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交涉

西葫芦炒鸡 著    2523 字     发布

  

  

  高元不依不饶,率领1万军队追到了辽河边上,遇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隋军,经过一番交涉之后,他得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我们没有看到什么契丹人,你们就乖乖的回去吧!高元极为气愤,好歹自己也是个国王,就这么回去岂不是太没有面子了;于是这个热血青年头脑一热,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进攻,教训教训这个不懂事的家伙!

  关于这场战争的胜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来自官方史料:隋军击退了高元;另一种是来自人写的史书:高丽军获胜。考虑到双方的实力对比(隋军大概有5000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战况一定非常激烈。但不论怎么说,最后扛不住的一定是高丽军队,因为辽西还依然掌握在隋军手中。

  高丽军撤走后,这名隋朝将领知道事情紧急,赶紧向杨坚上了一份奏报,将事情经过详细描述了一遍!

  

  看完这个奏报,杨坚简直要被气疯了!小小的一个高丽竟然主动侵犯我大隋,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小样,从来都是我大隋欺负人,还没人敢来欺负我;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是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杨坚决定出兵,决定灭了高丽!其他诸大臣也是义愤填膺,纷纷请缨。就在几乎全部朝臣都达成一致意见之时,高颎却表示了沉默;他只是紧皱眉头,一句话也没有说。

  杨坚觉得很奇怪,就向自己的这个老朋友问了问缘由!

  高颎回答道:“时机还不成熟!首先,我们不了解高丽,对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兵力和地理形势所知甚少;其次,北边的突厥依然还是我们的大患,不应该随意再启战端;最后,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么冒然出兵一个国家,有失兵法原则。”不愧为天下第一谋士,对事情的见解总是这么一针见血;毫不夸张的说,他是大隋朝廷里唯一一个一直保持着清醒头脑的人,不论自己的国家再怎么强大,他都没有自大自满、都没有失去理智。

  但杨坚却只对自己的这个朋友说了一句话:你太谨慎了!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觉察到一些异样了:以往杨坚对高颎都是言听计从,但现在却表现出了一丝不耐烦,甚至是轻视。没错,高颎的地位已经不那么稳固了,因为有人暗地里向他发动了攻击,而且还不止一个。

  

  于是,杨坚拒绝了高颎的忠告,正式向高丽宣战,并命令汉王杨谅为总指挥、高颎为总监军,率领水陆30万大军向高丽开去。其中,陆军统帅是王世积,水军统帅是周罗睺。和上次平陈之役一样,杨谅只是一个摆设,真正具有决断大权的是高颎。从这次任命上来看,杨坚对高颎还是保持着绝对信任的,还是能够做到知人善任的。

  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眼镜蛇”杨素竟然不在出征之列。我估计这个家伙跟高颎一样,也看到了这件事情所蕴含的巨大危险性,所以他非常聪明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一场大战眼看就要爆发了!

战前准备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隋唐时期的征高丽之战,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战争的最终结局;大家充满了愤怒、充满了遗憾,恨不能自己亲自出马,亲手灭了这个番邦小国。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对高丽的认识多半来自于明朝时期的那场抗倭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高丽的表现实在是太窝囊了,不仅正面战场节节败退,而且还盛产一样战争怪胎:朝奸军队;要不是有咱们明朝军队援助,它早就被窝国灭了好几次了。

  但是,时代不同,对一个国家的认识也应该有所不同!

  那么,隋唐时期的高丽,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对大隋和高丽的情况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对比!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场战争,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客观公允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惋惜和悔恨!

  关于“征高丽”部分,我可能会出现一些贬低咱们隋朝的言论;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不要以为我是个“棒子拥护者”,说实话我对“棒子”也没什么兴趣;我只是就事论事,客观的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

  

  先来看看隋朝:

  硬实力:疆域广阔,势力范围包括中东部全部地区以及西部部分地区;人口数量达到4500万人;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GDP在当时应该是世界第一。

  将士:隋朝可以动员起来的士兵人数有150万之巨,而且大多数都曾经历过战争,拥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有杨素、贺若弼、史万岁、来护儿等旷世名将,还有高颎这样的一代英杰。

  皇帝:杨坚虽然不如以前英明神武,却也还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皇帝。

  朝廷:高颎和杨素专掌大权,高效而稳定。

  

  再来看看高丽:

  硬实力:疆域面积和差不多(略大一些);人口数量在150—200万之间,绝对不超过250万;粮食产量无法统计,估计跟隋朝的一个省差不多。建成了新首都长安城(在附近),还有一座非常坚固的城池辽东城(辽东一带)。

  将士:高丽可以动员起来的军队有30万人,其中大多数都曾参加过各式各样的战争,骁勇善战。其军队将领虽然算不上多有名气,但绝对拥有丰富的指挥经验。

  国王:高元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在他的治理下,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稳步发展,而且还经常出去欺负欺负周围的邻居,比

  如新罗和百济。

  

  如果单纯的做这种技术性对比,毫无疑问,隋朝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但还是那句老话,战争从来就不是靠对比就能取胜的,因为它有太多的不可知和不预知因素。比如高颎分析的那几条:不了解对手、不做充分准备而冒然进攻一个国家,这是兵家之大忌;旁边有强敌而随便开辟新战场,这是自陷囹圄。

  但杨坚已经意识不到这些了,他只知道他曾经击败过突厥、消灭了南陈,而这两个对手哪一个都比高丽强n倍。现在我选择进攻高丽,依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仅看双方的实力对比情况,他的这一心理无可指责,就如同现如今的漂亮国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当时隋朝之强大,的确可比现在的漂亮国,甚至要超过漂亮国

  

  另外还有一点,有必要说清楚,我认为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战争性质。咱们国内很多史书对此都是含糊其辞,或者整出一大堆理由来说明隋朝出兵的合理性。我不想再去争辩什么,但却可以下一个结论,一个大家都不愿听的结论:出兵高丽就是一场侵略战争,没有任何正义性,哪怕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高丽虽是藩属国、虽然地位很低、虽然它的统治者只能被称为国王,但本质上它仍然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咱们与高丽的战争绝对不是内战、绝对不是消灭割据势力。(此处可商榷,请大家不要骂我)

  而正是基于这一点,这才引出了一个更为可怕的因素:高丽可以全民皆兵。也就是说,这个小国虽然只有30万正规军,但实际上还有至少50万民兵,他们可以打人民战争。全民总动员,其可怕性我想我们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