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据理力争

西葫芦炒鸡 著    2525 字     发布

 

年轻人还说,百姓安富则热爱生活,不让百姓活,百姓就轻生,轻生则无所不至,天下就会大乱。年轻人最后说,隋炀帝身边儿有很多佞臣,他们和夷狄其实是一伙儿的,杀害忠良,最后灭亡,陛下您不是不知道。

  太后赞许地点了点头,她看到了最后的署名:

  麟台正字,射洪——陈子昂。

  太后的美好生活

  

  

  十年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

  幽州台上,看天高地远,陈子昂感慨万千。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很多人认为这首诗是写陈子昂生不逢时、郁闷苦痛的感情,我认为又是在强加,俗称意淫。多数解释中,把“古人”“来者”说成是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所以诗歌前两句,陈子昂在上言不被采纳以后,感叹没有明君。之所以这样解释,乃是受了“作品要放到大环境中去”的影响。

  所以,你在失恋时期做了任何错事,写个“我错了”的状态,都会被分析成为对失去爱情的痛挽。

  这一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派自己的侄子武攸宜率军征讨,很明显,武攸宜是个可以用纯草包来形容的人。作为他的军参,陈子昂奉命出征。到了营州,陈子昂屡次提供宝贵建议,均被武攸宜忽略。武攸宜很自信地带军与契丹发生激烈交火,每战必败,越战越任性,更是不听陈子昂的劝。

  陈子昂据理力争,武攸宜大怒,将其贬职。

  在被契丹虐了数场之后,陈子昂欲哭无泪,愤懑,失落。

  他恨没有燕昭王一样的明君采纳他的策略,于是登上幽州台,极目而望,悲从中来。这就是《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整首诗表现了陈子昂不得明君的失意。

  根本不是这样子。

  陈子昂的顶头上司是武攸宜,他会把这样的人和明君并列吗?

  当你站在高台上,看车水马龙,发出的感慨会是什么呢?

  时空就在这里,古人不在,未来的人也不在,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潮落,每当一个人冥想,总让人伤感,泪水禁不住就流了下来。

  不是政治上的失意,是对人生的思考,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首伟大的诗歌,从此以后,诗歌便有了诗人的灵魂。为什么总要因为某件事而伤悲?为什么不能像阿甘一样,为了没有目的而去奔跑?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有莫名的悲哀和感动,只是难过,说不出原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陈子昂家从他的太祖、高祖,或者说是六世祖爷爷那里就已经非常厉害,到了梁武帝时期,满门尽是英雄豪杰,他的六世祖陈太乐就被梁武帝任命为了郡司马。

  到了他爸爸陈元敬,家庭依旧巨富无比(可见持家有道),闹饥荒那年,一个人出资办了万石粟米赈济乡里,誉满乡里。作为一名富家子弟,陈子昂相信,自己不用读书也比那些每日学习学到鸡叫的人过得好。年少的时候,陈子昂特别不爱学习,每天就知道玩儿,练得一身好武艺,又乐善好施,侠肝义胆,人称任侠。

  直到十八岁,陈少侠依旧不学习。

  人的一生,关键的往往就是那几步。某日,陈子昂突然玩儿累了,他问自己:陈子昂,难道你就这样浑浑噩噩过完一生?

  不!绝不!我不甘心!

  于是,杀入乡校(地方学校),等出来的时候,已然变成了温文尔雅的靠谱男青年。十八岁他开始学习的时候,读到古人写的书,后望自己做过的事情和走过的路,发觉古贤人说得太好了。有一种感觉,叫感悔,从此以后,他发奋读书,用了六年时间学习,二十四岁那年,他考上了明经科进士。

  李治死的那一年,关中正值大旱,文林郎陈子昂认为长安无米,而东都山陵又好,不如就把高宗埋在东都。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还给太后上了一份书。他无意识的举动恰好跟太后的想法形成共鸣,加之他才华横溢,太后格外赏识,在金华殿召见了他。太后终于见到了这个小伙子,外貌儒雅,却不失野性(子昂貌柔野,少威仪),给人的感觉非常好。太后问了几个问题,陈子昂对答如流,语气慷慨,令太后称叹。

  这天,他被提拔为麟台正字。

  随后,在“如何调元气”的讨论中,陈子昂再度突出,现在,他的上书正在太后手里,太后望着陈子昂的名字,面含欣慰地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就是未来的宰相!于是召见,赐为中书省官员。太后非常注意此人,专门让他再写对国家大事的看法。陈子昂上书,讨论了三件事,约略如下:

  第一,进贤。少让九道大使出差选才,有名无实,扰乱百姓生活,找德高望重的人选贤就可以了;

  第二,选官。村官儿、镇长(里正)根本不用朝廷操心,选好刺史、县令就足够,要得其人,让他们服务州县,负责好州县事务;

  第三,文德。国家应该注重文治,减少刑罚,劝课农桑,减少百姓负担。只有真正强大的国度,才是人们想要移民的国度。(蛮夷知中有圣王,必累译至矣。)

  陈子昂是有远见的,不仅在政治上,在军事上也是。吐蕃、突厥(叛乱的是九姓突厥)叛乱,太后下诏,令田扬名领金山道十姓突厥征讨。十姓的君长拿出三万骑兵打九姓,有战功,便请求入朝(当小弟)。十姓突厥不知道的是,这个大唐的太后皇上是很记仇的,她永远忘不了十姓突厥不听话擅自打回纥的事情。

  想要入朝,没门儿!

  陈子昂上书了:

  自从九姓叛变以后,北蕃也就乱套了,回纥早就残败,大唐鞭长莫及,想要挽回也挽回不了。十姓打回纥,您发怒也就罢了,但这的确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要把罪过压在十姓头上。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让他们知道这么回事儿就好,对来降者多加抚恤,才能让盗贼安息。

  对于吐蕃,当年它不敢东侵,是因为繇甘、凉州境地兵马强盛,把手要口。现在不同,兵少。倘若吐蕃大肆入侵,一举捣毁我粮草存储,那么,河西各州如何能守得住?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屯兵此地,对外可以防盗,对内可以务农,几年之后,足以供养百万雄师。那时候,对吐蕃来说,说我们是天兵也不为过。

  太后读罢,沉吟良久,却不说同意。在她眼里,书生论战,究竟是纸上谈兵。她的想法是,要从蜀山雅州道的生羌入手,作为根据地,袭击吐蕃。

  不得不说,太后在作战上没有远见卓识。据陈子昂的谏书上说,蜀山生羌从未叛乱过,你带军攻打生羌领地,不仁不义。再者,军队开往蜀山,把生羌和其他部落轰走,是吐蕃巴不得的事情,他们羡慕蜀地富饶(对吐蕃来说),早就想这么干了。蜀地地域广大,想要屯兵,谈何容易,劳民伤财,自己先乱。

  太后采纳了陈子不进军蜀地的意见,却对之前他屯兵甘州的建议不做任何答复。从此往后,吐蕃成为大唐最头疼的边患,再也没办法解决。

  太后最喜欢陈子昂举例论证,还能拿出十分可靠的数据来佐证,最讨厌谈论时政的时候,有不同意见却拿上古尧舜禹的事情来暗示,她认为这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