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矛盾

西葫芦炒鸡 著    2721 字     发布

  

  

  陈叔宝即位后,周罗睺更加受到重用。

  当时,杨素已经在建造战舰、组建水军。为了防止隋军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周罗睺被派去镇守江夏。

  

  战争开始后,没多久,隋军就来进犯了,而且一来就是10余万大军。周罗睺凭借3万军队与隋军相持,顶住了对方的进攻,双方一时形成胶着状态。杨俊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后有详述),他停止了攻击,静观其变。周罗睺也不主动出击,也在等待着时机。其实,这种形势对周罗睺非常有利,隋军远道而来,是绝对耗不起的,需要尽快决战。比起这个老兵油子来,杨俊还是太年轻了。若不是有其它因素,杨俊必败无疑。

  

  但是,战场形势急转直下。隋朝两路大军已经在下游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周罗睺一下子从主动变为了被动。到底要不要回援?成为摆在这个将领心头最大的问题。

  如果不回援,假设南京城真的失陷,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就对不起历代皇帝对自己的提拔和重用。

  如果回援,必然要放弃江夏,而这个地方是阻止长江上游隋军的最后防线。这道防线一旦丢了,即使回援成功,也只能救一时之急,将来会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况且,杨俊的10万大军就在不远处,我动、对方必动,到时候尾随而来,不仅无法救援南京,可能这3万水军也会白白搭进去。

  经过这番考虑,周罗睺选择了坚守。当然,对南京城防的放心,也是促使他做这个选择的一大因素。如此坚固的城池,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攻下来的。

  

  但是,他完全高估了陈叔宝,也完全低估了隋军的战斗力。就在他做出这个选择不久,就收到了一封书信,而这封书信就是自己的皇帝陈叔宝亲笔写的。内容很简单:南陈亡了,你也投降吧。

  

  周罗睺一下子傻了!

  千秋伟业

  

  高颎在南京城处置善后事宜的时候,一直都在密切关注长江上游的消息。他知道,南陈真正的精锐正是在那边,而真正的恶战也必定发生在那边。

  果然,他陆续收到了各类情报,而这些情报都表明,形势还十分危急,南陈军队还有相当强的实力。必须要赶快想出解决的办法,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这个天下第一谋士略一沉思,接着把目光转向了陈叔宝。也该你老兄为大隋出出力了。当然,不是让你带兵打仗,而是让你动动手指头,写几封招降信。陈叔宝很听话,他没有不听话的理由,因为他很爱惜自己的生命。

  

  写完后,这些信件被迅速带到了前线,交到了周罗睺手里,以及很多仍在奋战中的南陈将领手里。

  短暂的震惊之后,周罗睺知道大势已去。这位战场上的“拼命三郎”还是很够哥们的,他和手下的将领们为战死的兄弟们大哭了整整3天,才解散部队,接受了隋朝的招降。既是对南陈朝廷的无言抗议,也是对自己过往的一种决裂。从此之后,周罗睺将不再是南陈的周罗睺,而是大隋的周罗睺,而经过这一角色转换的“拼命三郎”,似乎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

  看到主力部队都缴了械,其它地方的南陈军队也陆陆续续解除了武装,接受了隋军的招降。

  至此,南陈军队的主力被彻底消灭。毫不客气地说,除了部分水军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外,南陈的其它部队都是一群废物,在国难的关键时刻,没有发挥自己的任何力量,尤其是陆军,简直不堪一击,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抵抗。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南陈的将领难辞其咎。国家可以弱,君主可以昏,但军队不能也跟着如此惨不忍睹,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是军人,你们是吃着皇粮的军人,沙场才是你们最终的归宿。

  

  既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愿意就此接受失败。他们勇敢的站了起来,承担起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责任。其中一个人是皇室成员,名字叫做陈叔慎。这个年仅18岁的孩子,本可以光明正大的接受投降,然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却坚定的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尊严之路。

  当时,南京城已经被攻陷,招降书也已经送到了陈叔慎手里。这个皇室成员接到招降书后,非常感伤,对自己的属下叹息道:“我们君臣之间的大义,就这么了结了吗?”然后,果断的杀掉隋朝招降官员,举起了反抗的旗帜,短短几天就招起了5000多人。

  隋朝方面不敢怠慢,立即派去一名领兵大将前去镇压。由于那5000人都是临时拼凑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很快就被隋军灭掉了。

  陈叔慎也旋即被杀。

  虽然这个孩子的反抗看起来是那么的孱弱,是那么的自不量力,但比起任忠之流来,他仍然不失为一条好汉。

  

  紧接着,隋军又镇压了其它几处反抗。

  

  到此为止,南陈全境基本上被平定了。

  

  写到现在,我终于可以松口气的说:平陈之役,结束了;南征,结束了;中华大地,统一了!

  说实话,在写这段历史之前,我的心里是非常不安的,因为这段历史人物众多、非常杂乱,如果写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前后矛盾,让人看起来不知所云。现在看来,还是基本满意的,至少没有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没法和北周宇文邕发起的东征伐齐战争相提并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比不上与突厥的那场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南陈自身的原因,也与杨坚和高颎等人所做的充分准备密切相关,当然,更与隋朝将领的杰出发挥分不开。如果你还想找更多的原因,请回过头来再读一遍。

  

  在历史上,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它结束了南北朝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华大地再次一统,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而杨坚也一跃成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过多的意义,我就不罗列了,那是学院派历史学家干的事情,要是有人比较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教科书,那上面可以给你列举几十条。

  

  南陈灭亡了,剩下众多王公大臣和遗老遗少。在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有的皇帝干脆狠狠心,一杀了事,省得以后麻烦,南北朝时期很多皇帝都是这么干的。事实上,这样做也确实很省事。首先就是完全杜绝了留着他们所带来的后遗症,因为你很难保证这里面不会出现一个张良式的人物,或者其他一些一直想要谋求复国的疯子。再者,可以节省很多粮食,战争之后,民生凋敝,正是需要大批粮食的时候,这样做确实能一举两得。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那就是不人道,会被历史学家狠狠的丑化一笔。

  为了杜绝上面所说的那些后遗症,同时也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名声,杨坚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这些人全都迁到长安。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法,再次展现了杨坚杰出的政治智慧。

  于是,在历史上颇为壮观的一幕出现了,陈叔宝和他的王公大臣们开始了千里大迁徙,据史书记载,前后绵延500里,保守估计有10万人。

  从南京到长安(西安)啊,1200多里路,坐火车要近20个小时。这些平时出门都要骑马、坐轿的人,连2里路都不一定走过的人,一下子要走1200多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肯定的说,这期间一定死了很多人,而且是极其悲惨的死去的。国破家亡,这是你们应得的。当然,比起被砍头来,这点劳累实在是不值一提。

  不过,这种场景在历史上并不是空前绝后的,500多年后的宋徽宗也耻辱的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目的地是金国首都燕京,为此,这位多才多艺的宋朝皇帝还赋诗一首: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