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生死较量

西葫芦炒鸡 著    5374 字     发布

济阴得了粮食,接着就投降了,而睢阳城到了现在,早已经是吃光了军粮,大家都开始吃树皮和茶纸。

  

  睢阳将士饿死多半,等李巨派援军,援军也不来,到了如今,就只剩下1600人了。就算剩下的,也都饿得皮包骨头,贼军围城上来,张巡饿着肚皮上阵,修造守城工具。尹子奇瞎了左眼,他需要报仇,贼军用处了最先进的工程手段——云梯。

  这种云梯非同以往,他形状如半边彩虹,正好能扣在城墙上,贼兵精锐两百人,就呆在彩虹的最顶端,可以顺着通道直接杀进去。

  

  【生死较量】

  张巡,你还有什么办法!

  张巡默不作声,随后,他开始让士卒在城墙上打三个窟窿。

  

  第一个窟窿,用来伸出长木,长木头上挂着一个大铁钩,铁钩构筑云梯,云梯不得推却;

  第二个窟窿,用来伸出长木,长木头宽大,用来顶住云梯头部,云梯不得靠近;

  第三个窟窿,用来伸出长木,长木头上有个铁笼,铁笼里是油水和柴草,出木前点燃,这根木头最长,能伸到云梯中间,烧断云梯。

  

  就这样,云梯上的精锐,站不住的吗,都掉到地下活活摔死了,能站住的,也都被大火烧死了。

  贼军愤怒,以钩车勾搭城上的阁楼,阁楼纷纷崩塌。张巡冷静分析,又请出了大木君,在木头尾端置连锁,锁末置大镮,搨住钩头,然后用革车硬拉,生生将贼军的钩车头部扯掉。贼军见情况不好,立刻改变策略,用木驴攻城。

  

  所谓木驴,其实就是长得像驴的一种兵车,是常用的工程器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张巡用碳烧火,煮开铁水,然后浇下去,木驴顷刻化为乌有。

  贼军不服,又在城西北扛土集柴,想要造成一座斜坡,张巡不和他们计较,贼军还以为是张巡疲于应战,于是加紧堆积。每夜休兵的时候,张巡都让人往贼兵造好的木柴道上抛些松明(松香)、干蒿,一连十几天,贼军见斜坡就要好了,大喜。张巡也比较开心,因为贼军还不知道他这是在干什么。

  

  选了这日刮东南风的清晨,张巡领兵,打开城门就往贼军那里冲去。贼军前来应战,张巡立刻改变方向,举着火把点燃了那如山高的柴草堆。张巡没跟贼军废话,杀了几下就往回跑。贼军也没办法追张巡,眼下,只能先救火了。可是,有一个问题摆在贼军面前,那就是,没水。

  好吧,大火越烧越旺,这帮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烧起来,一连烧了二十多天。

  

  贼军怕了,竟然乖乖退后,不敢上前,他们怕张巡又搞出什么名堂。贼军在城外修筑了三重壕,立了木栅。

  一个月后……

  

  睢阳城,张巡,许远,六百士卒。

  张巡领三百兵,守城东北,许远领三百兵,守西南,二人与士卒都吃的是茶纸,呆在城墙上,睡在城墙上,吃也在城墙上。这么少的兵,又如何能抵挡住尹子奇的数万大军呢?有些时候,事情不能单看情状。

  张巡见有人攻城,如有一股是汉人,他就晓之以理,申明大义,汉人当贼兵者,往往弃贼投奔,追随张巡左右,战死者二百多人。

  

  许步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他们三个,手握大军,却眼睁睁瞧着张巡受困。城里头的情况已经非常差了,张巡让南霁云领着三十个骑兵出去搬救兵。贼军见有几个人出来送死,大喜,数万贼军围攻南霁云,南霁云直冲上前,三十多人排布不乱,骑马奔驰射杀,贼军惊扰,等杀出重围,南霁云的手下,只丢了两个。

  临淮,贺兰进明。

  “如今睢阳不知存亡,救兵去了又有何益!”

