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生疼

西葫芦炒鸡 著    2633 字     发布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嗯,这是拍马屁么?)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理由在此)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这一段是孙中山先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的启蒙)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先说大家的情况)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不能忘恩负义)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这不是恫吓)

  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篇檄文,被送到了各地张贴,也送到了太后的面前。

徐敬业

  几十年的经验告诉太后,这是一场因她而起的叛乱,造反者打着恢复李唐正统统治的旗号对她进行讨伐,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太后心里不是不紧张,但她相信,凭扬州那几个兵,是无法对洛阳造成威胁的。她拿起一份檄文,学着小学生朗诵课文,阴阳怪气地读着这篇充满乖戾色彩的文章。

  读一段儿,咬嘴唇,哈哈大笑;再读一段儿,拍胡床笑抽。

  ……

  太后指着这篇檄文,和侍臣说笑话。在她看来,这篇讨伐她的文章,让她自己读起来是一件非常令人生疼的事情。可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时候,她屏住了呼吸。中有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短短十二个字,她读到了一个大丈夫临大节不屈不挠的气魄。

  对,这是一种气魄!

  敢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发出铿锵有力的质疑,这需要何等的才华,何等的魄力?!

  太后仰天概叹,指着檄文问道:“这是谁写的?”

  答曰:骆宾王。

  “宰相怎么能把这么一个人给落下?人有如此才华,却让他流落孤苦……”

  扬州,骆宾王和李敬业等人正在谋划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来想想看,想要拥护李姓太子,是不是应该找准拥护谁?这是之前讨论好的事情,起事口号喊得震天响,拥护庐陵王,也就是拥护李显。但李敬业认为:李显人并不在我们手里,我们傻啦吧唧地起事,人家不认账怎么办?

  于是,他打算造谣。

  李敬业不是造谣专业出身的,他造的谣大概没人相信。他对大家伙儿说,我们起事,是有人让我们干的!众人疑惑,问,谁?李敬业回答说:李贤!

  众人更疑惑,曰,李贤不是死了么?

  李敬业哈哈大笑,道,他没死,他流落到了扬州城内,嘱咐我举兵伐武!

  众人大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拥护庐陵王归位”变成了“听英王李贤的话”,到底扬州军是干什么吃的,到现在已经彻底混乱,搞不清楚了。十万扬州军暂时不知道自己是干啥的,不过大家浩浩荡荡地一摆pose,看见纷纷扬扬上百里的尘烟,自信心便得到了提升。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朝廷,已经派来三十万正规军讨伐他们来了。

  打头的大总管正是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李神通的儿子)。

  李孝逸领着大军来了,李敬业这才慌了手脚。先前认为十万大军,好歹能撑上三年两载,最不济也能保证一个春秋,这下可好,李孝逸一下就领来了三十万大军,让李敬业措手不及。经过认真分析,李敬业认为要把李孝逸挡在难于跨越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是哪儿呢?

  润州。

  淮河天险。

  后来的战事证明了李敬业的推断。李孝逸大军屯兵淮河北岸,派遣偏将雷仁智跟李敬业大战,结果惨败,还顺便把自己吓得够呛。李孝逸大概在推算李神通和李绩的实力对比,到现在,他越想越怕。于是,按兵不动。显得很镇定,其实是不敢动弹,也因此,监军殿中侍御史(监察)的一位同志对李孝逸说:

  天下安危,在此一举。四方太平了这么长时间,忽然冒出来个叛乱的,大家一定是想亲耳听到乱贼被灭的消息。现在大军逗留不前,远近失望,万一朝廷生气,下令让别的将军代替您,您得怎么说才能让大家满意啊!

  李孝逸看着眼前的这个人,儒生气息,却透出一股风流的底气。你说得对,魏元忠。说完,李孝逸赞许地点了点头,拔军向前。几天后,都梁山(不是梁山)战场传来消息,马敬臣军击垮徐敬业偏将尉迟昭军,杀尉迟昭。但很快,李敬业的另一下属韦超就领着军队重新占领都梁山。

  僵持,战事只能陷入僵持。

  十一月初,眼见事情不能更好地发展,朝廷为李敬业送来了一份意外惊喜。这一天,又一路江南道大军从侧面包抄而来,领军者: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

  现在该行动了吧?

  李孝逸大军中出现了无数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其具体表现可以长篇大论,故不予叙述。有人认为大军应当先干掉都梁山上的韦超,然后再往江都(扬州)挺进,杀他老巢;有人认为,韦超虽然占据险阻,但他手底下根本没几个人,也就用不着用三十万大军去打那几个兵,不如留下一部分军队和他对峙,其他人一并杀向江都。

  这些说法都可行,但他们显然忽略掉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徐敬猷(李敬业弟弟)在淮阴有军队。

  魏元忠认为,不如先灭了徐敬猷。

  此刻,众将表现出了难得的一致性,集体表示不可行。大家认为不如先打李敬业(或说徐敬业),李敬业败了,淮阴的徐敬猷、都梁山上的韦超也就不战而降了。大家还纠正了魏元忠这个书呆子的错误想法,如果按照魏元忠所言,先打徐敬业,那徐敬猷肯定从咱屁股后头跟来,到时候腹背受敌,滋味可不好受。

  魏元忠镇定曰:不然。

  他顿了顿,说:“贼之精兵,全都是所谓的乌合之众,他们就想要跟我们决一死战,我们这就去决战,恐怕正中下怀。据某所知,徐敬猷是赌徒出身,和徐敬业差很多,他不习军事,实力也不足,人心最为松散,我大军逼之,驻马可克!”此时,诸将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异彩。魏元忠巡视了一下四周,用肯定的语气接着说道:“徐敬业虽然强,但想要去救徐敬猷,时间肯定不够。我军攻克徐敬猷,乘胜而进,就算敌军中有韩信、白起也挡不住我们的脚步。刚才讨论出来不先拿下敌军弱者,而要跟他们拼命,根本不是好办法。”

  李孝逸再次用赞许的眼光看着魏元忠,接着,他命令大军直击韦超。

  韦超大惧,连夜脱逃。大军又直攻徐敬猷,徐敬猷连日脱逃。

  几天后,徐敬业领兵在溪口(不要望文生义,这是一条大河)据守,准备与朝廷大军决一死战。

几天后,徐敬业领兵在溪口(不要望文生义,这是一条大河)据守,准备与朝廷大军决一死战。

  河水晶莹冰冷,远方的云被风扯成了一抹轻纱。徐敬业无心欣赏这美妙的光景,他担心的是,如果对方突然进攻,恰好中我心意,但如果长期对峙,恐怕对军心十分不利。这天,未等徐敬业做出任何勾引对方的举动,李孝逸便开始了第一个计划——夜袭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