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枪杆子出政权

西葫芦炒鸡 著    2786 字     发布

几个人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准备开创造反工作局面。王芬同志的如意算盘是带兵杀掉宦官,绑架并废黜皇帝,自己当开国功臣,甚至他连皇帝的候选人名单都拟好了——合肥侯刘某。

  但造反这样的大工程,利润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就像阿迪力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掉下去,连骨头渣儿都不会剩下。

  实际上,王芬是没资格动手的,枪没几条,将没几个,而他找的狐朋狗友既不是少林派也不是武当派,而是空谈派,一点都不凶,怎么搞政变?最关键的他们还缺一样东西——兵。

  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兵,说啥也是白扯。

  于是他向中央打报告谎称,黑山军又在造反了,为了保卫皇上您的安全,我打算招募一点军队,还望领导批准为谢。

  这是明显的谎报军情,且漏洞百出:他所说的黑山军早在中平二年(185年)就已被朝廷招安,改邪归正了。现在黑山军的头目张燕捧着国家给他的铁饭碗(平难中郎将)吃得正香呢,反什么反?

  但王芬忽悠的对象是灵帝,这家伙的神经时好时坏,经常短路。这次他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仔细思考就批复同意了。更巧的是这位极品皇帝突然心血来潮地想回故乡河间国一游(河间国属于冀州)。

  皇帝准备自投罗网,机会难得。

  时间越来越近了,王芬他们心里却越来越紧张了。

  原因很简单,手里虽然有兵了,但自己的斤两自己最清楚,如果这种水平也要勉强自己的话,无异于是自杀。

  自己不能干,就找能干人入伙。

  王芬决定,广撒英雄帖,继续招聘造反急需的各类人才。

  不久,一个真正的实力派进入他们的视线——曹操。

  原来,曹操同志从济南相岗位上隐退后,便在老家谯县搞起了隐居工程,他在低洼地带盖了一座幽雅的书房,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其实也不是真的隐居,而是在为自己充电。

  一边专心读书,一边精练射猎。

  充电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想要真正隐居谈何容易。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作为政府公务员的马腾响应韩遂叛乱后,曹操便被征召出山,当了都尉,重新开始带兵。

  带兵了,有实力了,就成为许多人的座上宾,比如王芬。

  王芬向曹操同志详细地介绍了此次行动的宗旨及重要意义,最后饱含热情地邀请文武兼备的曹孟德同志加盟他们的队伍,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但人家不干。

  给多大的好处也不干,搬金山银山来也不干,不仅自己不干,曹操还不住地给这些头脑发热的冒险家泼冷水降温:“自古以来,更换领导都是最不吉利最危险的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这种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买卖你们千万别做。一个要人民拥护,一个要有权,很大很大的权,要知道,伊尹、霍光行废立帝王之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伊尹,是宰相;霍光也是大将军,再加上老百姓的拥护才最终获得成功的。一句话,能废黜皇帝都是强势人物,而就凭你们几个无名之辈,想做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不是要命吗(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还是那句话,冲动是魔鬼!赶快踩刹车吧!我不反对废黜皇帝,但你们几个轻量级的选手不行!

  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这是曹操的心里话。

  事实上曹操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比如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同志就是他案板上的肉,想咋滴就咋滴,自己就是想当皇帝也不是梦,但他偏偏没有废掉皇帝的武功,而是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曹丕。

  曹操的态度很认真,但几个人还是螃蟹吃秤砣——铁了心,他们头脑热得发烫,别说是泼冷水,就是送进冰窖也冷静不下来啊。

  他们不想踩刹车。

  你曹孟德胆小怕事,不给面子,没关系,咱们重新招人,只要待遇合适,还怕招不到人才?

  不久,王芬又找到一个名人——华歆。他当然意识不到,这个华歆的胆子竟然更小。

  华歆(157-232),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最后担任魏国的相国、太尉、司徒,但在汉灵帝时期他时运气不怎么好,先是被举孝廉,任郎中,都是些芝麻大的小官。

  华歆虽然品行上有污点(如捉拿伏皇后),但平心而论,他这个人身上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世说新语》记载的几件事更能说明,他和你我一样,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华歆和好朋友管宁在园子里锄菜,管宁一锄头挖下去,竟然挖到了一块宝贝——金子。发了,发了,吃肉喝酒的钱都有了。

  但管宁同学属于清高派,视金钱为粪土(挥锄与瓦石不异),还是实用主义的华歆同学眼尖,守着宝贝当叫花啊,我看看再说。看过后,在管宁同学强大的精神感召下,还是依依不舍地扔了(捉而掷去之)。后人引用这个典故,往往说管宁品行高洁,而华歆同学如此贪财,实在是龌龊。但以我看来,管宁固然高洁,似乎迂腐过头;而华歆同学只是上前摸了一把金子(还没有揣进兜里),却无端被人非议,实在不值。金钱,是人都该爱,见到宝贝当破烂,那是败家子。

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有一次,华歆和管宁一起读书,有个大户当官人家的轿子招摇而过,吹吹打打的十分闹热,管宁同学不为所动,继续学习(宁读如故),真让人佩服他的定力。而华歆同学实在忍不住好奇,就跑出去看闹热去了(废书出看)。

  这下管宁同学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割席!断交!(即所谓的管宁割席)而且放出狠话:“子非吾友。”

  多大一点事啊,连朋友也没得做啊?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许多读书人就是这么变成废柴的。

  值得一提的是,管宁不把华歆当朋友,华歆却一直把管宁当朋友。后来华歆做到魏国的司徒,他首先推荐的就是自己同窗好友管宁,可书呆子管宁却并不买账,华歆知道后,一笑了之,并不生气。魏明帝继位后,要华歆当太尉,华歆玩谦虚,说了一大堆我年老多病(70岁),该退休养老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皇帝您就另请高明这类的话。皇帝饶有兴趣地问,那你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谁呢?华歆揭开谜底:管宁。并且滔滔不绝地为管宁说了一大堆好话。这下,皇帝曹丕不干了,不行,哪有官帽随便转让的啊?那个管宁虽然有才,可他没有官场从政经验,给他个光禄大夫就差不多了。

  这个管宁不知是有道德洁癖还是爱记仇,反正认定断交的朋友就别想复交,还是不买账。

  从这件事上看,华歆可能不是管宁一类的道德模范,但也有情有义。管宁,你有这么一个朋友真应该感到高兴。

  做事有始有终,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华歆的处事风格:

  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顺风车,华歆表示为难,我们都自顾不暇了,多你一个累赘,干什么?

  王朗却大方地说:“没事儿,你上来吧,船还比较宽敞,多一个人不算挤。”

  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很快把自己的话忘诸脑后,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却不紧不慢地仗义执言说:

  “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担心这一点。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应该讲诚信,怎么可以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做事有始有终,由此可见华歆也是条汉子。

  仔细想来,这个故事是有瑕疵的,而《三国志》上面的记载显然更可信一些:李傕杀入长安后,为避西京之乱,华歆与郑泰等六七人,步行离开。半路上遇到一个男子请求结伴而行,大家见他确实可怜,打算同意(皆哀欲许之)。华歆却说:“不行,我们现在处境都很危险,无缘无故帮助他,又不知道他品行怎样,万一遇到什么麻烦,我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