  “睢阳若陷,霁云请以死谢大夫!况且睢阳破了,危及临淮,譬如皮毛相依,安得不救!”

  

  贺兰进明摆摆手,不愿意听他继续讲下去。他知道南霁云是条好汉,强留他喝酒吃饭,还让人准备酒肉。南霁云脸色突变,他流着泪铿锵道:“霁云来的时候,睢阳已经月余没吃一顿饱饭了!霁云虽然想要吃饭,可难以下咽,大夫坐拥强兵,眼睁睁看着睢阳陷没,一点忙都不肯帮,这岂是忠臣义士所为!”

  言罢,他伸出手指,伸入口中,发狂咬下了自己的一根手指:“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一指以示信归报。”

  座中人为之泣下。

  

  南霁云不能走,眼下不是赌气的时候,贺兰进明,求求你,行吗?

  贺兰进明喝了口酒,摇了摇头……

  

  我采访一下,贺兰进明,你为何一个兵都不肯帮?能说句实话吗?

  怕!

  怕什么?张巡比你功劳大?

  贺兰进明指着凤翔方向:“算你说对了一半吧!还有,房琯为相,那是十分讨厌我,所以才让我当河南节度使,以他的人许叔冀(奸猾无比的一个人)为进明的都知兵马使,俱兼御史大夫。叔冀自恃兵马精锐,而且和我都是同品,不受我管。进明不敢分兵,不是光怕张巡、许远有什么功名,还怕为叔冀所袭啊!”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的意思了,救兵,没戏。

  他跑到宁陵,与城使廉坦交涉一番。廉坦带着自己的步兵和骑兵三千人,加入了南霁云的队伍。这天夜里,三千兵马杀到了贼军的后尾,与贼军且行且战,一直杀到了城下,捣毁了贼军的营盘,死伤无数。城中的将士眼睁睁看着南霁云领着的三千人,一个个死在无数刀枪之下,站在城墙上哭号。

  

  杀到城下的时候,南霁云就还有一千人。

  贼军损失也不少,但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援军没来,于是加紧攻城。

  

  【高谈阔论】

  

  先来说说其他人。

  

  房琯,一个喜欢和人高谈阔论,却又不通世事的人。他被人怨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国家已经乱成这样了,房琯还经常称病不朝,他在家里头摆了一桌子的美酒佳肴,日夜和庶子刘秩、谏议大夫李揖谈佛和老子。

  佛和老子要是知道这家伙放着天下的动乱不管,也不担心贼军屠城,肯定能气昏过去。房琯为了培养自己的爱好,还专门请来了名扬四海但一直苦痛缠身、贫困潦倒的音乐家董庭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庭兰从来不喜欢依附权贵,房琯请他,他却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本人揣测,董庭兰贫困潦倒了一生,杜甫后来写这件事的时候是这么评论的:“庭兰游琯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意思就是,董庭兰到老还都是贫困,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欢依附权贵,可到最后还是当了房琯的门客。房琯每日听董庭兰弹琴,和一般书生指点江山,全然不把国事放在心上。

  李白和董庭兰,政治眼光远远差于高适。房琯现在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一不上朝,二结交的都是清谈之士,三还得罪了不少人。御史率先发威,狠狠地整了房琯一次。只是董庭兰最无辜,被当成了弹劾的主要人选,而后才从他审出房琯每日都干了些什么。

  李亨早就想找茬把房琯罢免,一直苦于没有借口,如今倒好,董庭兰将房琯的奢侈生活揭发了,李亨生气,罢房琯为太子少师,

  而我们的董庭兰,却没了房琯的爱慕,只能流落四方,以授琴为业。

  

  看人只看后半截,董庭兰的后半生,因和房琯扯上了关系,所以一直被人们诟病。不过,他依然那样贫寒,这一辈子缺吃少穿,和人离别的时候,穷得连一杯酒都买不起。天下依然战乱,除了朝内只知道张着嘴说佛和道的房琯,不以天下人为意的李巨,接下来这位永王李璘,也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李济阴得了粮食,接着就投降了,而睢阳城到了现在,早已经是吃光了军粮,大家都开始吃树皮和茶纸。

  

  睢阳将士饿死多半,等李巨派援军,援军也不来,到了如今,就只剩下1600人了。就算剩下的,也都饿得皮包骨头,贼军围城上来,张巡饿着肚皮上阵,修造守城工具。尹子奇瞎了左眼,他需要报仇,贼军用处了最先进的工程手段——云梯。

  这种云梯非同以往,他形状如半边彩虹,正好能扣在城墙上,贼兵精锐两百人,就呆在彩虹的最顶端,可以顺着通道直接杀进去。

  

  【生死较量】

  张巡,你还有什么办法!

