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社会名流

西葫芦炒鸡 著    2768 字     发布

  

  

  历史上的张飞也算是河北当地一个小小的社会名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张飞生的两女均为蜀汉后主皇后:章武元年,张飞长女被封为刘禅妃子,后来刘禅继位以后,她也顺利地成为一国之母(皇后),张皇后因故去世后,她的妹妹又被选进宫,先当贵人,然后升任皇后。两个女儿能当皇后,相貌必然不差,因此,张飞同志的长相想来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至于张飞同志的出身,史书上一字不提,演义上倒是提了一句,说他是杀猪的小商小贩,但一手拿着占满血腥的杀猪刀一手还要搞艺术创作,怎么想都有点玄,如真是如此,张飞同志也算是天下最有才的杀猪匠了。

  传说是可以忽悠人的,还是让我们回到历史。

  总之,三个有缘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创业团队,他们将干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业。

  在做大事之前,他们还要做一件虽然小但很重要的事——结义。注意,我说的是结义,而不是桃园结义。

  关于结义这件事,史书上没明确记载,演义上说得有鼻子有眼,连结义的地方都写清楚了——桃园,但这种说法遭到连众多专家的反驳,理由是史书上根本没写这事,结义一事纯属虚构。

  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

  历史上没有记载没关系,我们还是可以梳理一下历史资料,得出一个近似肯定的结论。一开始,关羽、张飞为先主御辱,相当于是贴身保镖的角色,后来他们的关系更上一层楼“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也就是说他们三人的关系像亲兄弟一样好得一塌糊涂,以上那段话来自于《三国志》,可信度应该是不用质疑的。

  其实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无论是谁都有需要一种安全感,一种归属感,而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喝个酒,吃个饭,发个誓,然后结成兄弟,从此以后,大家就是亲密团结一家人了,共同创业,你好我好他也好,再正常不过了。比方说张飞就是把关羽当亲兄长对待的(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而后来关羽被迫暂降曹操时,对曹操派来的说客张辽说过这样的的话:“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不是兄弟,发誓干什么?誓以共死干什么?逗你玩啊?

  因此,我认为,说他们是兄弟是很靠谱的。

  至于他们何时结义,怎么结义,已经无关紧要了。

  

  总之,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不像那个马腾和韩遂,名义上是结义兄弟,实际上却是仇家(韩遂曾经杀害马腾的妻子),经常玩窝里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最后让曹操捡了大便宜。

  有人有钱有枪,似乎啥也不缺了,刘备就这样组织起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游击队。

  队伍有了,能开上战场吗?

  不能,因为刘备还迫切地需要一样东西——名分。

  咱们华夏人好面子,凡事都要讲个名分什么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当散兵游勇既危险又没前途,闹不好,政府把你当土匪给收拾了,实在没意思的。最好挂靠在国家单位的名下,有吃有喝有福利,不干了,还有退休金,那才叫体面。

  现在的刘备心愿只有一个,带着兄弟们上战场立功受奖,一步一步地来,回来先当个吃皇粮的公务员,就那么简单。

  刘备带着队伍找到自己的父母官——邹靖。邹靖是幽州刺史郭勋(不是演义上说的刘焉)手下的校尉,州里的校尉,可比现在的校官、尉官大得多,相当于省军区司令,而幽州既是北部边陲,也是黄巾军活动的重灾区,校尉一直是常设职务,平时主要负责招兵买马,搞点训练,外带维护社会治安,战时就负责打仗。现在黄巾军人数众多,自己的地盘不太平,地方官们愁得眉毛胡子都快拧成一块儿了,有人肯带队来为自己排忧解难,当然求之不得。

  就这样,刘备在邹靖的带领下开始了征战。

  不久,刘备由于在战场上立了功,喜获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公职——安喜县尉。安喜县尉,大体上就相当于安喜县警察局局长,平时主要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汉朝老祖宗机构设置是极其精练的,全国五千多万人口,满打满算包括乡村干部就十二万公务员!官民比例为一比四百(有资料说是一比四千七百,这个想都不用想纯属胡扯)——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不辞辛劳地为四百人服务,累死你!

  以县级机构为例,一个县就一个县长,也不像现在那样要配备副县长若干,政协领导若干,人大领导若干,配备局长若干,以上,全省了。县长手下就两个分管领导:县丞、县尉。三个兄弟一台戏,县里的工作就靠你们几位了。县长像管家婆一样身兼数职,什么工商局长、税务局长、城建局长、农业局长、司法局长、监察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一肩挑。县丞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长,而县尉主要分管最复杂最热门的治安工作,当然县尉的工作不仅局限于抓小偷,他还会接受领导的安排,干一点征兵啦、征税啦、摊派啦、城管啦、抢险救灾啦一类的杂活,也是身兼数职。工资低不说(前面介绍过),劳动强度可不低,政府完全是把你当做勤杂工在使用啊。

  虽然工作难做,但好歹是国家公务员,警察局长同志,你就好好干吧。

  刘备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也想好好干出点成绩,在官场站稳脚跟。但好景不长——不久砸饭碗的人就来了。

  来者何人?

  是督邮。

  督邮,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的郡按方位分若干部,比如东西南北,每部设一个督邮。由于太守大人平时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下基层监督检查一类的事情就交给督邮代劳。督邮就是郡里的纪检监察官,代表太守督察县乡,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办理司法案件等等,官儿不大,权力不小,惹不起的。

  说来也怪刘备同志运气不好,刚刚到任,屁股还没坐热,就遇到政治运动。这次督邮光临安喜县,就是要传达一项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为遏制军阀割据局面发展,皇帝下诏,凡是由于军功晋升为公务员的,一律作为富余人员,淘汰回家(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

  某些人常常以此作为刘备蛮横无理,违反政策殴打上级纪检官员的证据,事实上,这都是没有仔细分析史料得出的草率结论。

  要知道,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黄巾起义时,宦官迫于压力召回自己在地方上做官的家属;而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一批战场立功的军人(比如刘备)被安置到各级地方政府,填补了这个空间。这下宦官着急了,他们还想让家属卷土重来,重温旧梦的,而现实是残酷的,军人们占着位置,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活生生地挤下去,让自己的人爬起来。

  怎么挤?

  以维稳为借口,趁机淘汰那些靠军功上位的军人,谁也没话说——恰好皇帝也怕那些脾气火爆的军人掌权,偏霸一方,不好控制。

  这样做正对皇帝的胃口。

  双方一拍即合。

  过河就拆桥,这招太狠了,没办法,名额就那么多,只好对不住大家了。

  刘备并没有孝廉、茂才(秀才)一类的上岗证,上边没人罩着,他怀疑自己就是下岗分流的对象(备疑在遣中)。

  实际上刘备的感觉相当准,因为朝廷这一刀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老子为你拼死拼活地干,好不容易才熬成警察局长,一句话就让打发回家啊。

  刘备当然不乐意回家打草鞋,换谁都会骂娘的。

  骂人还是先放一边吧,先把饭碗保住要紧。

  问题是他爸不是李刚,不像曹操,有一个老油子父亲做靠山,不管风吹雨打都不怕。他只是事业刚起步的一个小人物,朝廷的龟孙随随便便发一个文件,就能轻易砸掉他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