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投降

西葫芦炒鸡 著    2677 字     发布

沈光和麦孟才等人刚一进入宇文老贼的营地,便遭到了埋伏,被叛军围了个结结实实、里三重外三重。

  面对这一必死之局,咱们的沈老兄毫无畏惧;他大喝一声,带领手下众将士开始了连番血战,几个回合下来竟然斩杀了数十人!

  司马德勘一看,赶紧派上来了弓箭手;对付这帮人,不用弓箭是绝对不行的。

  最终,沈光身中数十箭,力竭而死;时年27岁。死时,汩汩而出的鲜血浸红了衣服、鞋子,也浸红了周围的土地!一代奇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光荣的一步。

  “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出自《隋书》)

  沈光死后,他带来的那几百名属下也全部战死,没有一个弃械投降!

狗咬狗

  

  三天之后,宇文化及下达命令:西归关中。将士们全都欢欣鼓舞、高呼万岁,如同过新年一般!是啊,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了,能不高兴吗?

  紧接着,10余万大军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其中司马德勘率领1万士兵作为后军,主要防备沿途的民军。

  

  按照原定计划,大军应该先来到彭城(今江苏徐州),然后再取道水路(应该是大运河)而还。(看一下地图就会明白,这条路线最快)

  可当大伙儿费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来到彭城地界时,一个可笑的问题出现了:彭城一带的水路已经被破坏殆尽,根本没法用!

  我靠!

  看到这一尴尬的情况,所有人都傻了。这可怎么办?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宇文化及果断决定:夺取当地老百姓的车辆,走陆路!车辆主要用来盛美女和珍宝。至于武器辎重嘛,嘿嘿,只好劳烦各位兵哥哥啦!

  于是乎,士兵们无缘无故多了一项沉重的负担:兵器和各类辎重。

  

  从彭城到关中,路途极其遥远;别说背着这么多东西走路了,就是骑马也能把人累个够呛。因此,将士们议论纷纷,言语中充满怨恨!

  也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内心蠢蠢欲动起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德勘。

  

  比起宇文化及、宇文智及、裴矩等人的风光来,这位哥们实在是太郁闷了!首先,他是“扬州兵变”的主谋,却并没有因“兵变”而获取任何实际利益,只是被封了个温国公的虚号;再者,由于他功劳太大,遭到宇文化及的畏忌,竟然被间接夺了兵权(只给了1万人,而且还是后军)!

  哎,做人做到这个份儿上,确实是失败到家了。

  所以,咱们的司马兄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不久之后的一个夜晚,司马德勘私下对一个心腹说道:“拥立宇文老儿,真是大错特错!现在拨乱反正,一定要凭借英明贤才;化及平庸,身边又围着一群小人,最终一定会失败。你说该怎么办呢?”

  这名心腹回答道:“这件事情全在我们罢了,废除他有什么困难呢?”

  于是,咱们的司马兄立即找来几名志同道合之人,预备用后军袭杀宇文化及。

  遗憾的是,这位老哥犯了一个跟沈光一样的毛病:口风不严。结果,如此重大之事竟然轻易泄露了出去!

  

  第二天,一切如常。

  一个叫做宇文士及(宇文化及的弟弟)的人来到了后军,说是来找司马德勘商量点事儿。咱们的司马兄没有任何疑心,热情的出营迎接!

  突然,宇文士及大手一挥,几名骁勇的士兵一拥而上,将毫无防备的司马德勘捆了个结结实实。

  

  半个时辰后,这个可怜的哥们被带到了宇文化及面前。

  宇文化及满脸怒气,责骂道:“我和您共同努力,诛灭暴君、安定海内。大事才刚起步,您为什么又要造反呢?”

  司马德勘自知难逃一死,便痛快的回答道:“杀死昏君,是因为受不了他淫乱暴虐之苦。推立您为主,反而比他更为淫虐。事已至此,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宇文老兄听完后,更为愤怒,大声吼道:“拉出去,绞死这丫的,真是太气人了。”

  

  就这样,司马德勘去了阴曹地府;距离这家伙发动兵变的时间才仅仅一个多月!杨广应该乐了,原因很简单:黄泉路上有伴了、不用寂寞了。

当皇帝啦!

  

  绞死曾经的亲密战友司马德勘后,宇文化及率领大军继续向西行进。

  

  也就在这时,隋炀帝杨广被杀的消息传到了东都洛阳。大伙儿象征性的哭了哭、掉了几滴眼泪之后,便敬奉越王杨侗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皇泰!

  杨侗这孩子也很懂事,立即下诏:封王世充为郑国公(兼纳言)、封段达为陈国公(兼纳言)、封元文都为鲁国公(兼内史令)、封卢楚为内史令,等等。真的是“一人死亡、人人升职”呀!

  

  不久之后,杨广的死讯传到了长安。

  唐王李渊表现的非常悲痛,对手下众人说道:“作为臣子,却不能拯救,岂不悲哀?”

  但没过几天,这个老家伙就露出了长长的狐狸尾巴!

  先是,一帮人前来劝进:“请唐王登基即位。”李渊坚决不同意!

  接着,这帮人又来劝进;李渊还是不同意,但表示可以考虑考虑。

  最后,这帮人又来劝进,而且要死要活,好像马上就失去了某个亲人一样。李渊被逼无奈,只好很为难的勉强接受了这一建议!

  

  公元618年农历5月22日,唐王李渊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武德。一个伟大的朝代唐朝,终于开始了!

  紧接着,李渊下诏:任命李世民为尚书令(国务院总理级别)、任命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任命刘文静为纳言(相当于明朝时的内阁重要成员),等等。

  五天之后,封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吉为齐王。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人被封了高职;这个人你可能猜不出来,他就是屈突通!没错,这位老兄投降了。

  一切还要回溯到8个月前。

  

  闻知李渊率主力大军绕过河东城、西进关中(前有述),屈突通大为惊恐:长安一带根本没有兵,首都危矣!

  没办法,这位老兄赶紧率领数万士兵向长安方向急进,希望能赶在反军之前抵达京师。临出发前,他做了一个重要的人事任命:委派部将尧君素镇守河东城。

  可惜的是,人家李渊早有防备;当官军到达潼关时,便遭到了刘文静的顽强阻击!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江山。

  咱们的屈突通可没有闲功夫在这里干耗,便命令属下一名骁将夜袭民军大营。双方随即展开了血战,从晚上一直打到第二天的中午!

  最终,官军惨败而归。

  

  此役之后,屈突通的处境极为窘迫:战,已经有心无力;不战,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京师被攻破吗?

  这时,很多心腹亲信前来劝说:“不如投降算了。”

  屈突老兄听完后,径直流下泪来:“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

  为此,他经常摸着自己的脖子,自言自语道:“终当为国家挨一刀。”

  

  不久之后,李渊派遣一个人前来劝降;此人乃是屈突通的家僮。咱们的屈突老兄二话不说,当即命人将这个倒霉的小兄弟斩首!

  

  又过了一段时间,首都长安被攻破的消息传到了潼关。

  屈突通听闻后,感慨万分:哎,自己也是难辞其咎呀!经过一番考虑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位老哥决定:引兵东向,投奔洛阳。

  可刚走到半路,民军便追了上来!

  孰对孰错?

  

  当时的屈突通处境更为艰难:身边的将士只有几千人,而且又累又饿、士气低落,已经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

  怎么办?

  咱们的屈突老兄只得结阵自守,预备做最后的挣扎!算是困兽犹斗吧。

  正在这时,民军中走出一个人来,一张年轻且熟悉的面孔。

  屈突通定睛一看,大吃一惊,竟然是自己的亲儿子屈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