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表扬

西葫芦炒鸡 著    2559 字     发布

  

  整件事情总结一下,那就是,亲爹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还特别洋洋得意,对李林甫的办事能力提出了严重表扬。

  

  是的,李林甫受表扬了。

  大理寺里现在也没几只好鸟,大理卿徐峤上奏:

  大理狱杀气太重,鸟雀一直都不敢扎窝。可如今刑部岁断死刑五十八人(包括李隆基的几个孩子),而乌鹊都在监狱上头盖窝了!这说明,大理狱已经有了人气,不复杀气,这是陛下的功德,万岁!

  李隆基兴奋异常,等李林甫领着群臣跑来祝贺,李隆基觉得自己受这个功,脸皮有点儿过不去,便推功一把,将功劳全都算在了李林甫和牛仙客头上。

  中书令李林甫,加封晋国公,工部尚书、同门下中书三品牛仙客,加封豳国公。

  

  这一年的年底,发生了两件大事,让群众始料未及。

  第一件,就是开府仪同三司、广平公宋璟薨,七十五岁。

  第二件,就是武惠妃贞顺皇后薨,死的时候只有38岁。

  宋璟之死,对李林甫这样的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武惠妃之死,让李林甫陷入了极度的纠结当中。他已经为寿王李瑁做了那么多事情,现在,没等李瑁当上太子,武惠妃就撒手不管了。李瑛死后,李林甫一直为李瑁当上太子而努力,可这一回,他彻彻底底让李隆基整服气了。

  

  李隆基的确希望让李瑁当太子,但转念一想,忠王李玙更加年长和成书,而且仁孝谦卑,又十分好学,所以李隆基决定,李瑁先一边儿去,立李玙!

  李隆基已经快六十岁了,再不赶紧立太子,恐怕发生什么变故。自己杀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继承皇位的人选到现在都在为难,李隆基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劲。他整天吃不好,人也瘦了下来。到现在他才觉得,自己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二的人。高力士站在一旁,见李隆基犯愁,便问缘故。

  

  李隆基怪问他:

  你是我的老仆了,你能不知道我想什么?(汝,我家老奴,岂不能揣我意!)

  高力士说:

  不就是郎君定不下来吗?(得非以郎君未定邪?)

  李隆基曰:

  昂。(然。)

  高力士正身,恭恭敬敬地对李隆基说:

  陛下何必如此虚劳,只要选年长的孩子立下,谁敢多说什么?!(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

  李隆基忽然很高兴:

  对对对对!就这样!(汝言是也!汝言是也!)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六月,距离原太子李瑛死后的一年,李隆基终于选定了新太子,那就是忠王李玙。

  李林甫郁闷了好多天。

  但很快,他就会高兴起来。

  

  张九龄死了。

  张九龄是大唐最有气质的男人,风流天子李隆基后来虽然厌恶他,但对他的风度还是念念不忘。虽说朝中受宠的是李林甫这样的混蛋,但李隆基一开始还是肯严格要求自己,亲自耕种、选拔一些人才,他不知道下头具体如何操作,但还是下达了一份求贤令,要求百官推荐贤才。

  李隆基这人颇有精神分裂的潜力,每次见有人推荐贤良,他头一句就问:“他那气质,比得上九龄么?”

  臣下也不好说不如,当然也不能说如,万一李隆基同志觉得自己推荐的人没办法跟张九龄比,岂不弄自己个欺君之罪?于是大家回答的方式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格式,那就是:风度气质虽然不及九龄,但……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隆基就显得很高兴。

  

  开元的最后几年,大唐兵力雄厚,每战必胜,百姓安居乐业,白花花的大米堆在仓库吃不完,发霉的有很多。

  《通典》记载: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每斤两毛钱),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丝绸一匹一百元)。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凭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刀。

  那个时候,各国纷纷来朝,大唐声明,远播西亚和东洋。才子也满怀希望地跑到长安,寻求他们的梦想。

  

  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

大唐的样子

  

  

  梦回长安。

  

  安倍睛明曾经说过:“这只蝴蝶是当年空海和尚从长安带来的,所以不敢丢弃。”如果有谁认识的朋友,指给他“安倍睛明”四个字,可以问一下他认识不认识,这是个神一样的人物。大唐风韵,在中经失传,可在本还常可以见到。

  长安,是日人的精神家园。

  开元二十二年,身在长安的日留学生井真成去世,李隆基好好感伤了一回。

  

  日灵二年,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日派来了第九次遣唐的学生,五百多人顺利横渡海洋,翻越险阻,到达长安。长安的景象,震惊了所有曾经神往的人。梦寐中的长安,竟然还是无法和现实中的大唐国都相比,那是怎样一种恢弘的气象啊!

  世界各地的人来来往往,许多人把定居长安,当做他们一生奋斗的梦想。

  去吧,孩子们,这里就是大唐!

  

  日没有文字的,从三国时期开始,来自中土的学者便从百济乘船去往东瀛,带去大批的文学作品。日的贵族纷纷开始学习,但直到开元年间,能真正掌握中的人还仅仅限于贵族里头,而且,那个时候,是没有以中字偏旁和草书作为片假名和平假名的。所有的一切,都该从这里开始。

  他刚刚十九岁,就被派往长安,他只是一个学生。

  虽说在日父亲是五品的官员,但到了长安,什么还都得自己奋斗。

  他叫阿倍仲麻吕,和他一批来留学的,还有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玄昉。

  

  吉备真备比阿倍仲麻吕大两岁,两人在船上就对长安朝思暮想,他们年轻有为。养老元年,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九月,经过一年的筹备和跋涉,日遣唐使终于达到了长安。根据才能的不同,这些学生应该被划分到不同的部门。

  可有司认为,这群学生底子太薄,连句中话都不会说,先去太学学上几年的传统经典再说。

  于是,五百多号人在太学开始了无比艰辛的学习。他们主要学习和背诵的书目有:

  《礼记》《周礼》《诗经》《左传》《论语》……

  

  看到现在,这群人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想在唐朝当官,可以,但你要先读书,参加几年后的科举!

  五百多人着实被震惊了一把,唯有几位自信满满的仁兄淡定处之。几年后,进士科考试,许多极具刻苦精神的日学生一举中的,力压群雄,甚至压垮了许多日夜点灯熬油的国学生。那个时候,科举还不像几百年后那么拘泥,开元时期的科举,还是很看重文采、诗歌和论策的。在考生卷宗上,并没有阿倍仲麻吕这个名字。

  考不上的,遣送回国。

  当然,如果实在是不想走,也可以选择继续呆在长安,只不过要先从基层干起。

  

  阿倍仲麻吕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长安!

  他为何如此自信!卷宗上不是没有他的名字么!

  是的,卷宗上是没有阿倍仲麻吕这几个字,因为阿倍仲麻吕已经改名晁衡,这是一个富有国特色唯美主义的名字。阿倍仲麻吕,另名朝臣仲满,因“朝”和姓氏“晁”相近,故而给自己了个“晁”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