有机会来证明自己了:生活在名将影子中的人,同样也可以成为名将!

  咱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

  李景:兵力1000,均为跟随李景多年来的亲兵,战斗力非常强;

  乔钟葵:兵力3万,大部分为新兵,战斗力一般。

  

  很明显,对于李景来说,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生死之战,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考验。如果能够取胜,就可以一战成名;如果失败,就只能以身殉国了!

  这样悬殊的比例,主动出击、打运动战肯定是不可能的;于是,李景选择了坚守城池、一座有些破旧的老城池。这也是他能够选择的唯一方式。

  

  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乔钟葵刚一来到就指挥军队发起了猛攻!

  要说这位老兄真不是白给的,很快就打开了几处缺口;就当造反军预备冲过缺口、一举拿下该城时,让他们郁闷的一幕出现了:缺口后面竟然还有一堵墙。结果,众多士兵拥挤在缺口处,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成为政府军练习射箭的最好靶子!

  就这样,造反军的第一次进攻被瓦解。

  乔钟葵当然不会甘心,他随即又指挥军队发起了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进攻;可结果却跟第一轮一样,除了损失更大以外,没有取得丝毫进展。

  没办法,这位老兄只好下了一个无奈的命令:停止进攻!很明显,如果这样无休止的进攻,只会带来更大的伤亡,士气也会随着越降越低,这3万人就有可能崩溃。遇到对手了,是真的遇到对手了;眼下,只能暂时将该城围困,等待更好的时机。

  

  关键时刻,李景挺住了。

  事实证明,他绝对不是一个只会跟着名将混的人,而是一个有真本事、有真才能的人!这场守城战,这位老兄简直打的游刃有余,甚至还有时间回家喝喝茶。而他对手下的几个将领,也给予了最为充分的信任,给了他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赖,政府军才会迸发出最大的战斗激情,才能做到以1000对3万!不过,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一个事实,造反军的战斗力确实不行,远远比不上政府军。

  

  就当李景和乔钟葵在代州地区相持的时候,皇帝杨广终于回过神儿来了。

  

  平心而论,虽然这个皇帝对亲弟弟的造反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显然,这位老兄太相信自己了、太迷信权谋了,以为屈突通一定能够把杨谅骗回京城;只要这小子来了京城,那还不是任我宰割的羔羊吗?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理,所以杨广没有做任何实质上的战前准备。士兵、粮草、将领,这些战争的必备要素,他连考虑都没有考虑过!

  可惜,令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老爹在死后竟然还摆了他一道。要早知道如此,何必多此一举费这个劲,直接派兵打过去不就完了吗?

  

  杨谅造反了;没错,这个亲弟弟造反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且这小子带领军队一直打到了蒲津关。

  怎么办?杨广第一次感觉到了一丝胆怯、一种要丢掉皇位的胆怯。这是自己多么不容易才得来的位子啊?难道就这样被这个弟弟夺去?

  不行,绝对不行。杨广立即收住心神,喊来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杨素。关键时刻,还得要老将出马啊。

  杨素不愧是“眼镜蛇”,他没有表现出丝毫担忧,而是详细给这个年轻人分析了当前的局势,然后好好上了上政治课,最后得出结论:杨谅必败,陛下必胜。分析的过程,不再多谈,除了我前面列举的那些优劣势对比之外,更多的是给杨广鼓劲的。

  

  听完后,杨广非常开心,信心也逐渐提了上来;可眼前却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杨谅已经攻破了蒲州城,这可是一个近在眼前的威胁啊。

  杨素微微一笑,对杨广说道:“臣愿率领5000精兵,三日夺回蒲州城。”

  

  三日?5000士兵?夺回有重兵把守的蒲州城?你没有看错,情况的确如此。“眼镜蛇”要再次创造奇迹,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战功,而是为了给皇帝和朝廷军民吃一颗定心丸、是为了彻底打击叛军的士气。

  

  一番紧急的准备之后,杨素率领军队出发了!

  

  当夜,5000精兵就到达了黄河渡口,蒲州城就在河的对岸。这时候,最前面的士兵却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桥,全被拆毁。

  难道要绕路不成?当然不,如果绕路岂不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这点小问题可难不倒“眼镜蛇”,他立即命令士兵到周围搜集民船和商船,仅一个时辰便搜集到了几百艘(不是抢的,是买的)。

  5000士兵迅速上船,没多久便渡过了黄河;整个过程,如疾风骤雨,造反军竟然毫无察觉。

  

  拂晓时分,5000士兵像天兵天将一样出现在了蒲州城一侧。

  “眼镜蛇”的威名真不是白给的!

  蒲州城的两个造反军将领,一个被吓跑,另外一个乖乖的献出了城池。就这样,一座坚城瞬间就被拿下,就跟友军“换防”差不多。

  什么叫做真正的强悍?杨素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当时之世,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就只有这条毒蛇了!

  

  搞定之后,杨素立即率军返回,等回到京城一算时间,恰好三天。真是不服不行,虽然这个家伙有诸多缺点,但却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天才级将领!

  杨广和朝廷百官又惊又喜,简直拿他当怪物一般看待;谁曾料到这家伙竟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难的任务呢?

  

  毫无疑问,平叛重任非杨素莫属了!

  于是,皇帝杨广下诏任命杨素为平叛军总司令,统率数万(人数在7万左右)大军讨伐汉王杨谅。

  

  就在杨素大军在路上进发的时候,杨广紧接着又派出了另外一支军队、一支前去救援李景的军队。这支军队规模不算大,人数在2万左右,领兵大将是一个叫做杨义臣的人。河北老百姓的克星上场了(后有详述)!

  

  杨义臣,本不姓杨,而是姓尉迟,跟尉迟迥属于同一宗族。其父叫做尉迟崇,乃是北周中层将领,跟杨坚是铁哥们,关系非常密切。后来,尉迟迥起兵造反,这位老爷子选择了跟随杨坚;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竟然自己把自己投进了监狱,然后派使者向杨坚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