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不值一提

西葫芦炒鸡 著    2631 字     发布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六月,李旦因病在百福殿驾崩,时年五十五岁。

  李旦的谥号是“睿”,他到底聪明不聪明,已经用不着讨论了。早在五年前,他就重用了姚崇、宋璟,他能当个好皇帝,可他不爱当皇帝,人各有志。孔子曾经说过,什么是勇敢?有敢做的,有不敢做的,那才叫勇敢。什么是智慧?有懂得的,有不懂得的,那才叫智慧。许多事情。

  李旦似乎不值一提。

  总有人喜欢把他和哥哥李显并称,说二人均是无能之辈,我不这么认为。

  李显是个好丈夫,却是个昏庸的皇帝。而李旦是聪明的,他是一个不热爱权力,勇于退让的明君,开元盛世有他的功劳。

  

  对吗?

在东都的那天晚上

  

  贞观五年(公元717年)正月,太庙出事了。

  太庙的四间大殿崩塌,将李家的排位都给砸了。李隆基认为这是不好的兆头,那日上朝,穿着白色衣裳,还不敢在正殿开会,只在耳房跟宰相们问询。李隆基这回开会的主要议题就是,太庙都塌了,咱们该不该去东都?

  李隆基不是异想天开,之所以要携百官去东都,那是因为关中继承了山东蝗虫灾害的破坏力,庄稼都没有了收成。

  宋璟、苏颋首先发言:

  陛下居丧三年,期限还没满,您就这么一走,恐怕天下人心会有不满,况且老天爷来了这么一个事儿告诫陛下,陛下还是不要去了!

  姚崇上前,充分发挥了他圆滑世故而又能办实事的风格:

  臣以为,太庙的栋梁,都是苻坚时候造的,距今已有近四百年,腐朽而坏,跟现在要去东都恰好碰到一起,又有什么奇怪的?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陛下因为关中不丰收而去东都,百司都已经准备妥当,不可失信。臣以为,要先修太庙,正好还能按照原计划出行。只是,有一件事情要办!

  什么事情?

  把神主(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旦牌位)先迁到太极殿。

  李隆基大喜,上了姚崇二百匹绢。几日后,李隆基告慰太庙,令姚崇五日一朝,姚崇再度成了焦点人物。

  

  姚崇又撒谎了。

  右散骑常侍褚无量,与马怀素同为李隆基的伴读老师,他揭穿了姚崇的谎言:“隋文帝富有天下,他迁都到大兴,怎么可能用苻坚时代的梁木造太庙!这是有谄媚的大臣献谄媚的话,希望陛下能够谨天戒,讷忠谏,远谄谀。”

  李隆基赞许了褚无量的话,他表示一定考虑亲贤人、远小人,至于留守长安,毁掉成命,下令让百司恢复,恐怕是不行的。

  褚无量郁闷了,太庙开始大修后,车驾如期开拔,煌煌的队伍往东都去了。路刚走一半,大部队就遭遇了重创。

  

  河南西部,陕西东部附近,有一崤山,崤山有一崤谷,是从长安到洛阳的主要道路。李隆基选择的就是这条道,一直以来,这条路都是很顺畅的。

  可是,崤谷,这坑爹的崤谷,怎么会这么窄!?

  提前探路的使者眼瞎了吗?河南尹(不点名批评李朝隐)眼瞎了吗?

  李隆基大怒,大部队卡在狭窄的土鳖一样的道路上停住了。李隆基决定免去河南尹及知顿使官,因为他俩是吃干饭长大的。明知道车驾要从长安到洛阳,明知道车驾要走这条路,明明有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还会搞成这样子?宋璟面无表情地看着发怒的李隆基,他想在这个时候上谏:

  陛下刚开始巡幸就想要怪罪两位大臣,埋怨路修的不好,臣怕将来您要是巡幸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可就……

  

  李隆基忽然有些稳不住,他一招手,赶紧,宣旨。看起来,宋璟的话,对李隆基起到了催命的作用。李隆基想要赦免那二位仁兄,可宋璟却不同意,李隆基很诧异。宋璟表情淡然地说:

  陛下想要怪罪他们二人,因为臣上谏而饶恕了他们,如此,这功劳可就算到臣头上了。臣恳请陛下将他们押上朝堂,怒斥一番以后,作宽容状赦免!

