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大喜

西葫芦炒鸡 著    2641 字     发布

武则天大喜,宴会上,就让张昌宗穿着羽衣,吹着笙歌,骑在当庭的木鹤上,还下令让文人写诗赞美。有一帅哥,名曰“宋之问”,此时大显身手,一连憋出无数好句,二张和武则天都很满意,对他刮目相看。当时朝廷中人,文章写得最好的当属宋之问和李峤,当然,陈子昂和王家的所有兄弟都已经死了。

  李峤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少年时候合称“文章四友”。

  并不是吹出来的,的确写得很好。这四位小朋友我必须要介绍一下:

  杜审言,男,645年生人,字必简,酷爱吹牛逼,行为怪诞,常常对人家讲:“我的文章能干死屈原、宋玉,我的书法羞死王羲之!”但其诗风纯朴自然,为“近体诗”奠基人之一。杜审言的儿子名曰杜闲,杜闲的儿子名曰杜甫。我感觉杜审言也就这一点能向别人吹一吹了,其他的都是浮云,真的。

  崔融,男,653年出生,科举出身,崇文馆学士,李显少时伴读,说话不在行。最近因要写赞美张昌宗的诗歌,拍马屁没拍到点子上,所以惹怒了张昌宗,被贬官在外,现在不在朝廷里头工作。两年后,他将重装上阵,提出很多有意义的建议。该生和杜审言关系很好,死后杜审言还为他服缌麻来着。

  苏味道,男,648年生人,简介略。

  李峤,男,644年生人,二十岁甲等进士及第,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

  从今天开始,李峤接到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负责编修《三教珠英》,要求务必严整精细,囊括诗词歌赋,展现武周雄厚文化底蕴。三教者,儒、释、道;珠英者,才子也。该书是文学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编委会成员有:

  李峤、闫朝隐、徐彦伯、薛曜、员半千、魏知古、于季子、王无竞、沈佺期、王适、徐坚、尹元凯、张说、马吉甫、元希声、李处正、高备、刘知几、房元阳、宋之问、崔湜、常元旦、杨齐哲、富加谟、蒋凤、上官婉儿(她负责最后的规整和润色)……

  主编:张易之、张昌宗

  评编委会成员:赞!

  评该书主编:擦!

  武则天认为,二张兄弟有这样的事务做挡箭牌,可谓至善。这部书确实珍贵,但从编撰者名单上就足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三教珠英》没能掩饰住二张辞藻的鄙陋,却无意间把这个时期最流行的文化集合在了一起。此后,该书亡佚过多,到了宋朝就只剩下三卷,如今还剩三句话,还是从其他文章里头找出的引用句。

  感谢二张,如无此书,天下文士不可能济济一堂,同心协力编著这样一部奇书。未来的大唐风流,多半也和这样的集会有关。

  话说回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哥哥帅气逼人,但身份还是不如宰相高的。很多人对他们不满,在这里头,属王及善为甚。王及善,王君愕之子,而王君愕为隋唐英雄中的武将,曾劝王君廓投奔唐朝,后来王君愕随李世民征战高丽,战死沙场。王及善因荫得官,武将的儿子,小时候没好好学习,长大了字如鸡挠。

  但就他这样的人,还能入选内史,故而时人讽刺曰“鸠集凤池”。

  王及善没能征战沙场,又没有文字功夫,分析时政也不行,干啥啥不中。不过有一事他干得很带劲,当时内史许多老少爷们儿喜欢骑驴上班,他也上班,但从不骑驴,他认为骑驴不对,不让内史们这么干,于是,他每天早上的任务就是撵驴。撵得别人无可奈何,撵得别的部门的人看得哈哈大笑。人们经常看见有后生骑着驴过来,被王及善拦住,像老头撵人一样,让后生把驴牵走。

  故,人送外号“撵驴宰相”。

  虽说王及善啥都不会,但此人为人正派,很有大臣的节义,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侍宴的时候,最瞧不惯二张那样嚣张,屡屡上奏武则天。武则天不悦,对他说:“卿年岁已高,不适合再侍宴了,呆在检校阁中办公去吧。”王及善赌气,一个多月没来上班,请了假,武则天也不过问他。

  王及善原希望武则天能知错就改,却不料她让自己骑驴难下,叹曰:“我是中书令,哪有这样的事情!哪有中书令连天子的面都见不到的!我就知道事情会到这一步,男宠!男宠!!男宠!!!”

  于是上疏告老还乡,武则天不许。

  几天后,他就荣升文昌左相,这才当上了宰相,有了“撵驴宰相”的外号。这也给二张兄弟发出了一个信号:你们的确太嚣张了。他们到底多嚣张呢?从他们弟弟张昌仪的故事里头就可以看出来。

  张昌仪仗着哥哥在朝中的地位,与他俩进行奢侈竞赛,你买钻石,我买宝珠,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张昌仪当洛阳令,某日早朝,半道上被人拦了下来。那人姓薛,不是上访的,而是求官的。他早就注意张昌仪了,为了能得个官,踩点儿等他来,今日恰好拦住。于是捧上筹借的五十两黄金道:“大人且给小的一官半职,这五十两黄金权当孝敬您老人家!”

  张昌仪不缺那点儿钱,但有人给,不要是傻缺,收了钱,拿了名姓状,接着上班去了。那人一边招手一边喊道:“小的姓薛,小的姓薛!”

  到了朝堂,张昌仪把状子交给了天官侍郎张锡(和苏味道一起入狱的那位),张锡立刻表示没问题。几天后,张锡战战兢兢地找到张昌仪,道:“大人,请问那个求官的人叫什么来着,我把名姓状丢了!”

  张昌仪不听则已,一听大怒,骂道:“你这是办的什么破事儿!我用你做什么!你不记得,谁他妈记得!你把所有姓薛的都拜官不就完了。”

  张锡大恐,退下之后,把所有铨选出来的姓薛的都给了官职,六十多人。朝廷选官就被这么一帮人左右,您还拼什么命好好准备面试啊,都回家歇着吧。张家兄弟的蛮横骄奢得罪了很多人,二张虽然继续受宠,可心底头明白往后日子不好过,于是,张易之找到了狄仁杰,想要问问国老,张家到底该怎么办。

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是知道张易之会来找他的,从吉顼和王及善的情况来看,张易之如不能觉察出什么,只能说明他和他弟弟的脑袋都被驴给踢了。“我也没办法……”狄仁杰皱了皱眉头,看着求解的张易之。张易之不怕任何人,但他怕狄仁杰,这里头的怕,更多的是佩服,五体投地的佩服。

  听狄仁杰这么说,张易之的情绪一落千丈,几乎哭了出来。

  “只有,”狄仁杰说,“只有一个办法,想要免祸,只能劝皇上立庐陵王。”张易之心下明了,感恩戴德地拜别而去。武承嗣已经郁闷死了,不立庐陵王,还能立谁?诸位以为还能立谁?李显?不,不是李显,李显只是用来募兵应急用的,现在着急过去了,安静下来一想,天下不还是武家的么?武则天决定,再度废掉李显,改立武三思为太子!这个决定像一记重磅炸弹,轰烂了所有人的努力。

  武三思?

  三思而后行,这是子曰过的吗?

  回答是否定的,武三思肯定不知道子怎么曰的,否则也不会这么尿性。《论语•公冶长》中是这么说的: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所以,我们用英文翻译“三思而后行”的时候,会翻译成“Thinktwicebeforeyoudo.”跟子说过的一点不差,对于武三思来讲,什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是傻子,只有干掉所有反对者才能当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