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资格

西葫芦炒鸡 著    2795 字     发布

总之,杨坚的前半生可谓顺风顺水,让咱们这些穷苦老百姓只有嫉妒的份。15岁成为车骑大将军(类似于政协委员),16岁又升为骠骑大将军(政协副委员长),虽说都没啥实权,但是面子大、有威风啊,至少吃穿不愁啊。还有更让人嫉妒的,先是强强联姻娶了独孤家族(北周大家族)的女儿独孤氏,然后继承他老爹的爵位成为隋国公,接着又把女儿嫁给了宇文邕的皇太子宇文赟。人跟人就是差距大啊,不服不行。像我,都快30了,却是一事无成,甚至连养活自己都有点困难。

  既然当上了皇亲国戚,不干点实事,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宇文邕两次东征伐齐,他都去了。虽然只是一个小跟班,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好歹也混个脸熟,见了见大场面。后来,宇文宪威服齐境,他又跟着去了,算是跟着这位一代名将沾沾光、长长见识了。

  史书上说,宇文宪和王轨都曾要求宇文邕除掉他,宇文宪的理由是:“杨坚这小子相貌非凡,我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不知所措”。王轨的理由是:“杨坚有反叛的相貌”。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说到了杨坚的相貌,难道说这两个人有算命看相的天赋?显然不是。从当时任何迹象来看,杨坚都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的天赋,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比较上进的高干子弟,是一个皇亲国戚罢了。所以,史书上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又让人怀疑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杨坚很会拉拢人、搞关系。也就是说,他的社交能力很强。娶独孤家的女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宇文赟,都是具体表现。后来宇文赟登上皇位,他的女儿自然成为皇后,而他本人自然成为了皇帝的岳父了。另外,他和皇帝的亲信和宫里的人搞得关系也非常好,比如宇文赟的狐朋狗友郑译、刘昉,都是杨坚的粉丝。真的是黑道、白道都吃得开啊。这种人即使放到现在也绝对是人才,混个厅级干部没任何问题。

  还有一点,他很有表演天赋。比如节俭,杨坚很节俭,但绝对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而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整个北周的人都知道他很节俭。后来,他的这一优势遗传给了他的二儿子杨广,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儿子比他还会表演。

  借助这两点优势,杨坚的声望是与日俱增。

  但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就是咱们的宇文赟兄。看到自己这个岳父名声这么大,这位仁兄“心眼小”的毛病又犯了。于是,他决定干掉这个岳父,反正自己杀的人多了,不在乎多杀个岳父。

  但在动手之前,他决定考验一下杨坚,毕竟是自己的岳父嘛,方法很简单:找你谈话的时候看你脸色变不变,要是变,说明有问题,直接杀掉。这是一个无厘头的考验方法,对方基本上是必死无疑;原因很简单,遇到刁钻的问题,哪有不变脸色的啊,比如叛乱。但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杨坚却是神情自然、镇定自若,难道他真的是神?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他擅长搞关系的优势救了他。很显然,宫里有人向他告了密,但现在已经不可能知道此人是谁了,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

  就这样,杨坚躲过了一劫,人生中最大的一劫。接下来的杨坚,将会得到命运之神越来越大的眷顾,一个天大的馅饼正在慢慢往他头上砸来。

  杨坚兄,做好接馅饼的准备了吗?

天降横财

  

  本来杨坚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因为有宇文宪、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一干猛人,随便哪一个都能把他治的服服帖帖。但有一个人让所有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个人就是宇文赟。

  这位仁兄似乎和自己的皇朝有仇,先杀宇文宪,接着连杀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自己倒是杀得爽了,但是却再也没有可以倚重的人了。但宇文赟可不这么认为,因为他还有两个铁杆亲信:郑译、刘昉。当然,这两个人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杨坚的粉丝。这两个人之所以得到宇文赟的绝度信任,靠着就是三个字:拍马屁;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皇帝喜欢听啥,咱就说啥;皇帝喜欢做什么,咱都叫好。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可以概括为两个凡是:凡是皇帝认为对的,我们要坚决拥护;凡是皇帝做得事情,我们要坚决叫好。郑译、刘昉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们能轻易取代王轨等人,成为宇文赟的铁杆亲信。

  史书上称呼这类人为“佞臣”,平时马匹拍得响,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子的人。还是咱们古人牛啊,用一句谚语就高度概括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宇文赟,很快你就会尝到交友不善的恶果。不过你本人是尝不到了。

  由于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夜以继日的与众美女不停奋战,咱们的宇文赟兄终于挺不住了。在去某美女房间的路上病倒了。看来,长期剧烈的床上运动已经掏空了这位才22岁皇帝的身体。这病来得快且猛,当天就病得不能说话了。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嘱托后事,这位年轻的太上皇就一命呜呼了。色字头上一把刀啊,看来,能一下子拥有很多美女,对年轻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纵观宇文赟的一生,嫉妒心强、好玩、好色、亲近小人,是一个标准的昏君。但是抛开他皇帝身份,我看到的却只是一个有着强烈逆反心理、有着极强嫉妒心理的孩子。或许,他真的不该做皇帝;或许,他本应是一个普通人。

  公元580年,太上皇宇文赟挂了,而且还是这么悄无声息的死的,留下个八岁的皇帝儿子。剩下的事情就只好交给宇文赟的铁杆亲信来办了。有良心的大臣希望拥立一位宇文家族的人,来管理朝政,来辅佐这位八岁的皇帝小孩,这是合乎情理的,我相信也绝对是宇文赟的本意。到现在为止,那个馅饼似乎还和杨坚没有任何关系。

  关键时刻,郑译、刘昉出马了。作为宇文赟的铁杆中的铁杆、亲信中的亲信,他俩掌握了最为重要的一件武器:起草和发布诏书的权力。未来天下的走向就掌握在了这么两个佞臣的手里,历史真是充满了讽刺色彩。

  经过权衡,他俩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拥立杨坚。原因如下:首先,杨坚是自己的哥们,关系铁,上台后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福利;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俩清楚自己帮着宇文赟做了不少坏事,要是其他人上台,肯定没自己好果子吃。决定已下,就差最后一环了:征询一下杨坚本人的意见。我还原了历史上这段著名的谈话:

  郑译、刘昉:杨兄,有份好差事,愿意干不?

  杨坚(一脸茫然):不知道两位兄台说的是什么差事啊?

  郑译、刘昉(故作神秘状):掌管朝政,辅佐当今皇帝。

  杨坚(哆嗦了一下):这个,这个......恐怕我没这个资格啊。

  郑译、刘昉(着急状):我们有起草诏书的权力,还怕什么?

杨坚:这个.....要不,我再考虑考虑?

  刘昉:还考虑啥?你要是想当,就痛快点;要是不想当,我刘昉可要当了。

  杨坚(略微沉默):好,我当。

  三个人迅速行动起来,伪造遗诏,任命杨坚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就这样,公元580年,杨坚掌握了朝政;就这样,一个大馅饼,从天而降,砸中了他。

  如果要评选历史上最走运的皇帝,我首选杨坚。他的确很有能力,但是命运之神却明显倾向了他。

  公元580年,对于杨坚来说,是一个要永远铭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与他有着莫大的关联;还因为在这一年,他走了太多的狗屎运。一个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但是紧要之处就那几步;一个人的一生要渡过好几十年,但是关键之处只有那么短短的十几个月。

  万里长征刚刚开始第一步,杨坚,后面还有更为严峻的考验等着你呢。

  去证明自己吧,是该你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