  张巡默不作声,随后,他开始让士卒在城墙上打三个窟窿。

  

  第一个窟窿,用来伸出长木,长木头上挂着一个大铁钩,铁钩构筑云梯,云梯不得推却;

  第二个窟窿,用来伸出长木,长木头宽大,用来顶住云梯头部,云梯不得靠近;

  第三个窟窿,用来伸出长木,长木头上有个铁笼,铁笼里是油水和柴草,出木前点燃,这根木头最长,能伸到云梯中间,烧断云梯。

  

  就这样,云梯上的精锐,站不住的吗,都掉到地下活活摔死了,能站住的,也都被大火烧死了。

  贼军愤怒,以钩车勾搭城上的阁楼,阁楼纷纷崩塌。张巡冷静分析,又请出了大木君,在木头尾端置连锁,锁末置大镮,搨住钩头,然后用革车硬拉,生生将贼军的钩车头部扯掉。贼军见情况不好,立刻改变策略,用木驴攻城。

  

  所谓木驴,其实就是长得像驴的一种兵车,是常用的工程器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张巡用碳烧火,煮开铁水,然后浇下去,木驴顷刻化为乌有。

  贼军不服,又在城西北扛土集柴,想要造成一座斜坡,张巡不和他们计较,贼军还以为是张巡疲于应战,于是加紧堆积。每夜休兵的时候,张巡都让人往贼兵造好的木柴道上抛些松明(松香)、干蒿,一连十几天,贼军见斜坡就要好了,大喜。张巡也比较开心,因为贼军还不知道他这是在干什么。

  

  选了这日刮东南风的清晨,张巡领兵,打开城门就往贼军那里冲去。贼军前来应战,张巡立刻改变方向,举着火把点燃了那如山高的柴草堆。张巡没跟贼军废话,杀了几下就往回跑。贼军也没办法追张巡,眼下,只能先救火了。可是,有一个问题摆在贼军面前,那就是,没水。

  好吧,大火越烧越旺,这帮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烧起来,一连烧了二十多天。

  

  贼军怕了,竟然乖乖退后,不敢上前,他们怕张巡又搞出什么名堂。贼军在城外修筑了三重壕,立了木栅。

  一个月后……

  

  睢阳城,张巡,许远,六百士卒。

  张巡领三百兵,守城东北,许远领三百兵,守西南,二人与士卒都吃的是茶纸,呆在城墙上,睡在城墙上,吃也在城墙上。这么少的兵,又如何能抵挡住尹子奇的数万大军呢?有些时候,事情不能单看情状。

  张巡见有人攻城,如有一股是汉人,他就晓之以理,申明大义,汉人当贼兵者,往往弃贼投奔,追随张巡左右,战死者二百多人。

  

  许步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他们三个,手握大军,却眼睁睁瞧着张巡受困。城里头的情况已经非常差了,张巡让南霁云领着三十个骑兵出去搬救兵。贼军见有几个人出来送死,大喜,数万贼军围攻南霁云,南霁云直冲上前,三十多人排布不乱,骑马奔驰射杀,贼军惊扰,等杀出重围,南霁云的手下,只丢了两个。

  临淮,贺兰进明。

  “如今睢阳不知存亡,救兵去了又有何益!”

  “睢阳若陷,霁云请以死谢大夫!况且睢阳破了,危及临淮,譬如皮毛相依,安得不救!”

