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志在必得

西葫芦炒鸡 著    2723 字     发布

  他想得到大家的承认和尊重。

  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太好。

  在东汉,最受欢迎的是读书人(士人),最牛气的是世世代代靠读书做官的士族,像当今社会广受欢迎的商人啊、大款啊、暴发户啊,地主啊,虽说衣着光鲜、有车有房、日子滋润,却被广大士人鄙视为没文化、没素质,不受欢迎。其余的像农民啦、雇工啦,历来都是弱势群体,被压迫的对象要想出头那是很不容易的。

  东汉的士人虽然不掌权,但却掌握舆论,他们瞧不起你,就是社会舆论瞧不起你。

  像曹操同志的短板就是出身就不大好,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不说,他父亲曹嵩拜宦官为干爹,常常被人嘲笑为没文化,人前人后低三分。

  汉末的政权为宦官掌握,但舆论却为进步的知识分子(士人)所掌握,这些士人普遍都有那么一点点道德洁癖,鄙视权贵。

真是内外有别啊。

  还要特别说明一点,东汉末年,宦官控制朝政,国家权力又转移到宦官身上。

  曹嵩同志对三公职位却无限向往,好在思想开放的一代昏君汉灵帝及时(178年开始)创设西园卖官,解决了曹嵩同志的烦恼。

  东汉官员的品级不是按一品二品三品四品这样的顺序分类,更不是现在公务员的一级、二级、三级这样分类。他们的品级是和年薪挂钩的,从最低的百石到最高的万石,大约分为17级,称为若干石,比方说乡村干部的年薪是百石,太守是二千石,刺史是六百石,州牧是二千石,内阁部长(九卿)是中二千石,而大将军、三公级别最高,号称万石公。

  汉灵帝的西园卖官,实行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基本行情是一石一万钱,二千石的太守二千万,一千石的县令一千万,四百石的县长四百万。总之,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不管你家庭出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个人形象、业务技能,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东汉通行五铢钱,一枚就是一钱,我根据资料折算了一下,以购买力来看,东汉的一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五毛钱左右,因此,折算下来想当太守需要花一千万人民币,想当大县县令需要五百万,想当小县县长需要二百万。

  这个好,让金钱说话,谁也没话说。

  为了充分表达对领导西园卖官事业的衷心支持,也为了表达自己对太尉职务的一往情深,曹嵩同志充分发扬了大无畏的贪污犯及马屁精精神,抛出惊天大手笔——出钱一亿!

  一口价!

  志在必得!

  要知道,那时的市场行情是:由于地方官油水多,属于实抢手货,最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故实行溢价销售;而朝廷百官由于不直接和百姓打交道,没啥油水,属于清水衙门,常常打折搞促销:比如九卿(内阁部长)的价码,理论上应该二千万钱的,但推出的市场促销价也不过区区五百万(折合人民币二百五十万元),而三公(政府总理)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其挂牌价也只有一千万(折合下来五百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既有钱,也想进军政坛,那么你只需要支付一千万钱就可以圆一次总理梦。

  实在相当的温柔、相当的实惠,相当的划算。

  如此廉价,只因为三公只值那个价。

  为什么只值那个价?

  因为没权。

  前面说过,汉末的朝政大权都集中宦官在手里,政府总理(三公)有名无实,是中看不中用的政治花瓶,因此,哪怕你投入再大,到手的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而曹嵩同志的报价是一个亿!

  曹嵩同志的报价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五千万人民币!

  东汉公务员的待遇、级别都是以年薪来计的,称为年俸。实际操作是按月发放,每月兑现。而且是以斛来计算,东汉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2斤左右,而一斛粮食只相当于现在的27斤左右,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政府为广大公务员考虑得还很细致,俸禄发放,是一半现金,一半粮食,所谓半钱半谷,连物价因素也考虑进去了,即使遇到通货膨胀也不怕。

东汉的老板是比较抠门的,那时也不兴高薪养廉,公务员的工资是很低的,以中二千石级别的部长(九卿)为例,他们每月的工资是9千钱,外加72斛大米,部长们的月薪相当于现在每月八九千块,年薪10万,也就相当于现在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堂堂中央部长日理万机,就拿这么点薪水,的确不高。

  万户人口以上大县县令的年俸为一千石,实际每月到手的工资是4千钱,外加大米21斛。这样算来,这位县太爷的月收入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三千多块,也就是现在一个普通农民技工的收入,看上去很袖珍。东汉的地方官是比较可怜的,中央干部逢年过节还有红包(皇帝赏赐)拿,而二千石以下的低级官员除开死工资,什么年终奖、全勤奖、绩效工资、福利待遇通通没有,如果平时不收受红包,搞点贪污受贿,就凭这点工资,别说买车买房,恐怕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县令的尚且如此,其他小地方的公务员更不要说了,工作相当具体,薪水相当迷你,如此条件还要艰苦奋斗,实在难为他们了。

  当然,职务越高,收入越高,高薪阶层也是有的——三公。号称万石,每月只有350斛谷米,按现在的物价水平,也就是月薪2万块,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很牛气的了。如果加上节假日有皇帝的赏赐,以及各种灰色收入(这就不明说了吧),应该相当凑合吧。

  凑合?看怎么比,如果花钱买的,那就相当不凑合了。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头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曹嵩同志投资五千万,一年的收益回报(年薪)是二十多万,请问,正常情况下,曹嵩同志要收回投资需要多少年?

  正确答案是:二百年!

  还凑合吗?

  好在,曹家老底子厚实,不用贷款不用按揭,否则就是把棺材板卖了都不够啊。

  花五千万买一个空头总理,疯了,真的疯了!

  根据资料显示,东汉通行的货币有三种:主币是五铢钱,除此之外,黄金和丝绸也能当钱使用。、

  汉朝五铢钱大约有3.5克,而汉灵帝时期发行的是新版“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大约3.6——4克左右。那时的钞票就只有一个面额,一枚就是一钱,大小都是它。

  虽然分量很足,但奇怪的是,思想传统的老百姓还是不买账,新钱刚一发行上市,就引起骂声如潮:“京师将破,天子下堂,百姓四散而去”。

  的确很准。

  和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东汉的黄金计量不像现在以克论,而是以斤论,非常大气。按官方牌价,东汉一斤黄金大体上值一万钱,仅相当于现在的五千元人民币而已,价格实在非常温柔,不像现在一克能卖400多元的天价。以至于后来的刘备取得益州后,打赏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等功臣,一出手就是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五铢钱五千万钱,看上去非常大方。

  要知道那时没有银行,没有支票,没有信用卡,曹嵩同志要掏腰包的支付款是天文数字般的一个亿,我估算了一下,如果用现金(五铢钱)支付保守估计也有36万公斤,约合360吨!即使全部采用黄金支付也要一万斤,而东汉的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半市斤左右,大体上曹嵩同志应该孝敬皇帝两吨半黄金,马都要累死几匹!

  真是有钱人啊。

  曹嵩先生出手就一掷千金,如此阔绰,连见多识广的皇帝也被这败家子气派所震惊,震惊之余是感动。

  原本卖价一块钱的土豆,居然有人向你问,十元,卖不卖?就是你也得感动啊。

  这年月,如此稀缺的大傻冒,就是打着灯笼火把也难找啊!

  但有个小小的程序性问题,原来的太尉位置上有人——崔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