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乱套

西葫芦炒鸡 著    2566 字     发布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山东告别了杜甫,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美梦。于是,一篇名垂万世的伟大诗篇诞生了。李白给它取名为《别东鲁诸公》,一千多年后,我们的课文,管它叫做《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回头看看这些历史,权贵到了最后,不也是一样落魄吗?世间最悲伤的事,就是摧眉折腰了一辈子,想要巴结权贵,最后权贵不是权贵,而自己的身边,没有一个真真正正的朋友。李白是有梦想的,他用诗歌告诉我们,梦想和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里面有太多的肮脏与失落,如果说欣喜,那就是,找个杜甫一样的朋友,在青崖海子之间,幽灵一般游荡,无拘无束。

  人们会忘记任何一位帝王的功绩,却不会忘记,诗仙和诗圣,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阿倍仲麻吕(晁衡)跟着遣唐使一起回国了。在唐朝待了三十七年的他,也真的该走了。可是,晁衡归国的大船,却在海上遭遇了暴风,从此了无音讯。李白得知消息的时候,晁衡已经没了消息很久了。以他和晁衡的交情,总是要写点什么的,他提笔道:

  

  哭晁衡卿

  日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首诗被大家传诵,也成了千古名篇。事实是,十月十五日的时候,晁衡在扬州延光寺会见了一位长老,随后登船,实现了他的东渡计划。不过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分四只船,船只航行到阿尔奈波(冲绳岛)时,忽遇大风,其余三条船都到了日,唯独晁衡坐的船又被吹了回来。

  但这船在海上飘荡了很多天,天下盛传晁衡遭遇了海难。于是,李白便写了这一首《哭晁衡卿》。

  晁衡的大船在海上航行,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几个月后,人们在南海岸发现了他们。简单来说,他们的航行偏离的目标太远太远,晁衡和其他人下了船,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长,等待下一次回日的机会。

  

  晁衡看到了李白写的诗,他悲从中来,唱和一首《望乡》: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

  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

  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

  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晁衡再也没能回到家乡,家乡奈良,你还好吗?

  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李隆基死后不久,又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去世了。

  

  李白死了。

  他孤苦伶仃,流落金陵。他听说史朝义贼军气势旺盛,李光弼将军出兵抵抗,于是赋诗一首,慷慨陈词,毅然决然,主动请缨。可是他老了,六十一岁,一生美酒相伴,晚年穷困潦倒。他暂时住在当涂县(安徽当涂)令李冰阳家中,因为他病了。公元762年,晚春,李白做了最后一次旅行。

  李冰阳也要没了工作,李白走投无路,精神失常,临终前,他将自己一生的著作交给了叔父。

  

  临终歌

  作者: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翻译:

  我是一只大鹏鸟,在中天飞着,却折断了翅膀。

  我折断了翅膀,可激起的风还在,我飞过仙境,跨过东海,又挂住了衣襟。

  后人听说了吗?他们会明白吗?这就是我的故事,天下没有仲尼(孔子,曾为麒麟哭),没人会懂的,谁为我哭泣?

  

  鉴真圆寂。

奸臣是不会顾及天下黎民百姓的,他们只在乎自己,倘若在家庭中,他们可能是个有能耐的人,但在朝廷,他们的做法会让天下更加混乱。而一直左右朝廷的,除了没法建立家庭的李辅国,还有同样没法建立家庭的鱼朝恩。

  

  【乱了套】

  有人替宽容谨慎而又功高盖世的郭子仪鸣冤,说天下大乱,把这样一个能人搁置起来很不合适。皇帝李亨一直苦苦寻找人才,奈何天下之大,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少之又少,数得上的就还剩下那么几个。于是,他令郭子仪出镇邠州(陕西彬县),用郭子仪大人的威名镇住一直对陕西念念不忘且时常趁火打劫的党项。

  郭子仪出任当天,党项部落连夜拔营,仓皇往西逃窜而去。

  于是李亨特别高兴,又下制曰:“郭子仪领导诸道从朔方打燕军老巢范阳去,回来镇守河北!发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这正是早已隐居深山不肯出来的李泌先生早就提到过的策略,可以说是很耐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可是,制书下了十几天,郭子仪愣是没有行动。

  原因在鱼朝恩身上,他恨郭子仪,恨他不依附自己,不巴结自己,更恨他功高盖世,压过了自己的风头。如果有一天,史思明没有后顾之忧而大举南下,一定要记住“鱼朝恩”这个名字,就是他,导致大唐百姓生灵涂炭。而此时,江淮地区也发生了不该有的动乱,李亨任命的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都是淮西节度副使,一个贪财又残暴,一个刚愎自用,不仅上头人恶心他们俩,下头的人更恶心。

  所以有人上奏,让李亨赶紧把他俩给除了。李亨做出了重要部署,此后事情发生了离奇的变化:

  首先是有人出主意让刘展接受新任命,升职当江淮都统(这差事原本是李峘的),不带兵赴任,然后半路杀了他,主要负责人就是旧都统李峘和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刘展起初不相信自己没有任何功劳却能升个大官,所以开始怀疑,赴任的时候,他领着七千兵马去的广陵。

  于是高潮来了,李峘、邓景山两位发布檄文,说刘展是反贼,半天后,刘展也发布檄文,说李峘和邓景山才是反贼。州县几乎同时收到了两份文件,都有官印,所以不知道听谁的好。姓李的和姓邓的名气不大,而刘展因为有才且自负,所以在民间是非常有名的,又有官印,所以他能率领大军,与二位展开殊死搏斗。

  战斗一直从淮西打到瓜洲,刘展一口气攻陷瓜洲,再从瓜洲(扬州)打到润州(江苏镇江),润州陷落,又打金陵(南京),又陷升州(江苏丹阳)。

  江淮动乱,范阳平安,所以身在北方的史思明同志大喜,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派大将田承嗣领兵五千徇淮西,王同芝将兵三千人徇陈州(河南淮阳),许敬江将二千人徇兗郓(山东济宁),恭薛鄂将五千人徇曹州(山东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