  

  贺兰进明摆摆手,不愿意听他继续讲下去。他知道南霁云是条好汉,强留他喝酒吃饭,还让人准备酒肉。南霁云脸色突变,他流着泪铿锵道:“霁云来的时候,睢阳已经月余没吃一顿饱饭了!霁云虽然想要吃饭,可难以下咽,大夫坐拥强兵,眼睁睁看着睢阳陷没,一点忙都不肯帮,这岂是忠臣义士所为!”

  言罢,他伸出手指,伸入口中,发狂咬下了自己的一根手指:“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一指以示信归报。”

  座中人为之泣下。

  

  南霁云不能走,眼下不是赌气的时候,贺兰进明,求求你,行吗?

  贺兰进明喝了口酒,摇了摇头……

  

  我采访一下,贺兰进明,你为何一个兵都不肯帮?能说句实话吗?

  怕!

  怕什么?张巡比你功劳大?

  贺兰进明指着凤翔方向:“算你说对了一半吧!还有,房琯为相,那是十分讨厌我,所以才让我当河南节度使,以他的人许叔冀(奸猾无比的一个人)为进明的都知兵马使,俱兼御史大夫。叔冀自恃兵马精锐,而且和我都是同品,不受我管。进明不敢分兵,不是光怕张巡、许远有什么功名,还怕为叔冀所袭啊!”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的意思了,救兵,没戏。

  他跑到宁陵,与城使廉坦交涉一番。廉坦带着自己的步兵和骑兵三千人,加入了南霁云的队伍。这天夜里,三千兵马杀到了贼军的后尾,与贼军且行且战,一直杀到了城下,捣毁了贼军的营盘,死伤无数。城中的将士眼睁睁看着南霁云领着的三千人,一个个死在无数刀枪之下,站在城墙上哭号。

  

  杀到城下的时候,南霁云就还有一千人。

  贼军损失也不少,但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援军没来,于是加紧攻城。

  

  【高谈阔论】

  

  先来说说其他人。

  

  房琯,一个喜欢和人高谈阔论,却又不通世事的人。他被人怨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国家已经乱成这样了,房琯还经常称病不朝,他在家里头摆了一桌子的美酒佳肴,日夜和庶子刘秩、谏议大夫李揖谈佛和老子。

  佛和老子要是知道这家伙放着天下的动乱不管,也不担心贼军屠城,肯定能气昏过去。房琯为了培养自己的爱好,还专门请来了名扬四海但一直苦痛缠身、贫困潦倒的音乐家董庭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庭兰从来不喜欢依附权贵,房琯请他,他却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本人揣测,董庭兰贫困潦倒了一生,杜甫后来写这件事的时候是这么评论的:“庭兰游琯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意思就是,董庭兰到老还都是贫困,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欢依附权贵,可到最后还是当了房琯的门客。房琯每日听董庭兰弹琴,和一般书生指点江山,全然不把国事放在心上。

  李白和董庭兰,政治眼光远远差于高适。房琯现在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一不上朝,二结交的都是清谈之士,三还得罪了不少人。御史率先发威,狠狠地整了房琯一次。只是董庭兰最无辜,被当成了弹劾的主要人选,而后才从他审出房琯每日都干了些什么。

  李亨早就想找茬把房琯罢免,一直苦于没有借口,如今倒好,董庭兰将房琯的奢侈生活揭发了,李亨生气,罢房琯为太子少师,

  而我们的董庭兰,却没了房琯的爱慕,只能流落四方,以授琴为业。

  

  看人只看后半截,董庭兰的后半生,因和房琯扯上了关系,所以一直被人们诟病。不过,他依然那样贫寒,这一辈子缺吃少穿,和人离别的时候,穷得连一杯酒都买不起。天下依然战乱,除了朝内只知道张着嘴说佛和道的房琯,不以天下人为意的李巨,接下来这位永王李璘,也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李璘,请问你是怎么想的,趁着天下落入贼人之手自己也起兵打你老爹,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璘嘿嘿一笑,说,脸皮厚点,忍忍也就过去了!

  璘,请问你是怎么想的,趁着天下落入贼人之手自己也起兵打你老爹,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璘嘿嘿一笑,说,脸皮厚点,忍忍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