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0章选官制度

西葫芦炒鸡 著    2608 字     发布

    

  

他的百济早就消失,而从这天开始,高丽境地的安东都护府成立了。

  它所统领的,是高丽的五部,共有一百七十六座城池,六十九万户居民。设置九座都护府,四十二个州,一百个县。这些分部的首长都是他们自己人担任的,由华人当参谋(擢其酋帅有功者为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参理)。

  光弄好这些还不行,万一高丽和百济一样,来个回光返照,岂不惨痛?于是,李治指派薛仁贵坐镇安东都护府。之前打仗的时候,薛仁贵的手下总共才几千,现在大军回撤,留下了两万玄甲给他。如此,再厉害的军队也不敢轻易跟安东守将作对了。然而,我要说的是,就在现在,一个极端敏感的问题出现了。请大家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记住,是足够(这俩字儿要重读)的思想准备。

  我希望,以后大家骂韩人,不要再骂“高丽棒子”四字。

  【我们的民族】

  李绩灭高丽之后,留守薛仁贵将兵两万镇守。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不乐意归顺大唐。在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的四月份,就时时出现瞎闹腾的局面。为了控制局势,李治下令把高丽的三万八千二百户人口迁徙到江淮南部、长安西部诸多地区。……也就是说,这些高丽人与唐人混居,日后融为一体。

  李治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下敕迁徙的户口,全都是高丽的精干人才,把又贫又弱的留在了安东。

  二百五十年后,安东以南冒出来个王氏高丽。

  问:唐初的高丽和二百五十年以后的高丽有什么关系?韩和高丽又有什么关系?

  我也问:巴和卡巴有什么关系?

  答曰:有鸡关系。

  这就是正解,所以,称呼高氏高丽为高句丽也好,高丽也罢,都不错,因为就当时的圣旨和挖出来的坟圈子的记载来看,当时的人就管它叫高丽,有时称呼它为高句丽。所以,您也不必大呼小叫非说唐初的高丽该叫高句丽,然后还把管它叫高丽的人鄙视一把,以显示您浅薄的优越性。我想说的是,国人认错了祖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把自己当回事儿。李治说得好:

  东方小夷,何足道哉?

  然而,他又补充了一句:

  高丽百姓,也是朕的子民!

  就凭这一句话,就该好好夸奖李治。

  【李治政事】

  李治祀南郊告平高丽的时候,李绩亚献。

  随后,谒太庙。

  有一件事搁在李绩心头很久了,拜完太庙之后,他就一直琢磨这件事儿。要知道,李绩从来不把自己搞进政治漩涡,但他现在必须当官儿,因为李治总是非常信任他。从下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李绩的智慧,直到他年老昏黄的时刻,依然闪烁着异彩。

  渭南(西安附近)县尉刘延佑,二十岁进士及第,政事处理得非常好,为京都附近之最。也许有人对二十岁进士及第没感觉,我这么说吧,二十岁当上了博士生导师,还成为天市最佳官员,京畿百姓父母官,你说牛不牛。如此响当当的人物,被英公李绩看上了。当然,李绩是不会给他钱的。

  李绩找到了刘延佑,对他说:

  “足下一开始就有如此声望,应该多多自贬,切不可骄傲处事,不要一直比别人强……你明白吗?”

  刘延佑当然明白。

  他活不明白。

  李绩期望这样一个好官要一直存活下去,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不管在什么时代,有人推动时代进步,也有人阻碍时代进步,但,更多的人像李绩一样,管好自己,莫管闲事。在朝廷之中,因为这样活到现在的人很少。李治喜欢这样的人,例如,司平太常伯已有高藏担任,他把原本担任这个职务的人调走,去当右丞相。

  司平太常伯,也就是工部尚书,实在不是一般人能胜任得了的,让高藏当,实际上还是让原职位上的人担待。这个人,就是画家兼工程学家阎立本。

  阎立本比李绩小八岁,但他们所经历的沧桑是一样的。司平太常伯是工部尚书,司刑太常伯呢?很显然,是刑部尚书。此时的司刑太常伯,也由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担任。这个人,就是雍州长史卢承庆,他和李绩一个年纪。李绩和刘延佑谈完不久,卢承庆也遇见了他平生最佩服的一个人。

  但和刘延佑不一样的是,此人的故事,传了一年多年,依然是家喻户晓。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人类不灭的时空中,他的故事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宠辱不惊】

  卢承庆当刑部尚书,某次,奉命外出考核官员。卢承庆负责给每一位官员打分,到最后提交到上头,然后定升迁。一日,他处理到了督办粮草运输的官员。卢承庆见到他,感觉很生气,因为这家伙前几天运粮食,遭遇大风,白米全都搞丢了,现在还一脸淡定。卢承庆冷冰冰地吐出七个字:

  监运损粮,考中下。

  按照一般情况,卢承庆等待站在那里的官员脸色发白,张口辩驳,手足无措,满地打滚的他都见过。可他却惊奇地发现,这人和普通人不一样。那人听罢,神色自若,拜了拜,退下去了。卢承庆感觉这人有点儿意思,重新看了一遍档案,觉得大风不是人家自己招来的,此人口碑很好,我凭什么给人家划个中下等?于是用笔一划,改注曰:

  非力所及,考中中。

  打分的时候,官员是一定要站在尚书面前的,所以,卢承庆提笔的时候,就期待看到此人满脸的欣喜。卢承庆等待,等待那人脸色红润,说些感谢国家、谢主隆恩之类的废话。可等了半天,那人非但没有高兴,没有难过,丝毫不惭愧,甚至连一点儿其余表情都没有,非常之怡然。卢承庆想拍案,真的,他活了七十多岁,就没见过这么能耐的。于是,他又仔细看了一遍档案,他知道了,这个人,厉害!

  满抱春风和气,此心白日青天。

  是的,卢承庆忽然感觉眼睛里有种ph小于7的东西要流出来!是的,卢承庆感动了!他感慨至极,提笔修改道:

  宠辱不惊,考中上。

  那人依旧淡定,拜了拜,退下。

  

  科举考试实际上是如今的公务员考试,而且古时所出的题目,一律是标准的国考题型。历史教科书有云,明清两朝多考老掉牙的“四书五经”,不重时事,格式采用死板的八股文,造成了思想僵化。虽然情况说得不错,但它这么说完全是在扯淡。清朝最后一期的科举考试都比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更能够考察考生的思考能力。

  自从杨广同学惊天地泣鬼神地开创了科举考试以来,科举考试为我们的历史做出了光彩卓绝的贡献。到了李治这一朝,科举考试更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李治时代(该生年号太多,不如李世民,用“贞观时期”一句就可以概括,害我用他名字代替一个时代),唐朝选用贤才的办法是:

  先看线条和气质,不能长得跟凤姐似的,走起路来也不能一步三晃荡,更不能浪得让大海都呕吐;

  再看口语,看看你说话是不是靠谱,思维是不是正常,如果不正常,考虑一下你智商超高还是超低,超高的晋级,超低的一边儿去;

  然后看书法,你不能把奏章写得龙飞凤舞,还自以为得了怀素的真传;你更不能把“沁阳”写成“泌阳”,导致阎锡山哭爹,冯玉祥骂娘;

  最后,要看一下考生的判决能力,你绝对不可以把飙车撞死人判成行人挡道,也不能把守楼自焚判成暴力抗法,在写判决书的同时,你要有文笔,更要有条理,最重要的,是讲清道理。