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起兵

西葫芦炒鸡 著    2510 字     发布

  

还麻烦您亲自写信劝诫,又说自己老了,身体不好,我知道这是您在推辞。先生给渺身写的信,有一句是:“吕氏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我想了好久,真是惭愧!

  先生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

  其实我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不开心,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可以说,先生的这句话真的可以算是我的一面明镜。先生在先朝也是德高望重,远近唯您马首是瞻,我真的希望您能匡扶社稷,不要再把年老挂在嘴边。

  刘仁轨见信,不再推辞。

  在驿站快马飞奔送信的时候,太后办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发生在李贤身上,此时的李贤,正在被幽禁,想死死不了,想爽爽不成。太后比较明白李贤的痛苦,觉得不能让孩子痛快,实在是当娘的不好。于是,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到巴州李贤住的地方,说是要检查一下李贤的宅子,以免遭到歹人袭击。据说不久以后,身在荒地的朝廷要员遭遇歹人袭击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了。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七月,秋天,广州都督路元睿惨遭杀害。

  杀他的人,在当时叫做“昆仑”。

  这是一件离奇的事情,“昆仑”是什么东西?

  答曰,昆仑不是东西。昆仑,又名昆仑奴,是来大唐实现大唐梦的海外人氏。那么,昆仑是哪里人呢?

  黑人。

  他们远隔万里,翻过崇山峻岭,渡过浩瀚海洋,来到唐朝做生意,做奴婢,唐朝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奢华,最值得追求的。唐朝时候,汉语是世界语言,所以,昆仑在广州,也一定要懂得汉语,否则很没面子。这个杀死路元睿的昆仑是来大唐经商的胡人,而路元睿,死的那叫一个窝囊。

  作为都督,路元睿既不敢都领,也不敢督导,他性格懦弱,所以,在山高皇帝远的广州,广州都督府的下属就有点儿嚣张了,他们压根儿不怕路元睿。在这群人中,有人在海港搞了个收费站,还强行霸占商人商品。有一做买卖的胡人实在受不了这帮人,于是,跑到路元睿这里,慷慨陈词了一把。

  用的是汉语。

  不标准的汉语。

  路元睿本来是很怯懦的,但对于那种说话跟含着拖把头子似的人,他非常厌恶,更让他无法淡定的是,从这个商胡不利索的言语中,路元睿听出,这家伙竟然要告都督府的所有人。胡闹!于是,令人给他上枷锁,准备收到大狱治他。在一旁听审的胡人怒了,忽然,从群胡中跳出一黑人,张着袖子,扯出一柄利剑直杀向路元睿。

  路元睿被吓成了木鸡,一点五秒后,他去见了阎王。

  左右来救,昆仑左砍右刺,连杀十几人,无人敢近,乃登舟入海,追之不及。

  鉴于此等状况,想必太后未卜先知,给刘仁轨写完书信后,就让人去看望李贤。丘神绩来到巴州,仔细检阅了李贤的宅邸。检阅过程略,详情参见领导参观幼儿园。总之,作为丘行恭的儿子,相信丘神绩一定有老爸的勇猛,但智商怎样,有待商榷。

  丘神绩走后,巴州人得知李贤自杀的消息。

  太后闻讯震怒,怀疑杀自己儿子的人,一定就是丘神绩!

  贬他,贬到了叠州当刺史,几天后,又重新提拔他当了左金吾将军。

  太后在显福门为李贤办了一场风光的丧事。

  【第二件大事】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太后自己身上,她上朝的地点改在了武成殿(注意名字),顺便给王公大臣们上了尊号,于是大家都非常高兴。

  几天后,太后临轩。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所谓“轩”,是大殿门口像飞鸟张翼一样,斗拱伸出去老远,看起来像个轩子,故名。从此之后,太后就经常跑到紫宸殿,在殿中布置一道紫色的纱帐,垂帘听政。

  武则天终于爆发了。

  【第三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是各位王爷的悲惨经历。

  首先迎接挑战的是杞王(杞人忧天的那个杞国)李上金,他被搞成了毕王(毕国之王),但字面意思上翻译过来就是完蛋王;接下来是鄱阳王李素节,此人有才,但也被搞成了葛王,和鞋王、麻布王差不多,是王爷中最弱势的个体。

  一个月后,滕王李元婴薨。

  几天后,又徙毕王李上金为泽王,徙葛王李素节为许王。

  再几天后,迁庐陵王李显到房州(你应该熟悉这地儿了),过了几天,感觉不太好,又从房州把他迁到了均州,濮王李泰故宅。

  一坏一好,琢磨起来,还是很有乐趣的。

  【第四件大事】

  以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第五件大事】

  第五件大事发生在尚书左丞冯元常先生身上。

  冯元常是李治万年最信任的人之一,自己身体不好的时候,不能处理朝政,就让冯元常处理。由此,冯元常成为李治心腹。老冯知恩图报,曾对李治说,中宫权势太过,应该稍稍打压一下。此事甚为李治认可,可是,李治这人,然了以后,多半是不办事儿的。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冯元常和他的谈话被天后知道(李治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太后不爽,而李治又没有什么表示。

  太后称制以后,四方拍马屁者纷纷献上祥瑞,有说河南大树林儿里白鸟盘旋三日乃去,有说洞庭湖畔有神龙出现,什么稀奇说什么。可惜当时没摄影机,否则这帮人肯定苦学3D技术,保证保质保量完成拍马屁的重任。有一个不用,因为他们用的是实物。

  嵩阳县令樊文同志献上来一块大石头,石头上,一颗大红心。

  一颗红心向太阳啊!

  我赤胆,我忠心,伟大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于是展览,在朝堂上,百官唏嘘。

  在一片和谐声中,冯元常上奏道:这情况涉嫌谄媚欺诈,不能玷污天下!

  太后不爽,新账旧账一起算,把冯元常贬成了陇州刺史。

  所有的大事都将过去,最后一件大事,终于降临到了硬骨头裴炎的身上。冤案,对于刚刚临朝称制的太后来说,不算什么。但裴炎的死,却和另一件轰动朝野,震惊天下的谋反案有关。

  扬州起兵

  

  太后临朝称制,对这个男权的时代来说,的确有不小的打击。

  如果太后不诛杀反对派,不大兴冤狱,恐怕刚开始的时局不会迅速转变。在太后灭掉自己的反对派后,无数官员都胆战心惊地谋划着自己的未来,一条可以活命的路。更有甚者,纠结盲流无数,占据府衙,准备起兵造反。

  【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作者:骆宾王

  骆宾王,男,贞观二年(公元627年)生人,浙江义乌人,诗人。

  太后临朝称制的八年前(公元676年),吐蕃曾经骚扰过边境,作为在内能当官,在外能打仗的优秀人才,裴行俭担任了洮州道左二军总管,负责领兵征讨。大军出征在即,裴行俭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当书记,他想到了骆宾王。裴行俭盛情邀请骆宾王同志参加出征,出征之后,肯定还能再受提拔。

  骆宾王一腔报国的热血,对于裴行俭的邀请,他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

  不去!打死我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