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不地道

西葫芦炒鸡 著    2639 字     发布

苏威这个家伙刚刚升官,就做了一件相当不地道的事情。

  当时,隋朝的音律(音乐)之事一直没有专人来管,苏威就奏请他的儿子苏夔(“葵”音)来管理此事。这个小伙子本身并不精通音律,所以搞出来的乐器很不咋地,但他老爹是国务院副总理,所以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叫做万宝常,他的职位是乐工。在如今,搞音乐的人那是社会的宠儿,赚大把的钱、泡n多的妞,但在古代,搞音乐的人是被人鄙视的,属于社会的底层人员,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从事这个行当的。

  万宝常的童年非常不幸,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政治原因被杀,而他也因为政治原因被发配为乐户(一生一世只能做乐工,自己的孩子也只能做乐工)。但是,这样的工作并没有打磨掉这个年轻人的上进心,他不仅喜欢上了这个工作,而且还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一项事业。经过自己的虚心向学和潜心研究,他已经熟练掌握了乐理和音律,而且对制作乐器也非常在行。

  正因为对音律如此精通,所以当他看到苏夔制作的那些乐器时,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虽然他的意见准确而中肯,但却全被苏威给压了下去,其他人也随声附和。就这样,苏威以自己的权力压制了不同意见、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他似乎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快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万宝常只能无奈的“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不过,他没有消沉,而是发奋写出了一部《乐谱》六十四卷,并提出了著名的“八十四调论”。此后,他一直生活在苏威和苏夔等人的压制中,毕生才学无所展,最后凄凉的死去。但是,他的贡献却在唐朝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光大,被后人成为“隋代大音乐家”。

  

  接下来该封赏“大隋双璧”了!

  

  这两位老兄一回到长安,就吵得不可开交,为了一个有点丢人的原因:争功。

  贺若弼认为自己功劳最大,他的理由很充分:“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阵,岂臣之比!”而韩擒虎也针锋相对、毫不相让,他同样有自己的理由:“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忠,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贺若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就这样,两个人大吵大闹,一直闹到了杨坚那里。杨坚一看两个人的架势,知道谁都得罪不起,就干脆卖了个乖:“二将俱合上勋。”于是,封他们两个人为上柱国(武官中的最高职,名誉性质)。后来,韩擒虎纵容士兵淫乱陈宫的事情被人告发,遭到了言官的一致弹劾,幸亏有杨坚保着,才最终不了了之;看来,功劳大就是有面子啊。

  杨坚是当事人,他可以和稀泥,但我们就用不着这么做了。那就让咱们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两个人的功劳吧。

  论打仗和谋略,贺若弼当然超过了韩擒虎;用计过长江、城下决战,绝对是名将风范。但是,放到整个战争中来考察,韩擒虎的功劳又超过了贺若弼;直取巢穴,活捉陈叔宝,这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直接就击中了敌人的要害,影响的是整个战争的进程。

  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韩擒虎功劳要高于贺若弼。其实,两个人各有千秋,都为平陈之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而两个人的这种斤斤计较的妇人心态,反而成为历史上一段笑柄,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两个人非常搞笑,自己的事情刚闹完,就又去嘲笑别人了,尤其是韩擒虎。他们嘲笑的这个人就是周罗睺。

  

  水军统帅杨素去中央做纳言了,那就要重新选一名水军将领,杨坚把目光投向了周罗睺。这位原南陈水军主帅很感意外,随即做出了表态:“臣受南陈厚待,本朝沦亡却没有什么节操可言;现在得到宽大免死,已经是陛下的恩赐了,还敢奢望什么富贵?”不过,这终究只是做做姿态,没多久他就接受了任命,成为大隋的水军统帅。

  韩擒虎嘲笑他说:“不知道随机应变,要是早点投降,官位会更高。”

  周罗睺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从前在江南经常听到对您的美好评价,称颂您是大义之士。现在听到您说的话,真使我感到失望。”“阎罗王”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离开了。

  

  话又说回来,大家也不要过多苛责贺若弼与韩擒虎这两位活宝,毕竟人都是有缺点的嘛。事实上,褪去身上的光环,他们与我们普通人离得更近,也更有亲切感。我总有一种模糊的感觉:高颎是一个神,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神。

  

  但还有一个人,估计大家都快要把他给忘记了。这个人就是已经好久没有露面、隋初三叉戟之一的李德林。这位堪比萧何的猛人,在平陈之役中毫无作为,不是他不想作为,而是杨坚没有给他机会。“一山不容二虎”,高颎和李德林都乃人中之龙,都是世间少有的奇人。但是,两个人却多少有一些互相嫉妒,虽然不是特别明显。

  苏威进入中央决策层后,分了高颎部分权力。但是,这个家伙不是书呆子,他看出了高颎和杨坚的那种铁哥们关系,于是非常识时务的站在了高颎一边,只要高颎和李德林发生分歧,一般都会支持高颎。同时,高颎也尽力支持苏威,与这个自己推荐上来的同僚结成了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李德林。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是江湖。一代猛人高颎和李德林也未能免俗。不过,他们都是正人君子,并没有发生你死我活的争斗,一般都是以大局为重,很少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一场“修改法律”风波,将三个人的裂痕推到了历史前台。

  由于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太快,所以留下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法律。隋朝刚建国时,曾经大力修订过法律,但总归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苏威看到了这一问题所在,于是就向杨坚提出修改法律。这是为国家着想,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个家伙太急于表现,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而是发现一处修改一处。李德林看到了这样做的弊端,认为修改法律是严肃的事情,哪有如此频繁的道理,于是坚决反对苏威的做法。

  很显然,李德林的意见是正确的。法律确实不能随便改,而且不能频繁的改。但高颎却极力支持苏威,不仅如此,还在杨坚面前诋毁李德林,说他固执己见、不可理喻。杨坚本来就对李德林有些不满(“力荐事件”:力荐杨坚不要诛杀宇文家族),经高颎这么一挑拨,就更加不满了。

  李德林也是个直心眼的人,非要坚持己见,对杨坚说道:“政令不一、朝成暮毁,深非帝王设法之义。如果非要那么做,必致天下纷乱。”这不是把我比喻成王莽吗?杨坚听了后非常气愤,差点当场大骂。从此之后,对李德林更加疏远,基本上不再听从他的意见。就这样,李德林被高颎和苏威架空了。

  “隋初三叉戟”由原先的相对平衡,逐渐演化为高颎一支独大。平陈之役也就自然没李德林的份儿了。

  后来,李德林和杨坚的关系越来越差。而李德林也不注意改善君臣关系,多次在朝廷上和杨坚对着干。最后,被杨坚赶出了中央,到地方上任职去了,官职为省长。他的位子空出来了,另一个猛人立马就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