  几日后,车驾顺利到达东都,李隆基大赦天下。

  

  在东都的每一天,李隆基都被一些事物感动着,他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他和太常卿姜皎,原本不显达的时候就有着良好的私下关系。在东都的每一天,姜皎都靠着曾经灭了窦怀贞的功劳,备受李隆基的恩宠。

  是的,姜皎经常到李隆基的卧室,也经常和妃子们一起宴饮,得到的赏赐比任何人都多。姜皎自己有功,和皇帝关系好,有些赏赐也就罢了,他的弟弟姜晦也因此沾光,没有什么能力,偏偏当上了吏部的高官。如此,这个朝廷颇有些腐败的气象了。宋璟看不下去,铁着个脸上谏:

  姜皎兄弟荣宠过盛,陛下这样对他们不好啊!

  是啊,朕一直觉得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现在才发现,就是这样!

  于是,下制撤了姜晦的官。

  

  没有努力而享受权贵,会遭致灭顶之灾,靠着努力而享受权贵,也很难保证没有灾祸降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为那些备受瞩目的人写的。在东都,曾经的故事都还在,薛怀义、二张、天枢、明堂,人非,物是。

  天枢早在开元二年就被融毁了,工匠烧铜铁,融了一个多月都没烧完。至于明堂,因为还有用而被留了下来。这日,太常少卿王仁惠等人上奏,明堂造的跟周朝的差太多,根本不像,况且,明堂穷奢极欲,人神交杂,不是什么好东西。李隆基决定,与其闲置,不如利用,以明堂为乾元殿。

  明堂,是武则天的心血。

  九月,在和姚、宋的商讨下,李隆基下令,恢复中书、门下、侍中名号。

  

  这是李世民立下的规矩,凡是中书、门下以及三品及以上官员入内奏事,必须有谏官、史官在一旁记录。

  说的什么,表情怎样,语调如何,都有详细记录。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的确很公开。这样做,有过失则可以匡正,有美恶则可以扬抑,全国各部门的工作,都要到正牙(衙)禀报,众目睽睽之下,御史戴着豸冠弹劾百官。

  豸冠,就是獬豸冠,那种类似于上海世博会中的帽子。

  在正牙上,御史当庭奏事,大臣没有一个敢耍心眼儿的。等到李治和武则天即位,许敬宗、李义府主事,整个就完蛋了。该隐瞒的隐瞒,该密奏的密奏,御史和待制官员一般都只能私下汇报,谏官、史官不能跟着,等御史出去再问。后来,武则天见此不妙,大力改革,不过有问题。

  和李世民相比,武则天的规矩让底下的官员乱了套,因为是你在我不在,还能密奏,所以互相揭短、互相诬陷成了主旋律。

  

  轮到李隆基了。

  宋璟提议,恢复贞观的制度,让奸滑无处藏身!

  李隆基同意了宋璟的建议。

  

  宋璟是个让人怀念的人,他在广州办的事,让广州百姓感动不已,当地的小吏和小民为他造了一座碑,名曰“遗爱碑”。本来,这是人们的心意,但宋璟得知后,立刻上言:“臣在广州,没有什么事迹,如今臣因为受到陛下信任,所以他们才在这个时候弄出一块碑来,想要献媚。陛下如果想要割断谄媚风气,最好就从臣这里开刀,请下敕禁止!”

  李隆基从之。

  从那往后,各州县再无给人立碑颂德的事情了。

  宋璟分析的没错,他在广州办实事的时候,没人给他立碑,如今受到恩宠,有人却想起这事,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人心都是如此的,懂得看清道理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几日后,宋璟、苏颋又有大事要奏。据说此事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因为开元通宝已经到了即将灭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