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发挥

西葫芦炒鸡 著    2760 字     发布

  最早(约在秦汉时期),皇朝选拔人才依靠的是“举荐”制;也就是说,不用经过什么考试,只要朝廷有人为你说好话,你就能当官。不用做过多说明,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到东汉末年时,它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颗毒瘤,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

  三国时期,华夏大地一片混乱,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一代枭雄曹操开始施行一些新的人才选拔方式,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理念,并且拉拢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全国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蜀国和吴国后期一直缺乏人才)。

  等到曹丕建立魏国,一种比较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也随之形成,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当然,这也只能算是一种改革,而且是表面上的改革,本质上依然没能逃开“举荐”这一窠臼;只不过这种“举荐”在形式上更为正式、在程序上更为透明!不管怎么说,这好歹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那么,何为“九品中正制”呢?

  首先,在各省市设立“中正”,任职者为中央高级官员,其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中正”下设“属员”,一般人物可直接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然后,设立评议标准: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不可偏颇。

  最后,进行评议,得出结论。结论为品级,共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评议结果最终要送交吏部,作为朝廷选官的根据。

  

  到晋朝的时候,“九品中正制”逐步完备。平心而论,刚开始的时候,这种选拔机制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也的确选出了很多杰出的栋梁之才,随手就能列举出一长串名单。

  但到了晋朝后期和南北朝时期,该制度就彻底变味了,因为一种社会因素的存在:世家大族(前有述)。这个阶层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的大权,“才德”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超级不公平局面。

  “九品中正制”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在那样一个时代,下层老百姓几乎不可能有做文官(武官除外)的机会,除非你特别特别优秀,比如咱们的李德林。高颎、杨素、苏威等人都有世家大族背景,唯有李德林没有任何后台。

  

  隋朝建立之后,“均田制”获得了较为彻底的推行,世家大族的势力受到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隋炀帝杨广的“进士科”横空出世,开启了一种崭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真的是适时而又符合历史大势!它与“九品中正制”的最大不同就是:它需要考试。而考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客观性,可以有效杜绝托关系、走后门。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大的背景和后台,先过了“考试”这一关再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公平,有时候就这么简单。我们批评现如今的高考,说它抹杀创造力、说它一刀切等等,但是别忘了,它却是最能保证公平的一种选才方式。倘若放弃高考,我真担心会再次回到“九品中正制”的时代,到时候,下层民众就更没有机会了!

  

  那么,皇帝杨广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文才秀美”科呢?

  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这跟杨广本人是一位文学家有关。这位老兄自小喜欢读书、写文章,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大臣也能跟他一样有些文学功底,而不是只会舞刀弄剑,或者是那种什么优雅之物都欣赏不了的木头人!

  这种解释还是比价合情理的,也应该是杨广设立该科的主要目的。只不过,打死他都没想到,这一看似率性的举动,竟然会在历史上产生如此之大的深远影响!真应了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有些东西创制时轰轰烈烈,不久后便销声匿迹,成为历史的陈迹;有些东西却恰恰相反,刚出现时并未引起人们特别注意,后来却影响愈来愈大。很明显,“进士科”就属于此类“始简终巨”的事物。

  

  从此之后,历史进入了“科举”时代!但让人无比惋惜的是,隋朝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只不过为别人做了一次漂亮的嫁衣而已。

继承人问题

  

  充实而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这不,时间已经来到了大业四年。

  

  杨广虽然是皇帝,但他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小日子过的比我们任何人都滋润。

  但有一件事情,这位老兄是绝对不敢大意的,这就是继承人问题!我想,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没有人比杨广更有深刻体会了。

  

  杨昭死后,咱们的皇帝没有立即立太子,而是重点培养起他的二儿子来。这个二皇子的名字叫做杨暕。

  首先必须要肯定的一点是,杨暕是一个幸运儿。原因很简单,他大哥莫名其妙的死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杨暕无缘无故的捡了个超级大馅饼,成为大隋当仁不让的第三代接班人,真的是比踩了狗屎运还狗屎运。

  小伙子长的帅、爱学习,颇有其父之风,因此很受杨广夫妻喜爱。只不过,上面有个太子大哥遮挡着,这孩子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一直都表现的比较平庸。毋庸置疑,若不是杨昭死的早,杨暕可能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个可怜巴巴的皇子了!

  

  既然是重点培养,那就要有点重点培养的样子!杨广当然不会让大家失望,他先是将老大杨昭的2万官兵(直属太子)交给杨暕,然后在朝野之中为这个二儿子精选幕僚。一番折腾下来,杨暕便成为了事实上的皇太子,虽然还没正式加封。

  朝廷百官不是傻子,一看到这种情景,便立即向这位未来的皇帝送礼套近乎,以求能占点先机!

  杨暕毕竟还只是个20来岁的孩子,哪里经受得住这种突然而来的优厚待遇,没多久就开始骄傲放纵起来;以为自己真成了皇太子,以为自己真的已经半个屁股坐上皇位了!

  

  跟所有被宠坏的孩子一样,杨暕也结交了很多拍马逢迎的小人。要说他结交小人的目的,倒也是相当的单纯和有趣:搜寻美女!没办法,20来岁恰恰是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也是对美女这种东西最为感兴趣的时候。

  小人就是小人,他们竟然想出来了这么一种寻找美女的办法:先打听到某家有美女,然后假传命令将其骗出来,接着强行装上车子送人杨暕府第,奸淫完后再放走。这行为,真是比强盗还强盗!但让人郁闷的是,杨广竟然对此不闻不问,听任这个孩子瞎胡闹。

  

  不过,杨暕的好日子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因为这个孩子办错了几件小事。

  

  第一件事情,其实完全不能怪杨暕,甚至跟他没什么关联。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有位皇室公主曾向杨广提起这么一件事:“柳家有女,长的国色天香。”意思是说,柳家这个女儿可以弄进宫来当嫔妃!

  杨广听完后没有答话(不好意思?)。

  过了很久之后,这个公主便将那位柳姓大美女献给了正受宠的杨暕。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杨广又突然想起了这件小事(对高颎的仇恨能有这么久,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于是就问那位皇室公主:“柳姓美女在哪里?”

  这位公主只好如实回答:“在二皇子那里!”

  杨广听完后,好一阵郁闷,以为是杨暕抢走了那个大美女,心里便不自觉的跟自己的亲儿子结下了梁子!

  

  第二件事,是一次围猎。

  当时,父子两个均带着部分骑兵冲进了猎场。可搞笑的是,人家杨暕猎获了大批麋鹿,身为人父的杨广却连根毛也没弄到。这下子就有些丢人了,旁边可站着众大臣呢!于是,咱们的皇帝开始大发脾气,看那样子随时有杀个人的可能。众大臣一看形势不妙,于是便异口同声解释道:“二皇子身边的人阻挡,致使野兽无法到皇上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