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大好形式

西葫芦炒鸡 著    2666 字     发布

  

 

  我想,独孤氏一定是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利害的,一旦失败,不仅杨坚会死,自己会死,就是自己的娘家独孤家族也会遭受灭顶之灾。但是,她依然坚定的选择了支持自己的丈夫,依然坚定的选择了陪他走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这种坚定,来源于她对于自己丈夫的理解与信任,她相信自己的眼光,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一定能成为人中之龙。(不过,这个强悍的老婆将在以后让杨坚兄吃不少苦头,而且还会在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有自己老婆的支持,杨坚的意志更加坚定。他明白,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退后就意味着灭亡,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绝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与彷徨,必须要比自己的敌人更厉害,比自己的敌人反应更迅速。所以,在得知尉迟迥正在调兵遣将的消息后,他立即做出了应对之策:派遣韦孝宽去取代尉迟迥。

  这是一招颇为高明的计策:首先,尉迟迥威望非常高,且手握重兵,一般的将领根本镇不住;而韦孝宽的威望比尉迟迥都要高,年龄比尉迟迥都大,取而代之完全可行,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再者,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自己的命令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出的,属于正常的人事调动,如果你听从安排,那么你就会被削去兵权,即使威望再大也没有什么威胁;如果你不听从安排,那就是公然对抗皇帝,就可以率兵讨平你。一箭双雕,这就是杨坚此计的厉害之处。

  但是杨坚还是不放心,为了彻底消除这个威胁,他决定玩一个阴招。

这个阴招的关键点,就是那个布置在尉迟迥身边的暗哨,那个提供信息的管家。这个管家什么时候被杨坚收买的,史书上没有说,我也不好猜测,但双方肯定在某个时间达成了一个关乎利益的协议,而这个利益足以让他出卖自己的主子尉迟迥。

  杨坚的算盘是这么打的:先秘密的传信给这个管家,让他做好内应;然后派一名心腹去传达人事任免的圣旨,等这个心腹到达后,由这个管家安排一处僻静的场所,然后一举将尉迟迥干掉。

  这种方法对付一些二流的将领或许管用,但这次要对付的是身经百战、比猴都精的尉迟迥,所以只能以悲剧收场。

  这个阴招彻底激怒了尉迟迥。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位老将领知道,杨坚已经向自己动手了,取代自己的韦孝宽也已经走在路上了。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就没有反抗的机会了。既然你已经撕破了脸,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于是他果断召集文武官员和邺城民众,登上一处城楼,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说,大体如下:“杨坚这小子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挟持小皇帝来作威作福,谋反的迹象已经公开暴露。我尉迟迥作为宇文泰的外甥,又身居要职,手握大权,本就应担负起维护朝廷安危的重任。今天准备和大家一起来匡扶国家,保护民众,你们认为如何?”下面的听众纷纷叫好,紧接着一片鼓掌之声。

  就这样,尉迟迥正式起兵了。

  起兵后的尉迟迥没有丝毫懈怠,立即派手下一名得力干将带几百精锐骑兵去“迎候”一个人。

  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之下,尉迟迥保持了难得的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最大威胁并不是远在长安的杨坚,而是正往邺城方向来的韦孝宽。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绝世名将,尉迟迥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在这个世上,能让他感到害怕的已经只剩一个人了,而这个人正是韦孝宽。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他太了解这个对手了,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可怕。

  是的,这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对手,熟读兵法、用兵如神、百战百胜。所以,不能让他活着,绝对不能。

就在杨坚与尉迟迥暗战的时候,韦孝宽还在赶往邺城的路上。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时局的判断,已经感觉到了此次人事任免的不同寻常。所以,在路上的时候,他格外留意各个城池的动向,并且提早派出一个亲信赶赴邺城观察动静。自己则以生病为由,放慢脚步。谋定而后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韦孝宽一贯的原则。

  当走到河南安阳(离邺城已经非常近了)的时候,他专门去拜访了一下安阳市的市长、自己的侄子韦艺。一来联络联络感情,二来查看一下邺城的动向。自己的这个侄子倒也爽快,告诉他说:形势一片大好,您老不要担心。韦孝宽冷笑了两声,也不回答,直接命令自己的随从把韦艺捆了起来,拉出去就要砍头;韦艺哪里见过这种架势,赶紧把自己知道的全说了,包括自己被收买、尉迟迥调兵遣将等等事情。韦同学,和自己的叔叔比起来,你还差的太远了(其实韦孝宽就是吓吓他)。

  韦孝宽一听,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他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逃跑。就如同尉迟迥很了解他,他也太了解尉迟迥了,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老朋友将会怎么“招待”自己。所以,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拒绝这个老朋友的“招待”。而拒绝招待的唯一办法,就是遵循三十六计之上计:逃跑。

  逃跑是一门技术活。按照韦孝宽到达安阳的时间、尉迟迥派出杀手的时间以及二地之间的距离,留给韦孝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要命的是,这位老先生已经71岁了,你让他策马狂奔,恐怕还没有跑几十里,人就已经吐血身亡了。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韦孝宽,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名将。还因为他在逃跑的时候,顺便干了几件事,统筹方法学的相当好。第一件事,就是把经过的桥全部拆毁;第二件事,就是每到一个驿站,就把驿站的马全部赶跑;第三件事,就是命令驿站的士兵准备美酒佳肴,招待蜀公尉迟迥的到来。高,实在是高!我估计,就是尉迟迥亲自领兵前来,也只能是徒增郁闷啊。

  就这样,韦孝宽从容回到了长安,见到了已经急得想要上吊的杨坚。

  杨坚确实有着急的理由。

尉迟迥起兵了!对这个消息,虽然杨坚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它真的摆在自己眼前的时候,他还是一时无法适应过来。

  更可怕的是,连锁反应已经形成了。尉迟勤、席毗罗、司马消难,甚至四川的王谦,也都跟着闹了起来。而他们控制的地区几乎包括了原北齐整个国家,外加一个四川。

  还有一个更可恶的对手,就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这个少数民族政权颇有点叫花子的味道,今天来要点粮食,明天来抢点牲畜,搞得北周非常狼狈。当年宇文邕就曾经想征讨它,后来病逝,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轮到杨坚倒这个霉了。而突厥也非常聪明,一看邻居家闹得这么欢,也赶紧派兵出来,预备捞点好处,当然这里边也有尉迟迥的“恶意邀请”。

  危机就是这样,要么不来,要么一来好几个。有的人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很快就垮了;而有的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反而更加兴奋、更加激起无尽的斗志。毫无疑问,杨坚属于后者。

  

  一开始的时候,杨坚也很慌,因为他的敌人看起来是那么的强大、那么的气势汹汹、那么的来势凶猛,光各地发来的告急文书就够烧开一壶水了;但短暂的慌乱之后,杨坚迅速镇定了下来。他知道,越是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越不能慌张,一旦自己慌张,周围的人就会慌张,就会对自己不信任,就会助长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制定一套危机解决方案,以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