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目标

西葫芦炒鸡 著    2780 字     发布

总的来说,哥哥杨广要占有很大的优势,弟弟杨谅比较吃亏。

  一切似乎毫无悬念,但战争本就是一个偶然性非常大的东西,谁又能料到最终的结局呢?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选择了造反这条路,那就要一条道走到黑,不管最后成功还是失败。汉王杨谅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这位老兄立即找来自己的诸位亲信,开始商讨作战部署和方略。

  军师王頍首先提出自己的建议:“大王属下的将领和官吏,家属全都留在关西,如果想要重用这些人,就应该长驱直入、直捣京城,此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如果只想割据原北齐旧地,就应该重用关东人士。”

  杨谅听完后,觉得两种选择都有道理,考虑了一通,竟然拿不定主意。

  

  这时,一个叫做裴文安的武将,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见解:

  “大王掌握原北齐旧地的所有兵马,应该将他们全部动员起来。先派遣其中羸弱的士卒驻扎在要害之地,让他们在各自的地方向周围扩占土地;与此同时统率精锐部队直入蒲津关。文安愿意担任前锋,大王率领大军继进,如风行雷击,挺进霸上,长安城以东地区便很容易平定;这样京师震动,人心扰攘,军队来不及集中,上下互相猜疑,人心离散;我们严阵以待,发号施令,谁敢不听?十天之内,大事可定!”

  强人,绝对的超级强人!

  

  欲知如何强悍,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咱们来分析一下此战略所涉及到的两个地区,蒲津关和霸上。其中蒲津关又名临晋关,位于山西和陕西交接地带、潼关以北某地区,乃是黄河的古渡口,地理形势非常险要,绝对不输于潼关;霸上,位于长安以东一带,乃是长安城周边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地,也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两个地方以后还会经常出现,请大家稍作留意)

  与王頍不同的是,裴文安深知一个重要的道理:咱们是叛军,人家是名正言顺的政府军,新皇帝杨广绝对不可能接受东西分治;因此,这就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游戏,不能有丝毫“割据”这样的侥幸;而我们要想打败政府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长途奔袭、一战而成。当年的一代名将尉迟迥,就是因为太过保守,而没有采取这样一个战略,最终兵败身亡;现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如果还采取尉迟迥当年那种策略,无疑是自取灭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裴文安的这一战略,就是彻底的吸取了尉迟迥失败的经验!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这一战略的细节。

  很显然,裴文安非常清楚汉王杨谅和皇帝杨广的优劣势情况,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个非常可行的实施计划。以羸弱士卒发起全面攻击,造成一种非常强大的声势,可以迷惑对手,使其无法确定己方的意图,从而达到分散对方兵力的目的;然后,己方集中精锐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蒲津关,屯兵霸上,就可以彻底掌控局势,到时候皇帝之位也就可以轻松到手了!

  

  隋唐,真的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裴文安当时的职务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武将,在隋朝诸将领中根本排不上号,却没想到竟会有如此高的谋略。

  杨广,能碰到这样一个对手,你就自认倒霉吧;杨谅,能有这么一个帮手,你就没事偷着乐吧!

  

  汉王杨谅一听,被彻底折服,于是完全采纳了这位老兄的战略,并立即将其升为柱国(高级将领)。然后,这位五皇子信心爆棚的按照这一战略部署下达了命令:出兵。

  

  战争,爆发了!

  

  其它各路军马的情况暂且不表,咱们先主要说说汉王杨谅所率领的这支主力军。

  按照既定部署,杨谅和裴文安率领精锐军队向蒲津关方向开去,经过昼夜急行军,很快就来到了距离蒲津关100里左右的蒲州城。

  该城由一个叫做丘和的隋军将领把守,很明显,他已经得知了杨谅造反的消息,所以城门紧闭,欲做死守状。

  为了尽快拿下这座城池,以免贻误战机,杨谅和裴文安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

  

  第二天,蒲州城的守军正在像往常一样在城墙上巡逻,突然前方来了一批妇女,人数好像有几百人。守军头领觉得很奇怪,就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为首的一个女子用一种非常奇怪的声音回答道:“我们是杨谅的宫人,不愿意跟随他造反,逃了出来,现在想取道回长安。”

  这位小头领估计是个比较色的家伙,没再做什么过多盘问,就下达了一个命令:开城门!

  于是,蒲州城门缓缓打开。为首的那个女子连连感谢,带着众姐妹便往城中走去!

  突然,这批妇女脱掉外衣,露出了里边的真实衣服:军装!原来,这批人乃是杨谅和裴文安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骗开城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守军被击退,杨谅紧接着率领大军进入蒲州城。丘和一看形势不妙,悄悄的走后门逃回了长安(回去就被免了职)!

  

  一切进展顺利,只要拿下前方的蒲津关,就可以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了!

  裴文安没有停留,立即率领精锐中的精锐往蒲津关开去。这位强人明白,前方的战斗才是事关全局和生死的战斗,造反大业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蒲州城一战都可谓精彩绝伦,也充分证明了裴文安的军事才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老兄完全有实力攻破蒲津关。

  

  裴文安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看着自己手下数千精锐士兵,他的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这样改变历史的机会?而自己却恰巧遇到了一次,这是上天对自己最大的厚爱;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历史的大潮就将在自己手中得以彻底改变。想想看,这是一种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啊!有的人碰到大责任,就会担惊受怕、畏首畏尾;有的人却是天生为此而生。毫无疑问,裴文安就属于后者,他是一个为大责任而生的人。

  

  正当这位老兄满怀信心的率军急行时,突然,杨谅派遣一名使者带来了一个口信:请公速回!

  裴文安一听,感觉后方发生了大事,汉王极有可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可蒲津关就在眼前,如果就此放弃、错过时机,对方一旦反应过来,增派兵力、加固防守,可能永远都无法攻破了!

  怎么办?究竟是进还是退?

  经过权衡,裴文安选择了后者,毕竟汉王重要,如果这个造反的头目完蛋了,一切就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即使攻破了蒲津关也变的毫无意义了。

  于是,这位老兄立即率领军队往回赶去!

  

  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当裴文安心急火燎的赶到杨谅身边时,却发现这个五皇子完好无损、毫发无伤,甚至还悠哉游哉呢。

  这是怎么回事?裴文安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大声质问道:“兵贵神速和狡诈,我本打算出其不意一举攻占蒲津关,可大王却无故把我调回,使敌人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大势已去了!”

  杨谅听完后既不解释也不发怒,而是以沉默来回应。

  史书中并没有解释杨谅为什么这么做,但从其后来的安排来看,我们可以确定,杨谅改变了原先的战略部署。这个五皇子很有可能受了某些小人的蛊惑,不再信任裴文安,而是打算采取那个看起来非常稳重的策略:东西分治,割据东方!

  那些小人为什么要蛊惑杨谅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嫉妒,嫉妒裴文安的战功,害怕这个原本不入流的小将领会取得更大的战功,害怕他会超越自己。哎,“小人”这种东西,什么地方、什么年代都不缺呀!

  更可恨和可悲的是,杨谅自己却如此轻易的就改变了原先的战略部署,如此轻易的就对一个猛人产生不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最基本的用人之道,杨谅却一点都没能体会到。比起他的老爹杨坚来,这小子真是差的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